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朋友們的月亮姐姐!”
每當王淏在鏡頭前跟大家打招呼時,她都會在空中畫出一個小月牙。
今年已經是她被叫做月亮姐姐的第22年了,然而對於許多90後以及00後的觀眾來說,月亮姐姐的樣子彷彿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她是鏡頭前許多觀眾的童年回憶,也是中央電視臺不少主持人的“牽線紅娘”。
她曾靠一個故事,一路走進中央電視臺,也曾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業,39歲才高齡產子。
今天就來講講這位“平凡又幸運”的少兒主持人月亮姐姐的故事。
月亮姐姐本名王淏,197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的一個文藝之家。
父親是師從吳冠中的畫家,母親也曾是合唱團的一員。
雖然從小父母都沒有刻意去培養她的文藝天賦,可奈何周圍的文藝環境過於濃郁,讓王淏從小就耳濡目染。
家住文聯大院,她的鄰居不是雕塑家就是書法家,小時候她經常會跟著父親學畫畫,稍微長大一點後,和她家隔著一條馬路的少年宮就成了她最愛去的地方。
不論是週末還是假期,王淏都喜歡去少年宮聽課,在這裡,她的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也為她日後的主持工作打下了基礎。
7歲那年,王淏參加了首屆全國故事大王比賽並獲獎,成為了當時年齡最小的“故事大王”。
在那個年代,故事大王獎的含金量極高,獲獎的訊息會在廣播裡每天迴圈播放,足以轟動整個城市。
王淏最喜歡的故事就是姐姐講給她的《猴王吃西瓜》,她從未想過,她的人生會因為這個故事發生改變。
7歲,她憑藉著講《猴王吃西瓜》成為了太原市的故事大王。
8歲,她再次憑藉這個故事成為了全國的故事大王。
20歲那年,她偶然獲得了進入央視少兒頻道的面試機會,她再次用這個故事通過了面試,成功進入了中央電視臺。
憑藉著一個故事就進入了所有主持人都向往的央視,王淏每次講到這件事,都會覺得自己平凡又幸運。
大三那年,王淏第一次走進央視少兒頻道的演播室,與其他頻道主持人不同的是,少兒頻道的主持人都需要有一個能讓小朋友們產生親近感的藝名。
為了起一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大家苦想了一下午。
突然有人想到王淏在錄製節目時,搭檔玩偶的身上有一個星星,考慮到星星和月亮總是一起出現,所以“月亮姐姐”這個名字,便成了王淏的正式藝名。
當時的王淏還是央視的一名小實習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最終能不能留下來,可誰也沒想到,月亮姐姐這個名字,觀眾們一叫就是22年。
在少兒頻道王淏相繼主持了《七巧板》、《芝麻開門》等節目,無數的小朋友們看著月亮姐姐主持的節目長大,而月亮姐姐也成了無數觀眾的童年回憶。
在月亮姐姐的各大社交平臺上,都能看到簡介裡的那句
“一切為了孩子。”
而這句話對月亮姐姐而言,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
很多人都會疑惑,每天跟那麼多吵吵鬧鬧的孩子們待在一起,不可能不厭煩吧?
然而事實上,月亮姐姐對小朋友的耐心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
她從來都不把自己的工作跟哄小孩畫等號,她曾在節目中說“其實並不是我在逗孩子,而是孩子們在逗我。”
也正是這種想法,讓她能夠二十年如一日地在少兒頻道主持人的道路上,無怨無悔地走下去。
月亮姐姐永遠都保持著一顆童心,她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獻給了螢幕前的小朋友,這也導致她一直在推遲自己生小孩的計劃,直到39歲,才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螢幕前的月亮姐姐是許多觀眾的童年回憶,而屏幕後的她卻是央視許多主持人的“牽線紅娘”。
大學時期,她曾和央視主播李梓萌以及北京衛視當家花旦徐春妮是大學室友,3人的友誼從校園步入社會。
春妮和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剛強的婚姻,就是月亮姐姐撮合的,而好友李梓萌因為一直單身,月亮姐姐還曾發朋友圈替李梓萌徵婚。
私下裡的她完全就是個熱心腸,朋友們的事就是她的事,這也導致月亮姐姐在央視的人緣極好,許多主持人都和她關係不錯。
近期,月亮姐姐開始頻繁地釋出短影片,而她的影片裡,總能看到一些眼熟的主持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看月亮姐姐節目的人早已長成了大人,然而看著月亮姐姐親切的面孔,大家紛紛表示自己的青春又回來了。
其實年輕的心態才是最有效的抗老藥,希望大家都能像月亮姐姐一樣,對生活充滿熱愛,永遠保持一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