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傷、內科或手術性兒童出血患者的小型單中心研究表明,氨甲環酸或氨基己酸可能使出血患兒獲益。但目前尚無指導抗纖溶藥物在兒科出血患者中應用的高質量文獻和指南。近期,Crit Care Med(IF=7.598)雜誌報道了一項二次分析研究,旨在評估抗纖溶藥物對兒童危及生命出血預後的影響。
研究概述
該研究是對MATIC(MAssive Transfusion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In Children)研究的二次分析。MATIC是一項針對患有危及生命出血事件的兒童的前瞻性觀察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之間,在美國、加拿大和義大利24 家兒童醫院納入了0-17 歲患有危及生命出血事件的兒童。所有患者在 6 小時內接受了超過 40 mL/kg 的總血液製品;根據出血事件期間接受抗纖溶藥物(氨甲環酸或氨基己酸)的情況對患者進行比較。使用 Cox模型和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對患者特徵、所用藥物和臨床結果進行分析。主要結果是為24 小時死亡率。
研究結果
該研究共納入了449例患者,中位年齡 7 歲(2-15歲),55% 為男性。46%為外傷性出血,34% 為手術性性出血和 20% 為內科疾病性出血。結果顯示:
➤ 12% (54例)的患者在出血事件期間接受了抗纖溶藥物治療(18例為氨基己酸,35例為氨甲環酸,1例應用了二者)。
➤ 抗纖溶組和抗纖溶組的基線人口統計學和生理引數具有可比性。
➤ 抗纖溶組大量輸血方案持續時間更長,接受血液製品的容量更大,接受因子VII更頻繁。抗纖溶組6 小時總死亡率和出血所致 6 小時死亡率(分別為6%和4%)均低於非抗纖溶組(分別為17% 和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4)。
➤ 在調整混雜因素後,抗纖溶均能降低出血後 6 小時(OR=0.29; 95% CI=0.09-0.93;P = 0.04)和 24 小時的死亡率(OR=0.45;95% CI=0.21-0.98;P = 0.04)。
研究結論
對於兒童,在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期間使用抗纖溶藥物可改善6 小時和 24 小時存活率。應考慮在有危及生命出血的兒科患者中使用抗纖溶藥物。
醫脈通編譯自:Philip C Spinella, Julie C Leonard, Barbara A Gaines, James F Luther, Stephen R Wisniewski, et al. Use of Antifibrinolytics in Pediatric Life-Threatening Hemorrhag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Crit Care Med. 2021 Oct 18. 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5383. Online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