工廠有廠妹,豬場有場弟。
拋去性別不談,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兩類人很像,學歷背景、工作環境、職業規劃……沒有廠妹願意一直呆在流水線上,同樣,場弟也有類似的困擾。
普羅媒體將流量分割給工廠,分割給流水線上的女工,卻對豬場知之甚少,即便是畜牧專業出身的科班人,也只能在問答網站、行業社群零星瞭解業內的實際情況,導致面臨豬週期低谷造成的行業範圍內普遍降薪時,常常的應對之策便是,轉行。
成長性與忠誠度不高
雖說不談錢的工作都是耍流氓,但過分倚重當前薪資來決定職業去留,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正如上圖中的故事,造富神話誰不心動,但6年時間足夠兩人熬過一個半的豬週期了,正可謂“豬場最繁華和最低迷的時刻”都經歷過來,但試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
3年算個檻,更別提今年的畜牧專業應屆生正好迎頭撞上全行業寒冬這個全員降薪的時候,知乎、貼吧、抖音下到處都是他們的不平和心灰意懶。
豬場封閉的工作環境即便是畜牧老人,也覺得時間越發難熬。(推薦閱讀:被豬價裹挾的女技術員要反抗:薪資變卦罰款逼人,1200塊績效全扣)
成長性與忠誠度不高,是當前這個行業從業人員隊伍的一大特點,官僚作風、到處講關係在降薪風波的催化下,讓本就神經脆弱的畜牧人更加心累。
豬企想法子“逆天改命”
隨著各大豬企公開第三季度財報,全面虧損的大環境下,各種“內幕”訊息在各個大大小小的養殖群裡發酵。
上週日,筆者剛剛寫了篇天邦3個月裁員1500人,華北豬場復產少,員工主動暫發部分薪資,未曾想又來一家主動降薪的巨頭:
“董監帶頭降薪”
“從高到低依次降薪”
“生產員工不調整”
以上內容出自溫氏10月17日釋出的最新一期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截止至今,溫氏2021年前三季預計虧損92.5-97.5億元,遠高於正邦同期虧損69.5-79.5億元。
反觀正邦,創始人林印孫一直活躍在一線,忙前忙後,“抵正邦華南、西南集團指導生產工作:全力以赴降本增效”“抵上海山林現場辦公:將上海山林打造成正邦食品樣板”“抵正邦華北片區現場辦公:出計劃、出標準、出狼性”……穩大局。
至於牧原,其董事會秘書秦軍則在10月18日舉行的公司三季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行業處於景氣較低區間,現金流管理是現階段公司的首要工作。牧原的資金管理一貫遵循“寬備窄用”的理念。
“近期加大了對新建、在建專案的管理力度,對進展較慢的非必要在建工程暫停施工,對建設進度快的工程實施一事一議”。
轉行能回頭嗎
企業加強人事管理,調整乃至暫停發展程序往往便已經在釋放危險訊號,對此知難而退,選擇轉行真的會是明智之舉嗎?
有龍頭企業人事明確表示跳槽超3次的人可能不會考慮,一旦後期你想重回畜牧行業,HR勢必會對你過往經歷追問到360度無死角,“無法深耕”的人很難取得心儀的高薪資。
比起憤憤不平當前處境,思考自身的職業規劃才是當前最需要做的。
場弟就不想當場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