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山新開放的于謙祠有一個景點——祈夢殿。
我剛走到祈夢殿前,見一老奶奶對小孫子說:“你看這是黑黃旗,這一面是鑼,還有把大傘。”我對老人的這個解釋是不滿意的,一則不準確,二則是忽悠了。這四種殿前物應是黃麾、絳麾、團扇、玄武幢。最後一個應該是幡,而不是玄武幢。按神仙廟宇供奉禮制,黑旗應為七星旗,象徵為仙界;黃旗象徵神權法力。不過因為是和孩子講,這樣說說也罷了!
祈夢殿是幹什麼的?祈夢,就是把自己的想法透過夢境去實現。那麼,于謙祠為什麼會成為明清時期民間祈夢的場所,也就是今天流行的網紅打卡之地呢?
首先是于謙作為一代忠臣,鐵肩擔道義,含冤而死,值得同情。就連明朝後期天子憲孝二帝也為其平反旌嘉其忠義。
還有兩個故事使于謙祠成為百姓所祈奉之地。萬曆十七年(1589年),浙江巡孟春夜宿謙,夢于謙與其交談,於是請求朝廷,以“太業蓋世,忠誠炳曰,“肅”之一原未足以概其生平”為由,上奏改“肅愍”為“忠肅”,後祈夢者絡繹不絕。
第二個故事。有一位姓楊的書生,曾夜宿西湖于謙墓下,夢見於謙和自己交談甚歡,臨別時,于謙:“與子鹽臺再會。”後楊某任浙江巡鹽方悟夢兆之靈,於是損資修拓祠宇,修于謙像祭祀,打造了供夜宿祈夢者休息的床榻,如此一來,祈夢宿臥的人更多,殆無虛夕。
兩則故事亦真亦幻,倒也合乎情理。因為事關仕途,也迎合百姓心願,這三臺山于謙祠也便火了。從明後期一直火到民國時期。
祈夢活動反應了什麼?夢可信不?
夢,是人類睡眠時的一種心理活動。《說文解字》將"夢"字寫作",從宀從,解釋說:“寐而有覺,意思是說,人在睡眠時的所思所想就是夢。可見中國古人較早就對夢進行了科學的解釋。但同時,由於夢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性,古人也對夢兆和預言有濃厚的興趣。周禮中就提出“以日月星辰佔六夢之吉凶”。
杭州城在歷史上有著祈夢的風俗,而在明代,隨著民族英雄于謙的歸葬杭州和立祠設祭,祈夢的風俗逐漸移於三台山麓于謙祠,體現了杭州老百姓對於謙的樸素情感。來杭參加鄉試的科舉士子群體成為這一習俗的發起者和重要參與者,並且漸漸將習俗和于謙神化"的過程相結合,推廣於民間,使得於謙成為杭城聞名的“夢神”。
今天,于謙祠祈夢的風俗已經消失在歷史塵埃中,但我們從文獻中追溯復原這一風俗,依然可以感受到杭州百姓對於謙的眷眷之情。
人們將自己的訴求祈夢于謙,本著忠信的初心。又為什麼不去文昌帝祠堂去祭祀呢?我覺得,老百姓更願意相信歷史人物演化而成的“神仙”,因為他們更有人間煙火味。人們寧願相信身邊的“忠義”之神,于謙作為文武兼攻的“男神”(進士,兵部尚書,指揮歷史上有名的北京保衛戰),自然當仁不讓了。
關於祈夢活動,重修于謙祠為什麼要突出這點。我想是在於反應百姓訴求。封建時代,讀書報國。如於謙,岳飛,文天祥等楷模。于謙也是十分敬重文天祥的。據後人創作的小說《於忠肅公萃忠全傳》記載,于謙十分仰慕文天祥的孤忠大節,將祖父珍藏的文天祥掛像掛於書房,並特地寫下讚詞,以表達自己的志願抱負。
另外,民間傳說于謙青年時曾在吳山三茅觀讀書,他醉心於先秦、兩漢的書籍,探究古今治亂興亡之理,特地選錄唐代陸贄的奏疏,手抄成冊,朝タ閱讀,“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于謙的少年立志,勤勉耕讀歷歷在目,成為佳話。這與杭城百姓的求取功名,立志立德願望也是一脈相承的。
于謙祠祈夢習俗以于謙信仰為精神紐帶,與人生智慧、歲時節令禮俗相伴隨,以民間心理為內涵,形成獨特豐富的祈夢文化。祈夢習俗作為一種影響廣泛的民俗文化形態,融入道教文化,成為一種獨特的心理疏導和社會教化形式,其影響力十分深遠,成為族群聯結的文化紐帶。
若有空,也請去于謙祠祭拜一下,祈夢祝福吧!
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