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非公開發行事宜獲稽核透過、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興森科技近期可謂“喜事不斷”。但表面的光鮮難掩背後的種種隱憂:多名元老級高管為何密集離職?過往年度公司行政人員數量、薪酬為何“大起大落”?同一報告期的財務資料為何相互“打架”,在不同年度的年報中顯示不一致?
上海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興森科技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有4名高管離職,並且分別分管銷售、管理、財務、技術等核心部門。同時,興森科技過往財報顯露“異象”:2016年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平均年薪高達72.81萬元,顯著超過了公司董監高的平均年薪。此外,公司行政人員數量總是“飄忽不定”,並且同一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在不同年報中出現了“相互打架”等問題。
顯然,對於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離奇反常”,以及公司財務資料中的諸多“懸疑”,興森科技亟須給出合理解釋。對此,記者日前致電興森科技併發送了採訪函,但是截至發稿公司對上述問題未給予回覆。
多名元老級高管先後離職
一年時間內,興森科技有4名重要崗位高管以個人原因離職,它們此前分別在技術、財務、管理、銷售方面各司其職,其中3名還是公司的元老級員工。
高管離職並不少見,但在一段時期內多名核心高管密集辭職,這是否在傳遞著某種訊號?
興森科技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人事變更顯示,有4名重要崗位高管以個人原因離職,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任何職務。梳理可見,這4名高管此前分別在技術、財務、管理、銷售方面各司其職。
比如,興森科技2020年8月8日公告稱,李志東以個人原因辭去公司非獨立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和副總經理職務,之後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而李志東從2002年起,歷任興森科技的工程師、新產品部經理、技術中心負責人、總工程師、技術總監、副總經理、董事等職務,在招股書中即披露其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
對應的是,興森科技強調以PCB業務、半導體業務為發展核心,注重品質和研發投入。在核心技術人員李志東離職後,興森科技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公司未有因裝置或技術升級換代、核心技術人員辭職等因素,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發生。
同時,興森科技2020年5月19日公告稱,凡孝金以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職務,之後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任何職務。從履歷來看,凡孝金2017年2月入職興森科技負責ERP專案及財務工作,2018年1月至離職前任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
此外,2020年3月18日、2021年3月5日,興森科技分別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歐軍生、副總經理宮立軍,均以個人原因辭去在興森科技的所有職務,之後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
進一步梳理上述離職高管背景可知,李志東、歐軍生、宮立軍均為興森科技的元老級員工。興森科技成立於2005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而李志東等人在2005年前後入職興森科技,成為發起人股東之一。
從薪酬角度來看,宮立軍、凡孝金、李志東、歐軍生2019年從興森科技獲得的收入,分別為132.97萬元、164.65萬元、161.28萬元、81.11萬元,均位居興森科技2019年15位董監高薪酬排名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宮立軍在離職前夕實施了減持。2021年1月14日,宮立軍以個人財務需要為由,減持了興森科技21.2萬股。截至2021年3月5日,宮立軍持有148.8萬股興森科技股份,佔總股本的0.1%。
高管離職與定增是否有關聯?
在興森科技計劃實施定增展開新一輪投資之際,擬投資專案的一個實施主體——廣州興森,出現了核心高管離職。
2021年3月5日,興森科技董事會通過了實施定增的相關議案,公司計劃募資不超過20億元,在扣除相關費用後投資宜興矽谷印刷線路板二期工程專案、廣州興森積體電路封裝基板專案、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同樣是在2021年3月5日,興森科技公告稱,宮立軍以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此後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任何職務。2019年年報顯示,宮立軍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擔任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興森”)副總經理、2017年4月開始又擔任廣州興森副總經理等職務。
而興森科技定增投資的專案中,廣州興森積體電路封裝基板專案圍繞公司積體電路封裝基板業務,對現有積體電路封裝基板的產能進行拓展,實施主體是廣州興森,總投資約3.62億元。
這意味著,在興森科技計劃實施定增展開新一輪投資之際,擬投資專案的一個實施主體——廣州興森,出現了核心高管離職。
同時,在宮立軍之前,廣州興森的另一名核心高管已經“先行撤退”。2020年3月18日,興森科技公告稱,歐軍生以個人原因辭去副總經理職務,之後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任何職務。2018年年報顯示,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歐軍生任職廣州興森副總經理兼廠長,2018年4月開始任職公司副總經理、廣州興森總經理等職務。
此外,興森科技定增投資的宜興矽谷印刷線路板二期工程專案,其實施主體宜興矽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宜興矽谷”),在2019年7月18日因排放廢水中總銅濃度超過了排放標準,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15萬元;在2019年12月3日,因排放廢水中氨氮濃度和總鎳濃度超過了排放標準,又被無錫市生態環境局罰款50萬元。
行政人員數量“飄忽不定”
將時間拉長,可以看到興森科技的行政人員數量曲線,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呈現出“過山車”的走勢,其中2016年底的人數最少。
暫不論核心高管密集離職是否有更深層次的內情,但興森科技過往財報顯示的財務資料,的確有諸多“反常”。
興森科技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圍繞PCB(印製電路板)、半導體兩大主線展開,但是在主營業務未有大幅變動的情況下,公司2010年至2020年的行政人員數量卻“忽高忽低”。
梳理興森科技歷年定期報告可見,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公司行政人員數量持續增長(2015年底649人),但2016年底行政人員數量驟降至136人。
對比來看,興森科技2016年底的行政人員數量,相比2015年底減少了513人,人員規模同比減少79.04%。而在2016年年報中,興森科技並未提到2015年底至2016年底行政人員數量為何大幅變動。
此後,從2017年至2020年底,興森科技的行政人員數量又逐步增長。將時間拉長,可以看到興森科技的行政人員數量曲線,在2010年至2020年期間呈現出“過山車”的走勢,其中2016年底的人數最少。
一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稱,上市公司的行政人員數量要匹配生產、銷售、技術等人員的變化。如果公司的生產、銷售、技術等人員沒有大幅變化,其行政人員數量也不應該出現大幅度變化。
對比可見,2015年底到2017年底,興森科技的專業技術人員、生產人員、銷售人員數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與行政人員數量忽高忽低的走勢並不協同。對此,上述會計師認為,公司的這種情況明顯有悖於行政人員與生產等相關人員匹配的要求。
行政、財務人員平均年薪超過董監高
剔除董監高人員數量與薪酬後,2015年至2017年,興森科技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的平均年薪出現大幅波動,其中2016年平均薪酬達到72.81萬元,遠超同期多名董監高的年薪。
雖然興森科技行政人員數量“飄忽不定”,但公司管理費用中的工資每年都在增長,導致一些年份的行政與財務人員平均工資比肩董監高薪酬。
仔細來看,2015年至2017年,興森科技管理費用中工資金額分別為8739.17萬元、12924.71萬元、14236.33萬元,對應行政人員數量分別為649人、136人、373人,財務人員數量分別為49人、46人、64人。
據會計專業人士介紹,上市公司管理人員薪酬的支付物件,主要包含董監高、行政人員、財務人員等。這意味著,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的平均年薪,需要扣除董監高的年薪。而在2015年至2017年,興森科技董監高人數分別為16人、15人、17人,對應合計年薪分別為680.69萬元、764.73萬元、1100.3萬元。
剔除董監高人員數量與薪酬後,2015年至2017年,興森科技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的平均年薪出現大幅波動,分別為11.82萬元、72.81萬元、31.28萬元。其中,2016年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平均薪酬72.81萬元,遠超同期多名董監高的年薪。
此外,在歷年的董監高薪酬、管理費用中的工資均增長的情況下,由於興森科技行政人員數量在2013年至2015年出現大幅增加,導致其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的平均年薪水平也大幅波動。
2013年至2015年,興森科技的行政與財務人員數量分別為327人、579人、698人(年底資料),管理費用中工資分別為4499.44萬元、4571.87萬元、8739.17萬元;對應董監高人數分別為13人、16人、16人,董監高薪酬合計分別為485.29萬元、670.82萬元、680.69萬元。
據此得出,除去董監高人數和年薪後,興森科技2013年至2015年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12.78萬元、6.93萬元、11.82萬元。
財務資料“相互打架”
儘管2010年、2011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資料經過比對出現“互相打架”的情況,但興森科技這兩年的各期整體管理費用金額,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份年報中披露的同期資料一致。
進一步查閱興森科技的財務資料可見,其2010年、2011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在2010年至2012年的年報中出現了“兩副面孔”。
首先,興森科技2010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在2010年年報中顯示為1690.95萬元,而2011年年報顯示為2796.84萬元。其次,興森科技2011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在2011年年報顯示為3815.4萬元,而2012年年報顯示為2189.97萬元。
與上述情況不同,興森科技2012年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在2012年、2013年年報中均為4115.65萬元。記者就此查詢相關公告和2010年至2012年的年報,並未發現興森科技對上述情況有作相關說明。
更為蹊蹺的是,儘管同期相關工資資料經過比對出現“互相打架”的情況,但興森科技2010年和2011年的各期整體管理費用金額,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的三份年報中披露的同期資料一致。即針對同一報告期,不同年份的年報顯示管理費用中的工資金額不同,但管理費用總和相同。
進一步來看,興森科技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的三份年報中披露的管理費用,將部分具體會計科目合併統計,導致難以進一步分析管理費用的二級科目到底有哪些變動。對此,上述會計專業人士認為,興森科技的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年報,大機率存在資訊披露問題。
那麼,興森科技的相關年報資料是否有誤?回溯來看,興森科技從2010年開始有多份定期報告均因工作人員疏忽導致事後進行了更正,但是不涉及本次報道提及管理費用的相關科目。
以2010年年報更正為例,興森科技2011年3月4日公告稱,由於公司工作人員疏忽,需要對2010年年報中的會計科目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從605,131,452.85元更正為604,973,743.70元;固定資產報廢損失從82,214.45元更正為0。
如今,面對眾多核心高管密集離職、歷年行政人員數量坐上“過山車”、普通行政與財務人員平均年薪曾超過董監高平均薪酬等問題,興森科技需要給出更多解釋。
記者 邱德坤 編輯 徐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