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長在大田環境中的水稻,生育期大概在120天以上,如果培育出生育期只有60天左右的水稻,縮短了一半的生育時間,你是不是覺得不可信?或者不太可能?
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植物工廠創新團隊與中國水稻研究所錢前團隊合作,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特定的環境下,讓水稻生育週期減半,在作物育種領域,得到了重大突破。
關於該生育期只有60天左右的水稻專案,說幾個重點,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 問題一:什麼樣的生長環境?
特定的植物工廠環境,四層栽培架的全人工光,光源是定製光譜的LED光源,水稻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光照、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受到精準調控,水稻在哪個生育期,需要多高的溫度,多大的溼度,光照市場和光照強度等,都會精準控制,完全保證水稻生長所需,比大田生長環境更加精準,並且還不會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
透過專業特定的生長環境,提升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誘導早期開花和促進作物快速生長,大幅縮短作物生育週期,進而實現“快速育種”。
- 問題二:水肥如何控制?
水稻並不是種植在普通的土壤中,而是種植在營養液栽培槽中,水稻在哪個生育期,需要多少水分,需要多少營養元素,都會得到精準供給,比如氮磷鉀的使用了,以及硫、鈣、鎂、鐵、錳、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苗期、拔節期、抽穗期、灌漿期等等,不同的生育期,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比例不同,在營養液栽培槽中,都會得到精準供給養分。
- 問題三:培育的什麼品種?
由於是育種階段,所以沒有具體的名字,在供試的6個矮稈品種中,有2個品種表現比較好,定植後45天抽穗,63天收穫,也正是這2個品種,讓育種工作得到了重大突破。
- 問題四:60天左右產量如何?
根據實驗資料可以看出,63天收穫的2個品種,單株分櫱數達到了89個,單層栽培架的綜合產量為每平方米0.98公斤,最後計算得出,相當於畝產650多公斤,也就是1300斤左右。這個產量比很多大田環境下種植的水稻產量還要高,如果一旦得到推廣,意義非常重大。
- 問題五:下一步目標是什麼?
目前這項研究剛起步,未來有望實現每年6茬以上的“快速育種”,栽培層數可以達到10層以上,選育出更佳的水稻品種,繼續提高產量水平。設想一下,如果能成功,並且普及到大田的生長環境下,不論從大方面的糧食安全,還是從小方面農民受益情況來看,都不可估量。
透過上述5個問題,相信大家對於60天生育期的水稻,有了大概的瞭解。再來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相信也是很多朋友心中的疑問:在特定的植物工廠環境中做實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費這麼大勁,培育出的品種,短期內又不能在大田環境中種植,不是純浪費嗎?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要看從哪個方面進行考慮,如果只是從投入和現在的回報來比,可能顯得有些浪費。但是,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考慮,該實驗的重要性非常大。
根據相關專家表示,這一技術的突破為水稻與其他作物的加代育種和高效栽培提供了新思路。也就是說,不僅是水稻,如果培育成功了,也可以用類似的辦法,培育其他作物的品種,而高效的育種產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所以說,專業的事需要專業的人去做,我們普通人,享受科研人員帶給我們的成果就行了。
網友們有話說
針對水稻60天左右收穫的時期,網友們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支援,有贊同,有歡呼,也有質疑。
網友一:希望不是違背自然規律,催生也要保證食用安全性,畢竟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才是第一位。
網友二:60天的水稻,生育週期短,營養積累少,不知道是否好吃?還能不能吃到大米的香味?我吃過90天的早秈米,相比120天的晚秈米來說,口感上差很多,希望這60天的水稻,不會太難吃。
網友三:南方可以種雙季稻,甚至是三季稻,而東北大米就一季,日照吸收轉化能量更好,所以才更好吃。如果這60天的稻米能夠普及種植,一年可能實現四季稻,甚至是六季稻,對其口感實在難以樂觀。不過,如果種植成本低,可以出口給其他國家,所取得的意義也非同尋常。
網友四:這種實驗非常有意義,尤其是對於農學領域的相關人士來說,能培育出60天左右的水稻,不僅在我國,即使放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國家的水稻培育技術,一直走在前列,所以,針對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要給予支援和鼓勵,而不是在一旁說風涼話。
育種的意義
說到這,和大家擴充套件一下,說說育種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育種研究對於我國的重要性。十四五規劃將“生物育種”視為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八大前沿領域。我國目前有很多種子大量依賴國外,而種子又是糧食的基礎,如果種子有問題,不僅影響的是個人的收入問題,往大了說,還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
我們一直說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種業的戰略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源頭。不能覺得現在種植的莊稼產量就很高了,但是仔細觀察種植的品種,國外佔比多少,國內佔比多少,對於我國的種業來說,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育種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時間、科研人員、物力財力的支援,比如一個優良的品種,可能需要3-5年的時間,或者更長的時間,資金的投入每年要以億計算,再加上需要不斷引進科研育種人才,難度可想而知。
因此,育種的意義重大,對於這項工作,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應該給予最大的支援,最大的理解,而不是說“風涼話”。
培育出60天左右可收穫水稻這件事,我是很佩服的,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