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經歷了長達多年的抗日戰爭。在此期間,曾經湧現了無數的優秀將領。同時,也有一些品行不佳的軍閥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比如,山東軍閥韓復渠就是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人。
民間傳言,韓復渠是一個不懂裝懂且昏庸愚昧的人。只不過,這樣的說法是否真實卻有待商榷。畢竟,如果韓復渠真的是一個不學無術,昏庸愚昧的人,也不會得到馮玉祥以及蔣介石的看重。由此可見,民間的傳言並不可盡信。
除了對韓復渠的人品才學心存質疑,很多人對於韓復渠的死亡也是心生疑惑。韓復渠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在抗戰中消極避戰,白白將泰安、濟南拱手送入日軍手中,也不會被蔣介石下令槍決。
與此同時,韓復渠的死也的確有些冤屈。同樣是在抗戰中丟失了城池,韓復渠被審判槍殺,而劉峙卻得以僥倖生存。同人不同命的結局,也讓人對韓復渠這個人生出了幾分的好奇之心。
二級上將韓復渠,蔣介石日記中的“國之寶貝”
與民間傳言的昏聵有所不同,韓復渠並不是一個沒有才學的草莽之徒。相反,因為出生於秀才家庭,韓復渠幼年飽讀詩書,更習得一手好字。只不過後期家道中落,他只能被迫離家,另謀出路。
當時正趕上北洋新軍徵兵,韓復渠一路闖蕩,來到遼陽後,便報名參加了馮玉祥領導的北洋新軍。出於對他才華學識的欣賞,馮玉祥很看重他,隨即讓他擔任部隊文書。
也因為擁有一定的學識,韓復渠很快在北洋新軍闖出了一番成績。不過數年,他便已經從一節文書上升成為了成為了北洋新軍中的高階將領。但是後期,韓復渠與馮玉祥漸生嫌隙。隨著兩個人關係的破裂,韓復渠開始有了投靠蔣介石之心。
就當時而言,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和李宗仁屬於國民黨軍隊中幾支較為巨大的勢力。
韓復渠之所以放棄跟隨馮玉祥,轉投蔣介石主要與當時蔣介石對他的欣賞有關。比起馮玉祥動不動就在部下訓斥自己的做派,顯然是蔣介石的舉動更易招攬人心。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蔣介石曾經的日記中,曾經毫不避諱地稱讚韓復渠是國之寶貝。在1929年,蔣氏夫婦與韓復渠會見時,還曾送上了400萬銀元的支票。
從這些細節似乎就可以得知,為何中原大戰時,韓復渠會倒戈相向投靠蔣介石,以至於蔣介石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蔣介石在韓復渠的幫助下順利取勝。為了獎勵他,也回了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情,蔣介石將韓復渠 派往山東,許以韓復渠山東省主席的職務。自這時起,韓復渠成了一代諸侯,掌管山東八年之久。
蔣介石與韓復渠關係破裂
早期,蔣介石對於韓復渠的確是十分倚重的。但是在後來,因為韓復渠的種種做法二人之間嫌隙頻生,關係破裂也就成了不可迴避的現實。
首先,兩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財政問題。當初韓復渠投靠蔣介石時,對方曾經承諾會給與韓復渠一定財務支援。可在他入主山東後卻發現,蔣介石所謂的支援不過是一紙空口文書,根本沒有實際行動。
氣憤之餘,他開始大力打壓蔣介石在山東的親信手下。他拒絕蔣介石過多幹涉山東境內的事務,大有獨掌大權的意思。或許在此時,韓復渠心中已經萌生了反蔣的念頭。
西安事變之時,韓復渠曾經給張學良發密電,稱他的做法是英明壯舉。事後,蔣介石被釋放。韓復渠又再度發電報給張學良,稱他做事太過虎頭蛇尾。言下之意是,他應該將蔣介石立即處死,不該放虎歸山。
此時的韓復渠並不知道,自己身邊的副官正是蔣介石派來的眼線,這一系列言行早已經傳入蔣介石耳中。如此毫不避諱地暴露立場,也就註定了他註定不會落得一個好下場。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韓復渠作為山東省主席,擔任了第三戰區的副司令。戰爭爆發後,他率領部隊進行了一系列抵抗應對。
後期見敵軍勢力強盛,為了儲存軍隊實力,他乾脆放棄了泰安與濟南。在他看來,雙方軍力懸殊,迎戰無異於送死,還不如儲存實力以待來日。
韓復渠這番作為一度遭到了許多人的譴責,認為他不該不戰而退。實際上,韓復渠之所以如此乾脆地放棄抵抗,完全是因為蔣介石將許諾給韓復渠部隊的中央軍重炮旅調配給了湯恩伯部隊。
如此一來,韓復渠想要憑一己之力扭轉戰局就成了痴人說夢。他滿心以為蔣介石是要借日軍之手害他性命,自然不肯努力再戰。
只不過韓復渠這樣的行為,對當時的抗戰局勢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以至於蔣介石對他萌生了殺機。
韓復渠接受軍法會審,昂首微笑,拒不答覆
1938年1月,蔣介石在河南開封主持了高階軍官會議。原本韓復渠是不想去的,但是他自負地認為,蔣介石不敢公然下手。最終他前往開封參會,這也成為了他生前最後一次參加軍事會議。
在會議中,蔣介石毫不客氣地對韓復渠放棄濟南、泰安,導致日本侵略者順利進入山東這一現狀展開了批判。
對於蔣介石的連番批評,韓復渠並沒有示弱。他怒氣衝衝的回懟道:“山東丟失是我應負的職責,那南京丟失又是誰的責任?”如此毫不客氣的回懟,令現場眾人震驚不已。
會議結束後,劉峙將韓復渠帶到了自己的車上。原本以為劉峙與自己觀念一致,卻沒想到才剛上車,他立刻被車中人員控制住,押往一處住宅等候審判。
1月19日,國民黨召開了軍法會審,何應欽等人對韓復渠進行了一系列審問。可是面對審問,韓復渠卻始終昂頭微笑,一言不發。
因為他早已明白,所謂的軍法會審不過是變相宣判,自己所犯的罪狀都是鐵板釘釘的事實,根本無從辯駁,自然也沒有必要白白浪費口舌,更無須想這些人示弱求饒。
直到1月24日,韓復渠被人從關押的房子帶出,意識到大事不妙的他試圖找藉口脫身。令他沒想到的是,對方在樓梯上就將他開槍處決。最終,韓復渠身中七槍,一命嗚呼,成為了國共抗戰期間被處決的最高級別將領。
蔣介石之所以槍決韓復渠,理由是因為他消極避戰。可是令人感到十分可笑的是,當備受重用的劉峙在平漢路戰役中不戰而退後,蔣介石並沒有對其進行懲罰,反倒是將其直接調任到其他崗位。
如此偏頗的處理方式,讓人忍不住想起了韓復渠在軍官會議上的回懟。同樣是消極避戰,有的人安然無恙,有的人卻命喪當場。其中的緣由,恐怕只有蔣介石心知肚明。
蔣介石之所以選擇槍殺韓復渠,為的就是給國民黨眾多軍官敲響警鐘。讓他們明白,一旦消極避戰,必然會接受應有的懲罰。他的這一舉動,也對抗戰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若說還有什麼令人感到難以接受,莫過於韓復渠與劉峙的下場懸殊太大。從這一點,我們似乎也可以確信,韓復渠的結局與他生前的行徑有一定關係。有眼線在側監視,蔣介石或許早就對韓復渠起了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