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71年後的你們,我們還記得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即便現在,當《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再響起時,很多志願軍老兵總會眼含熱淚。

那是一段伴隨終身的深刻記憶。

71年前的今天,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出國作戰第一戰,這一天後來成了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異國疆場,英雄將士捨生忘死。兩年零九個月裡,290萬餘人次的中華兒女參軍參戰,在茫茫冰原、坑道高地迎來一次次勝利。

我們陸續採訪過全國多地的志願軍老兵,這些個體命運,拼湊起來可以窺見那段以弱勝強的戰爭史,以及一種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偉大精神。僅以此,致敬最可愛的人。



奔赴戰場的年輕人

71年後,當時的年輕人已是暮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日後,朱錦翔從上海浦東搬到了崑山的老年公寓,除了見見戰友,很少出門。很多時候,她還會想起犧牲在朝鮮戰場的戀人。

朱錦翔是原空二師的老兵,1933年出生。1950年,17歲的她奔著一個當英雄的願望,隨姐姐從台州坐著機帆船飄搖到了上海十六鋪碼頭。



朱錦翔

經過筆試面試,朱錦翔進入華東航空處文工團,隨後分配到空二師,當了財務股見習會計。

下部隊一年後,經戰友介紹,朱錦翔結識了空二師六團三大隊的副大隊長鹿鳴坤,兩人很快認識、定情。

那時,抗美援朝戰爭已經爆發,空二師很多人都來自東北部隊,知道朝鮮戰爭開始了,大家熱血沸騰,紛紛要求去參戰。

朱錦翔和鹿鳴坤也不例外,兩人見面談得最多的,也是到朝鮮前線的事。1951年夏天,空二師北上,朱錦翔隨部隊駐紮在鳳城,鹿鳴坤則駐紮在大孤山野戰機場,兩人靠書信往來寄託思念。

如今的丹東鴨綠江斷橋附近,人潮熙攘,一派繁華景象。來丹東的人,大多要到此處瞻仰。

鋼筋鑄造的兩座大橋相鄰,相隔不過100米,它們被稱為鴨綠江大橋,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期間,美軍的飛機反覆來炸橋,兩座橋只剩了一座半,由此稱“鴨綠江斷橋”。

71年前,當這座城市還被稱為安東,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正是從這裡出發,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渡江部隊中有一個叫麻扶搖的年輕人,他是志願軍炮兵第一師二十六團五連的政治指導員,在出國前的誓師大會上,麻扶搖唸了自己寫的詩歌體誓言書:

氣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靠誰啊,靠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團強就是力量啊。抗美援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

這篇誓言後來被作曲家周巍峙修改和配曲,響徹朝鮮戰場。

兩年零九個月裡,一共有290萬餘人次的中華兒女參軍參戰,他們受到號召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說著各種口音,穿著各種款式的土布軍衣。

1951年,22歲的羅綠雲剛剛中專畢業,分配到梅縣黃塘德濟醫院(現梅州市人民醫院)。後來,醫院動員醫護人員上抗美援朝前線,羅綠雲毫不猶豫就報名了。



羅綠雲

小時候,她看著日軍的飛機轟炸家鄉,內心的仇恨從此種下,羅綠雲一直有個願望,盼望著有一天能出一份力,保家衛國。

當年10月,手術隊從梅州出發。出發前,羅綠雲寫了份“遺書”告知父母,如果在戰場犧牲,希望讀醫專的妹妹能頂上她的崗位,繼續革命事業,為人民服務。

列車開出不久到興寧火車站,羅綠雲在歡送隊伍裡看到兩個熟悉身影,母親帶著弟弟來送她,不停向她揮手。下車後,她一把抱住母親,兩個人都哭了。

羅綠雲也沒想過自己能不能活著回來,那一面,她讓母親放心,但下次親人相聚,已是三年後。



艱苦卓絕的戰場

在網路,一位志願軍老兵的樣子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他有一張被燒傷過的臉,臉部面板緊繃、嘴唇上翻、五官幾乎沒有,手指則因為傷病蜷縮在一起。

這名老兵叫塗伯毅,是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一級傷殘軍人,曾參加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戰役。



塗伯毅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塗伯毅遭到敵人凝固汽油彈襲擊,全身大面積燒傷,致面部嚴重損毀和雙手殘疾。當時,他只有20歲。

戰友們是在一個山洞裡發現的塗伯毅。當然,第一眼誰都不知道這是他:渾身焦黑冒著熱氣,五官像化了的蛋糕,為他沖洗以後,才發現傷口流出的是帶毒的藍黑色的血。

無人不知,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

彼時的中國,不僅綜合國力無法與美英等國比擬,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十分落後。

志願軍入朝後,除了武器裝備的劣勢和彈藥不足,熱食供應困難,而且冬服緊張,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

很多志願軍老兵都有挖凍土豆吃炒麵的記憶。因為敵機偵察無法生火,大家便“一把炒麵一把雪”地混著吃,由於長時間吃炒麵,一些志願軍老戰士甚至在回國幾十年後,一看到炒麵馬上就條件反射地冒酸水。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打響,志願軍第27軍80師239團4連作為尖刀連冒著嚴寒天氣一路前插。

時任連長李昌言帶領連隊官兵到達長津湖時,迎接他們的是朝鮮50年一遇的寒冬。



李昌言

連隊在行軍途中,李昌言發現前方有一個篷子,裡面有燈光,他帶領戰士們向敵軍悄悄靠近,經過激戰將其殲滅。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北極熊團”的指揮所。

而正是這場意外的遭遇戰,標誌著新興裡戰鬥正式打響。數晝夜激戰中,志願軍官兵們同裝備精良又有空中火力支援的強敵進行殊死搏鬥,有的連隊甚至拼到只剩最後一人。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昌言回憶起那段日子,他說,那時戰士們只穿了一層薄棉衣,餓了就把高粱米麵炒一炒往嘴裡塞,連隊打仗主要靠步槍,武器裝備“十個也趕不上人家一個”。

電影《長津湖》上映時,片中志願軍衣著單薄在長津湖堅守,甚至有戰士化作冰雕的場景,讓無數觀眾落淚。

10月23日,上映第24天,電影票房突破52億元。與此同時,一名親歷長津湖戰役的老兵周全弟也受到頗多關注。

周全弟出生在四川省南部縣的一個小山村,家裡兄弟姐妹五個,周全弟排行老么,1950年11月,16歲的周全弟隨部隊秘密入朝。

從丹東出發,跨過鴨綠江,走出邊境線30華里時,部隊正式宣佈此行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周全弟和戰友們寫下保證書,抱著必死的決心走上戰場。



周全弟 圖片來源網路

周全弟幾乎一動不動在雪地裡埋伏了三天三夜。到了第3天晚上,他聽到衝鋒號響起時,卻發現手腳已經麻木,任他怎麼掙扎都動不了,送回醫院救治時,他的雙手從前臂處、雙腿從大腿根部截除才保住性命。

而在長津湖畔,還有成建制被凍死的壯烈場面。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59師177團6連、第20軍60師180團2連、第27軍80師242團5連三個聯隊除一名掉隊戰士和一名通訊員全化作了一個個持槍準備戰鬥姿態的冰雕。從此,“冰雕連”成為一座精神豐碑、一種文化符號,被載入軍史。

整理戰士遺物時,在一名上海籍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封絕筆信:“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志願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要硬!

《最寒冷的冬天》書裡描寫過這樣的場景:從小在紐約北部農場長大的戴維斯不由想起家鄉麥浪翻滾的景象。現在這種景象令人不寒而慄,成千上萬計程車兵朝他們撲將而來。就算你撂倒了一個,還會有下一個;就算你撂倒了一百個,還會有另外一百個前仆後繼。

1950年,新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僅為574億元人民幣,換算成美元還不及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的尾數;中國軍隊每個軍70毫米以上的火炮僅有190多門,是美軍一個師配備的作戰裝備的一半。那時,國內還沒有正規的空軍部隊,防空武器也很少。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在中國與美國交戰的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贏得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英明指導、人民支援,很多回答都會指向“一種精神”。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入朝參戰的部隊共計290萬餘人次,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共斃傷俘敵71萬餘人,志願軍自身傷亡36萬餘人……”抗美援朝紀念館尾廳的牆壁上,記錄了這組資料。



跨過鴨綠江

自1993年新館開館以來,前來參觀學習的各界群眾超過1200餘萬人次,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抗美援朝研究專家張校瑛對這段歷史很熟悉,尤其是那些犧牲在朝鮮戰場的英雄事蹟。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防守地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志願軍防守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雙方隨後不斷向上甘嶺地區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嶺發展為區域性戰役規模。

激戰持續至11月25日結束。在持續43天的戰鬥中,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志願軍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衝鋒。

其中湧現出來的英雄人物被人熟知。黃繼光用胸膛堵住瘋狂掃射的敵機槍眼英勇犧牲,中國人民志願軍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稱號 ;楊根思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衝向敵群;孫佔元雙腿被子彈炸斷了,他就爬行堅持指揮作戰,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拿出手雷和敵人同歸於盡……



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

因為做戰爭遺址研究,張校瑛走過丹東和鴨綠江沿線的很多地方。比如志願軍空軍機場、鋼鐵運輸線的起點等,幾十年過去,只能為數不多城市及鄉村尚可尋訪到一些。

有一次張校瑛去尋訪一個遺址時,同行的人告訴她根據地形去辨認時,她突然意識到,“河流會變,但山川不改啊”。採訪時,她幾度紅了眼,艱苦卓絕的戰鬥場景仿若眼前。

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師史館還陳列著當年飛行員參戰的物件,有人來參觀時,總會了解那段悲壯的歷史。

1951年11月30日下午2時,機場上空起飛的訊號發出,大隊長高月明率領9架圖-2轟炸機一一升空,目標是轟炸美軍情報機構所在的大和島。



戰鬥英雄劉紹基使用過的手套

很快,在高月明飛行大隊前出現了敵機。雖然大海盡頭雲霧沉沉,視線模糊不清,高月明很快判斷有30多架最新式的F-86噴氣式戰鬥機。

高月明一面組織護航的飛機與敵機周旋,一邊繼續率領9架轟炸機按照原定計劃飛行。許多護航的飛機為了完成任務被敵機打掉,飛行員畢武斌駕駛的一架轟炸機也中彈。

很快,大海下面隱約出現點點黑影,大和島出現了,地面高射炮也對空打來。9架轟炸機中3架被打中起火,飛機失去平衡但仍然未離開隊伍,9架轟炸機陸續進入目標上空,當炸彈投空後,幾架受傷飛機選擇一頭扎向了大和島。



伴隨一生的記憶

每年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儀式舉行時,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入口總會有大批市民自發而來向烈士致敬,其中不乏還健在的老兵。

孫德山每年清明都會來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祭拜。1949年,16歲的孫德山不顧家人反對自願參軍,隔年隨部隊跨過鴨綠江。



孫德山

在陵園外,一身綠軍裝、衣服上戴滿軍功章的孫德山在人群中常常格外顯眼。要有人問起,他會講起那段過去,他想讓更多年輕人知道那段歷史。

為紀念犧牲的戰友,孫德山還在自家院子裡建了一個抗美援朝教育展館。收入微薄的孫德山靠著撿廢品,硬是把展館建了起來,用1000多件展品銘記歷史昭示後人。

山河無恙,英雄暮年。這些老兵中,有的戀人犧牲在戰場,有的救死扶傷視病人如家人,也有的因戰爭落下終身殘疾……70年前的記憶,伴隨終身。

曹家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老戰士,15歲時,他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任志願軍第67軍199師政治部文工隊。

1951年10月,199師在金城地區擔任防禦作戰任務,在戰鬥進入最激烈的時候,志願軍與美軍雙方輪番爭奪818.9高地,戰場上的每一位朝夕相處的戰友都有可能犧牲。

有一天,曹家麟遇到撤下來的部隊,淚水瞬間流了下來,出征前兩個連隊共300多名戰士,如今卻只有幾十個歸來。年幼的他在部隊裡一直受到每一位大哥的照顧,兩次負傷,數次遇險,都是戰友拼死相救才能存活下來。

2000年以來,曹家麟曾先後9次去朝鮮緬懷犧牲戰友,一直為志願軍烈士尋親而努力。2019年,曹家麟登上松骨峰,為英烈的後代和親人帶回來20斤土。

每個人緬懷烈士的方式不同,在擅長模擬畫像林宇輝眼裡,透過自己的畫筆,讓後人知道他們的容貌,也算是一種貢獻。

此前,有位70歲的烈士後代專程從湖南趕到山東林宇輝的家裡,他的父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犧牲時他3歲,弟弟則剛出生。後來,兄弟倆繼承父親遺志都參了軍,但是心中一直有一個缺憾——找不到父親的遺體,更不知道父親的容貌。

看到對方年事已高而且又是外地過來,林宇輝通宵完成了畫作。拿到畫作時,70多歲的老人淚流滿面。

時間會流逝,曾經的烈士或許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而林宇輝想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畫筆,把那些不能忘卻的身影留在紙上。

部分資料來源:

王樹增《朝鮮戰爭》

央視新聞客戶端《電影中的“伍千里”真實存在!》

【記者】曹嬡嬡 周倩欣

【攝影】吳明

【作者】 曹嬡嬡;吳明;周倩欣

艾艾探軍營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分類: 故事
時間: 2021-10-24

相關文章

聊齋故事:給狐精接生

聊齋故事:給狐精接生
徐州的穩婆劉三娘接生技術高,為人熱情,十里八村都有名,誰家生孩子,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請她去接生,因此,人緣很好. 但三娘有個心病,他的丈夫早逝,膝下只有一子,名德福. 因為家境貧寒,德福年近三十未娶,三 ...

看過洪金寶的鬼打鬼,沒看過聊齋的鬼咬鬼吧
<聊齋>中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姓翁的人,某個夏天的一天,翁某正在睡午覺,朦朦朧朧的感到有一個女子,掀開門簾來到屋子裡,這個女人用白布裹著頭,穿著喪服,進了大門慢慢向臥室走來.這個翁某心裡 ...

聊齋狐仙經典《辛十四娘》

聊齋狐仙經典《辛十四娘》
話說在河北廣平縣(今隸屬邯鄲市)有個姓馮的書生,年少輕狂,閒時喜歡豪放飲酒.古人常說: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氣是下山猛虎, 錢是惹禍的根苗. 馮生也正是因為酗酒,常常酒後口無遮攔,差點兒就斷 ...

遊聊齋園隨記
今天去了當時挺出名的景點,就是聊齋的作者蒲松齡先生的故居,真的令人挺失望的,雜草叢生,室內遊玩專案全部關閉,票價還要40元,記得當時投資了很多錢,現在直接荒廢了,建議朋友們千萬不要去了,真的很坑!

荒誕故事背後的正能量《聊齋》卷2之20《胡四姐3》
什麼樣的故事是好故事呢?有足夠的內涵,但情節過於平淡的故事,一定不是好故事,太過於平淡的內容無法引起讀者聽眾們的興趣:而故事情節曲折荒誕,但沒有什麼深刻含義,只是為了離奇荒誕而編造的故事,也稱不上是好 ...

聊齋故事:借壽年

聊齋故事:借壽年
應縣的滕子安去青樓喝花酒,一高興喝到天快亮了才往家裡趕. 僕人提著燈籠在前面照亮,滕子安踉踉蹌蹌地跟在後面.突然,僕人停住了腳,一臉驚恐地大叫起來:"有鬼啊!"接著扔下了燈籠,跑了 ...

白話聊齋之丐仙

白話聊齋之丐仙
高玉成,是沒落的官宦後代,居住在金城縣廣裡村,擅長針灸.前來求醫之人,不管貧富貴賤,都會給他醫治. 村裡來了一個乞丐,小腿上有多年留下的膿瘡,躺在路中間,膿血流出,滿地狼藉,更有臭氣四溢,人們都不敢靠 ...

聊齋故事:龜兒救母

聊齋故事:龜兒救母
出自空如幻<觀山海志怪故事> 文遠的鄰居鳳奶奶從江邊撿到一隻大草龜,鳳奶奶不會養龜,來找文遠請教.文遠告訴她草龜要吃魚蝦,她年紀大了養起來不便,不如將它賣掉換點錢. 鳳奶奶無兒無女,說養著 ...

聊齋:茶壺精的故事
東陽村的章大有十分窮困,住的房子是破茅草房,穿的衣服是補丁摞補丁,吃的飯食是野菜團,綽號叫做"窮光蛋".因此人雖是高高大大,相貌堂堂的,但二十四五了還是光棍一個. 這天章大有去山上 ...

聊齋故事:人肉飯店
清朝末年,有一家叫做客滿樓的小飯店,在這裡經營了數十年,到少東家的手上已經是第二代.在這個小鎮上,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了. 最近三年,客滿樓的日子可不好過,因為就在街對面又開一家三層的大酒樓名叫夢 ...

聊齋故事:孽僧

聊齋故事:孽僧
從前啊,有個姓張的人,一天忽然莫名其妙,得了急病,忽然就死了,家人們哭嚎不已,很快就為他辦好了喪事. 這姓張的莫名其妙就死了後,他感覺自己靈魂輕飄飄地飄了起來,沒過一會兒,兩個青面獠牙,看起來非常恐怖 ...

聊齋故事《成仙》

聊齋故事《成仙》
文登有個姓周的書生,和一個姓成的書生從小一起讀書學習,兩人性情相投很是投緣,結成了知己好友. 陳生家貧,周生家裡比較富裕,所以一年到頭吃穿用度經常需要靠周生接濟.論年齡,周生為兄,稱呼周妻為嫂.逢年過 ...

聊齋故事:男子一睡覺就作惡夢,受盡折磨真是生不如死,誰之過?

聊齋故事:男子一睡覺就作惡夢,受盡折磨真是生不如死,誰之過?
大家好,我是"王叔講故事",點選關注,為您分享精彩故事! 男子接連作惡夢,在夢中,他捱打.喝臭水.睡火床.變成豬......受盡折磨,為何他會有此劫難?誰之過? (一)捱打 話說古 ...

聊齋故事:避劫

聊齋故事:避劫
葛城和同鄉萬子達結伴去京城趕考,路上遇到一個和尚.和尚目不轉睛地看了葛城半天,鄭重其事地對他說:"施主有一大劫,躲得過去,平安無事,躲不過去,命喪黃泉.為了安全起見,施主何不打道回府,三年之 ...

聊齋故事:烈女庚娘

聊齋故事:烈女庚娘
鄭州金大用,出身世家舊貴.其妻庚娘,是尤知府的女兒,容貌端莊秀麗,品格溫柔賢惠.夫妻兩個如膠似漆,感情深厚,日子過得很是愜意.後因流寇侵擾,河南戰亂不休,金大用只得帶領全家同難民一起逃往南方. 逃亡途 ...

聊齋故事:化蝶
山東有個書生叫安鳳巢,才華橫溢,英俊瀟灑.有一次,他在家中讀書,看見有一隻手掌大小的七彩蝴蝶從窗戶外飛進來落在花瓶上.安生很喜歡那蝴蝶,就用手試著去觸控它.沒想到蝴蝶竟如通曉人性一般,飛到安生的手上. ...

聊齋故事:兵 魂

聊齋故事:兵 魂
明朝世宗在位期間,倭寇頻頻騷擾邊關,尤其是沿海一帶,倭患更為嚴重.倭匪所到之處,挖墳掘墓,奸掠婦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都指揮使司唐子川奉命嚴守東南沿海一帶,如有倭寇擾邊,一律格殺. 這年,唐都司又招 ...

聊齋故事:屍異,陰差陽錯破冤案

聊齋故事:屍異,陰差陽錯破冤案
杜雲賀是河南開封的一位小商販,今年三十歲,娶了一個比他小六歲的嬌妻馬愛花.馬愛花婀娜多姿,嫵媚動人,但卻為人放蕩.杜雲賀十分寵愛她,對她百依百順. 馬愛花身在福中不知福,覺得杜雲賀沒什麼本事,又相貌醜 ...

聊齋故事《屍變》
山東省陽信縣有個老翁,家住在距離縣城五六里路的城郊,因為距離縣城有段距離,就和兒子兩個人在路邊開了家客棧,供來往的商旅休息住宿.其中有四個常年以幫人運送貨物為生的車伕,路過他家客棧會經常在這裡住宿. ...

聊齋故事:投女祭神

聊齋故事:投女祭神
隋朝初年,有一人名叫孫崇,是一小吏,攜家眷路過廬山,參觀廬山廟時,一個使女見一尊神像雕得年輕俊美,忍不住指著神像與孫崇的女兒開玩笑,說,把你許配給他正合適.孫崇女兒正到了婚配年齡,滿面嬌羞,輕打了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