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瓷器篇—45#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援、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以及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2021年重頭戲——“瓷器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鬥彩海水天馬圖罐,明成化;故宮藏)
前面說到:在中國瓷器史上,自東漢燒製出成熟瓷器後,幾乎歷代都有令後世高山仰止的瓷器名品出現,如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五大名窯瓷、明代的鬥彩瓷、清代的粉彩瓷等,無一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冠絕之品,它們手拉手串聯起了一部光輝燦爛的中國瓷器史。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明代最耀眼的瓷器——鬥彩瓷。
(本文圖片由M·辰、福元拍攝,版權所有)
(青花臥足碗,明;首都博物館藏)
在說鬥彩瓷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兩個基本概念:
1.釉下彩瓷:將紋飾圖案先繪畫於素胎上,再罩釉,然後入窯燒製的瓷器品種。由於紋飾在釉的下面,故名“釉下彩瓷”。如上圖中的這件“青花臥足碗”,就是在素胎上先以青料繪畫出青花紋飾,然後對整個瓷胎進行施釉(青花被罩在了釉下),再入窯燒製所得到的釉下彩瓷。我們所熟知的青花瓷都是釉下彩瓷。
(白釉紅綠彩魚紋碗,金;故宮藏)
2.釉上彩瓷:指在已經施釉燒成的瓷胎上繪畫紋飾圖案,然後再二次入窯燒製的瓷器。由於紋飾是繪製在釉的上面,故名“釉上彩瓷”。如上圖中的這件“白釉紅綠彩魚紋碗”,就是先將碗施白釉,然後入窯燒成瓷器;再在瓷胎上以紅、綠彩繪畫紋飾(圖案畫在釉上),經二次入窯低溫烘燒後而得到的釉上彩瓷。
瞭解了釉下彩與釉上彩,我們再來看什麼是鬥彩?
(鬥彩靈雲紋杯,明;故宮博物院藏)
鬥彩:指釉下彩與釉上彩相結合的彩繪紋飾形式。
以上圖“鬥彩靈雲紋杯”為例,簡要說明鬥彩瓷的燒製工藝:
1.先以青花色料在素胎上勾勒出紋樣的輪廓線,施釉,入窯燒製成釉下彩青花瓷;
2.在“青花瓷”的基礎上,將紅、黃、綠等色彩填入青花所勾勒出的輪廓內,完成整個紋飾圖案的繪畫;再入窯進行低溫烘燒完成固色過程;出窯後的成品就是釉下彩與釉上彩相結合的“鬥彩”瓷。
(鬥彩折枝蓮託八吉祥紋碗,明;故宮藏)
“鬥彩”由來
鬥彩於明宣德年間出現,其時的青花紅彩器就是由釉下單彩(青花)與釉上單彩(紅彩)相結合的產物。之後,成化年間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紅黃綠紫等)相結合的鬥彩器,使鬥彩品質達到歷史高峰,成為明代瓷器的代表作。
然而,在明代並沒有“鬥彩”這一說法。當時的書籍(文獻)將成化“鬥彩”稱之為“成化五彩”或“青花間裝五色”,並且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時,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的檔案中還將其稱作“成窯五彩”。
最早出現“鬥彩”一詞的是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的《南窯筆記》,其曰:“成(化)、正(德)、嘉(靖)、萬(歷)俱有鬥彩、五彩、填採3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該書首次以“鬥彩”之名解釋“成窯五彩”。
(鬥彩花蝶紋罐,明;國博藏)
雖然文獻中出現“鬥彩”一詞是在清康乾時期,但坊間關於“鬥彩”的說法可能源於創燒鬥彩的宣德時期。傳說“鬥彩”一詞源於江西土語。江西方言中的“兜”代表拼湊、合攏、整合的意思,比如把東西歸攏在一起叫“兜起”。當宣德年間燒成釉上與釉下彩合成的彩瓷新品種時,按江西方言這就是把兩(多)種色彩兜(拼湊、歸攏、整合)在了一起。因此,人們便稱它為“兜彩”,發音類似於“鬥彩”,久而久之就這樣傳開了。也許,因為當時的文人並沒有把這種方言寫入書籍(文章)中,因此後人沒有在明代文獻中看到這個說法。
而現代人對鬥彩的解釋:一說是釉上彩與釉下彩爭奇鬥豔,故名“鬥彩”;另說:釉上與釉下彩相互逗趣,故名“逗彩”。逗彩,鬥彩也。
(鬥彩高士圖杯,明;故宮藏)
成化鬥彩是明代最膾炙人口的瓷器。由於鬥彩瓷主要是用作宮廷玩賞之器,因此除個別大件器和少數大碗、印盒外,多數是小型杯和高足杯。依據紋飾圖案可分為雞缸杯、高士杯、嬰戲杯、葡萄杯等品類,其中以雞缸杯最為名貴。明人書《野獲編》中就曾記載在明萬曆時期一對成化窯杯就值白銀一百兩。《唐氏肆考》中也說:“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隻,值錢十萬”,可見在當時成化鬥彩杯就已是珍貴重器。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隻成化鬥彩雞缸杯(高3.4cm,口徑8.3cm)拍出了2.8億港元的高價。若按單位面積計價,這隻雞缸杯的拍價可以甩當年(2005年)拍出了2.3億元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十條街不止。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頭條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