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首批入朝參戰的志願軍戰鬥序列:
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計有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炮兵司令部所屬之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以及部分工兵、高射炮兵部隊。第一次戰役打響後,第50,第66軍也人朝參戰,總兵力約29萬人。
第38軍下轄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軍長梁興初,政治委員劉西元。第39軍下轄第115師、第116、第117師,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第40軍下轄第118師、第119師、第120師。軍長溫玉成,政治委員袁昇平。第42軍下轄第124師、第125師、第126師,軍長吳瑞林,政治委員周彪。第50軍下轄第148師、第149師、第150師,軍長曾澤生,政治委員徐文烈。第66軍下轄第196師、第197師、第198師,軍長蕭新槐,政治委員王紫峰。
志願軍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並且沒有坦克,沒有摩托化裝備,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很少。每個軍共編有各種火炮520餘門(其中第50軍和第66軍火炮編制更少),包括有直射炮108門、各種迫擊炮333門、火箭筒81具,沒有榴彈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190餘門。志願軍一個軍的火炮還不如美軍一個師裝備的強,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火炮裝備的540k。志願軍第一批人朝6個軍,加上志願軍炮兵的火炮在內,共有各種火炮不足3001門(其中榴彈炮320門、高炮36門),僅相當於美軍火炮總數的45%左右。志願軍裝備的火炮幾乎全部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和國民黨軍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彈藥不足,多由騾馬牽引馱載或由人員肩扛,威力小,機動效能差。志願軍一個軍裝備無線通訊機只有69部,有線電話機375部,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同類裝備的5%和34%。各軍人朝時只臨時配備100輛左右運輸汽車。步兵裝備的槍支,美製、俄製、德制、日製和舊中國製造的都有,是所謂的“萬國”牌武器,只有1/2左右是自動槍支。運輸能力弱,在美國空軍的轟炸封鎖下,運輸更為困難,尤其是跟進保障能力低,團以下單位的作戰、生活物資均靠步兵擁帶。
但是,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在國內經受了同日軍和國民黨軍隊長期戰爭,積累了以劣勢武器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的豐富經驗,戰鬥作風過硬,戰鬥意志頑強。
下邊,本鷹將首批入朝的6個軍簡單說說。
38軍,四野1縱,林總手裡的頭號主力,平江起義上井崗,鐵流向北方。關於這個軍的讚譽很多很多,我來說說它的缺點吧:驕傲。當然,主力部隊是有驕傲的資本,但前提是打勝仗。38軍能打大仗惡仗,但有時候不會動腦子,一次戰役過分謹慎,白馬山戰鬥沒有做好保密工作,戰士的素質越優良,就越要想辦法發揮出他們120%的戰鬥力來,不能老想著靠裝備和基層戰士的素質就能碾壓敵人。”萬歲軍“今後還要打仗,希望能夠再創佳績。
39軍,四野2縱,擅長攻堅作戰,整個抗美援朝五次戰役打滿全場表現出色,雲山戰役重創美軍騎1師。二次戰役幾乎憑一軍之力消滅了整個南朝鮮第二軍團,三次戰役攻進漢城。在當年的遼瀋戰役,2縱也是主攻部隊,基本上每次戰役都可圈可點。
40軍,四野3縱,韓先楚的旋風縱隊,擅長打穿插和運動戰,他們打響了出國第一槍,也基本打滿全場,在幾次戰役中40軍擔負的都是穿插,穿插再穿插的任務,他們大多完成的不錯,唯一的遺憾是砥平裡,如果能拿下,整個戰史將改寫。
最遺憾的是下邊的41軍沒有入朝參戰,也就是吳克華的4野4縱,遼瀋戰役的”塔山無山,4縱即山“,41軍是四野的盾牌,擅長運動戰和陣地戰,當時41軍在南方解放海南島,錯過了和兄弟部隊一起揚名的機會。(注:根據觀友回覆稱,41軍沒有參加海南島戰役,41軍當時在惠陽一帶住軍,是40軍和43軍解放海南島。故此標註。)
42軍,四野5縱,比前邊的4個縱隊略顯年輕,在入朝之後,從黃草嶺阻擊戰開始連番惡仗,漸漸百鍊成鋼,二次戰役時42軍的穿插分隊在新倉裡遭到了美軍阻擊,錯過了超越老大哥38軍的機會,至今耿耿!
後邊的43軍也沒有入朝,是另一個遺憾,43軍,四野6縱,是當初林總手中攻城和巷戰的王牌,2縱和6縱是一對好搭檔,前者開啟缺口,後者擴大戰果,多少果軍王牌就此飲恨。43軍和41軍一樣,在海南島打薛嶽,錯過了揚名的機會,80年代百萬大裁軍被裁,留下了一大堆遺憾。
66軍,唯一不是四野的首批入朝部隊,華野1縱,紅軍骨幹較多,參加了1-4次戰役,1952年輪調回國。殲敵3萬左右。該軍也曾經多次進行穿插作戰。
50軍,抗美援朝戰爭我最欣賞的一個軍,應該說是中國軍隊裡資格最老的一個軍,由國民革命軍60軍長春起義改編,前身是雲南的滇軍,在解放軍成立前,就作為護國軍征戰四方。抗戰時期多次與日寇血戰,血戰臺兒莊,威名天下揚,抗戰勝利後前往越南接受日軍投降,在盧漢的指揮下和法軍幹了一仗,抗美援朝的戰績比起38,39這樣的老王牌毫不遜色,三次戰役衝過漢江第一個解放漢城,十幾年後對印反擊戰痛扁三哥的”藏字419“部隊編為149師,編入50軍,關鍵是三十年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也發揮出色,50軍有個·赫赫有名的叫法:”外戰內行“,85年被裁我實在想不通,好在50軍雖然軍部沒了,但旗下的部隊被保留的最多,其步兵148,149,150師分別是現在的13集團軍地炮旅,149快反師和高炮旅,而早先進藏的老149師也成了西藏軍區的52師.部隊基本被全部保留了下來,比13軍保留的部隊還多,(13軍的37紅軍師保留,38改武警,39和50軍的坦克部隊合編成了13軍裝甲旅)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因此,現在的149師實際是二野18軍的血統;而50軍的老149師就成了西藏軍區52旅,也是目前被保留的國民黨成建制的唯一起義部隊。
作為我軍的盟友,志願軍入朝時期的朝鮮人民軍,可以說是處在戰鬥力的最低谷,朝鮮人民軍有三種情況:
一是部署在朝鮮北部靠近中朝邊境地區的部隊,計有第1軍團轄第46師、第47師(該兩師均為新組建部隊,各1萬)、第105坦克師、第17坦克旅和1個獨立團(均為老部隊),位於龜城地區;第3軍團轄第1師(老部隊5000人)、第3師(內老部隊3000人)、第8師(新組建1萬人)、第12師(1萬人內老部隊2000人)、第13師(新組建1萬人)、第15師(1萬人,內老部隊3000人),位於江界地區。第4軍團轄第41師(新組建I萬人)、海防第1旅(新組建6000人)、第71獨立團(新組建3000人〕、坦克團,位於豐山地區。以上3個軍團共9個師1個旅又1個獨立團,另有1個坦克師、1個坦克旅又l個坦克團,共9萬餘人。其中大部分是新組建部隊,正在整訓,能堅持作戰的部隊不多。朝最高統帥部能夠控制指揮並投人阻擊“聯合國軍“北進的,只有第1軍團3個多師,另外,長津附近有1個工人團和坦克團,在這些部隊中,坦克和大炮基本損失殆盡,曾經威風凜凜的105坦克師只剩3輛T-34-85,基本失去了戰鬥力。
二是在中國東北地區整訓的部隊,計有第6軍團轄第18師、第36師、第66師及1個坦克團,位於寬甸;第7軍團轄第32師、第37師、第38師,位於樺甸、輝南;第8軍團轄第42師、第45師、第76師,位於延吉。以上3個軍團共9個師1個坦克團,均為新組建部隊,共9萬人。另有1個軍官學校駐通化。這些軍隊基本是從難民中臨時抓起來的,沒什麼戰鬥力可言。
三是被隔在三八線南北地區有9個師餘部,根據勞動黨中央和人民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統一編為第二戰線部隊,在崔賢的指揮下,活動於江原道、黃海北道、平安南道。第4師(2個營,老部隊)、第7師(2個步兵團1個炮團,老部隊),位於寧遠以北地區。以及第6師(在平安南道附近打游擊)。這些部隊是人民軍最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也遭受了主要的損失,他們大多數堅持到了志願軍發動2、3次戰役解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