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БМ13型火箭炮被紅軍戰士稱為“喀秋莎”,意為美麗漂亮的姑娘。與此同時,德軍士兵也給這種火箭炮起了個“斯大林管風琴”的綽號,因為它發射時會發出特有的、淒厲的呼嘯聲,使德軍聞“聲”喪膽。
一、最初萌動
早期原始火箭源自中國。14世紀晚期,軍用火箭被用於歐洲戰爭。到17世紀,英國發明家威廉·康格里夫爵士設計了第一枚初具現代意義的軍用火箭,並在零部件製造方面實現了標準化。1844年,英國發明家威廉·黑爾提出“彈丸在飛行中旋轉,其精確度會提高很多”。黑爾將這一原理應用於火箭,並獲得了旋轉火箭的專利。
1807年9月,英國軍隊向丹麥哥本哈根發射了約300枚“康格里夫”火箭,致使該城大部分毀於火海,2000名平民喪生。
1827年,沙俄軍隊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火箭連,並參加了1828年至1829年俄土戰爭。一戰時期,沙俄軍隊嘗試將後坐力小但威力強大的航空火箭安裝在飛機上,用於攻擊敵方飛機,但由於沙俄高層對火箭技術缺乏瞭解,其應用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
在當時,軍用火箭飛行穩定性差始終無法有效克服,造成火箭彈散佈大、精度差、射程近。隨著身管火炮技術水平的提高,火箭在軍隊中的地位暫時被取代。
“十月革命”後,為對抗白匪軍的襲擾,蘇俄火箭專家設計了可用卡車運載併發射的火箭彈,初步具備了現代火箭炮的雛形。
二、發展歷程
1920年8月,缺少火炮重武器的紅軍,在華沙郊外遭到慘敗。紅軍締造者之一的托洛茨基認為“稀少而且笨重不堪的榴彈炮,無法滿足倉促建立的紅軍部隊對機動和火力的渴求”,他主張研究發展“不需要炮管的炮兵火箭”。
由於蘇俄高層關注,1921年成立了第二中央特別設計局,所屬彈藥人民委員會第三研究所經過多次試驗和研究,已經能夠製造出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火箭和射程超過1300米的航空火箭彈。
托洛茨基失勢後,新任紅軍總參謀長的圖哈切夫斯基對軍用火箭抱有興趣,並將火箭武器研究發展完全置於其個人控制之下。從1931年到1933年,圖哈切夫斯基先後32次視察實驗室,多次觀看火箭發射試驗。但圖哈切夫斯基將火箭武器的研究方向引入了飛機與火箭武器結合的“歧途”,實驗室首批火箭彈就是供戰鬥機使用的機載火箭彈。後來獲得正式定型的PC82型82毫米火箭炮、PC132型132毫米火箭炮,成為當時蘇聯戰鬥機最有攻擊性的武器。
圖哈切夫斯基1937年以“間諜罪”被處決後,機載火箭彈研究又開始迴歸到車載火箭彈的軌道,但在試驗中屢屢暴露出飛行穩定性不好影響精度、重新裝填不方便、火箭排氣對裝備造成損害、吉斯5型載車不理想等不足之處。直到1938年10月,這些問題才初步得到解決,載車換成吉斯6型卡車,為解決初始散佈精度過大重新設計了發射軌道,軌道分上下兩排各12條發射導軌,每條軌道攜帶兩枚火箭,一枚在上,另一枚在下,共24枚火箭彈。
經過近一年的試驗改進,設計人員又將發射軌道改為單排8組工字形導軌,取代了雙層交錯的24聯裝發射導軌,並在載車駕駛室內安裝點火裝置,用裝甲百葉窗保護載車駕駛室窗戶,為載車安裝了千斤頂,以進一步提升發射時的穩定性。但在實彈發射時,車輛與目標必須保持90度角,射擊方向則透過載車轉向調整。
三、初次實戰
1939年,蘇聯紅軍與日本關東軍爆發了諾門坎戰役,PC82、PC132兩款火箭彈首次投入實戰。
但是,當配備了火箭彈的蘇軍戰鬥機在與日軍交手時,由於火箭彈精度很差,戰果並不顯著,只有蘇軍王牌飛行員波羅傑伊金使用火箭彈擊落了10架日軍飛機,更多蘇軍飛行員的戰果,則體現在使用機載火箭彈擊毀了很多日軍火力點、車輛等地面目標,這為蘇聯軍方提供了新的啟迪。
四、定型投產
火箭彈在諾門罕戰役中嶄露頭角,蘇軍高層開始認真考慮將航空火箭改造成適應陸軍使用的移動式火箭炮。
1939年3月,蘇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款車載火箭炮,蘇軍將它命名為БМ13型。這種火箭炮裝在吉斯6型卡車底盤上,發射軌道為單排8組工字形,一次可裝載、發射16枚132毫米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90度至右90度的方向射界,最大射程8.5公里,既可齊射,也可單發。為了滿足試驗需求,БМ13型火箭炮試生產了6輛。
在這種火箭炮的測試中,蘇軍對其評價很高,認為其在打擊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叢集坦克火炮時,有著無與倫比地的毀傷能力。
斯大林對這種火箭炮也很感興趣,但伏羅希洛夫元帥卻表示反對,原因很簡單:圖哈切夫斯基“曾支援”發展火箭武器,凡是圖哈切夫斯基支援的,“講政治”的他就堅決反對。此外,蘇軍總軍械部部長庫利克元帥,也因這種火箭炮發射時會產生巨大的火光和煙塵,隱蔽性差,自身也缺乏防護,效能尚不穩定,在試驗時甚至出現“掉彈”現象等,提出了反對意見。
庫利克元帥
由於伏羅希洛夫、庫利克等人的反對,致使這種火箭炮無法定型投產,只能以試用的名義先小批次生產了40輛。到了同年6月份,又增加了17輛的訂貨。
1941年6月17日,也就是衛國戰爭爆發的前幾天,朱可夫、鐵木辛哥、烏斯季諾夫等人親自察看了這種火箭炮實彈射擊,向斯大林建議儘快投產裝備部隊。
在斯大林的親自幹預下,1941年6月30日,也就是衛國戰爭爆發後的第8天,БМ13型火箭炮、БМ8型火箭炮系統終於正式定型投入批次生產,其中БМ13型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
五、投入二戰
衛國戰爭爆發時,蘇聯僅擁有46輛BM13型“喀秋莎”火箭炮,其中包括前期試生產的6輛和後來小批次生產的40輛,但都尚未正式裝備部隊。
1941年6月28日,蘇軍莫斯科軍區炮兵司令部緊急抽調人員,組建了第一個火箭炮連,任命內務人民委員會軍官、36歲的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為連長。連隊僅僅接受了一個星期的倉促訓練,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後,就迅速拉上了斯摩稜斯克前線。當時全連只有7輛БМ13型火箭炮和3000枚132毫米火箭彈。
在斯摩稜斯克前線首次發威,引起德軍極大驚恐。此時載車是吉斯6型
1941年7月14日下午2時30分,費列洛夫大尉的БМ13型火箭炮進至奧爾沙河對岸發射陣地,突然向駐守火車站的德軍第5步兵師齊射了112枚132毫米火箭彈。總共8噸重的火箭彈,一下子讓4萬平方米的覆蓋面積變成了火海,德軍人仰馬翻,死傷慘重,還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襲擊。
初戰告捷,使蘇聯高層對火箭炮的態度頃刻間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火箭炮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裝備部隊。據統計,1941年10月蘇軍只有13個剛組建的“喀秋莎”火箭炮營,同年12月就增加到36個。隨後火箭炮開始編入步兵師、步兵軍、坦克軍、合成集團軍的隊屬炮兵部隊,參加了衛國戰爭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在戰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參戰的1531門火箭炮給德軍前所未有的打擊。此後,包括解放布達佩斯、布拉格、柯尼斯堡、柏林等戰役,“喀秋莎”火箭炮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喀秋莎”火箭炮應用日益廣泛,這種火箭炮也得到了兩個不同的綽號。一是出於保密需要,“喀秋莎”火箭炮炮車上除印有一個“K”字母,也就是沃羅涅日州共產國際兵工廠俄文第一個字母外,沒有任何標誌。紅軍士兵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將“K”字母稱為“喀秋莎”,這個蘇聯女性常用的愛稱迅速在紅軍裡傳播開來。直到今天,俄羅斯的火箭炮發展了一代又一代,正式型號前必綴上“喀秋莎”。二是納粹德國士兵當然不可能也跟著稱火箭炮為“喀秋莎”,但他們依據火箭炮發射時發出的令人膽戰心驚的淒厲呼嘯聲,把它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在二戰中,蘇聯紅軍裝備了很多不同用途的型號,其中包括:
БМ8型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由РС82型航空火箭彈改進而來,通常採用16聯裝、24聯裝,威力比БМ13型火箭炮小,射程也近些,但由於採用T49、T60型輕型坦克底盤為載車,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適合打擊近距離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
БМ31型火箭炮。這是一種架在地面發射的重型火箭炮,發射М30型300毫米超口徑火箭彈,戰鬥部裝藥達28.9公斤,威力比203毫米榴彈還大,用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射程2800米。М31型火箭炮主要採用4聯裝、12發射架。
在衛國戰爭最緊張的1943年至1945年,火箭炮的產量是1941年至1942年產量總和的兩倍。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大多數裝備的都是БМ13型火箭炮。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提一下,以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為連長的蘇軍第一個火箭炮連的命運。戰爭開始後,這個炮兵連一直處於反抗德國法西斯的第一線。1941年10月7日夜,正在行軍的費列洛夫連,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與德軍滲透的先頭部隊遭遇。為防止武器落入德軍手中,費列洛夫在炮彈打完後,下令將7輛火箭炮車全部炸燬。但由於發射火箭彈和銷燬火箭炮耽誤了時間,炮兵連被包圍。在突圍過程中,包括費列洛夫在內的絕大部分蘇軍官兵壯烈犧牲。後來費列洛夫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家鄉里佩斯特和奧爾沙的幾條大街被命名為費列洛夫街。1995年6月21日,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第619號總統令,費列洛夫被追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
六、戰後評價
筆者在瀏覽網上有關“喀秋莎”火箭炮的資料時,不少網友跟帖詢問:當年一些國家如德國、美國、英國等也有類似“喀秋莎”的火箭炮,為什麼這些國家的軍隊在使用火箭炮方面未能取得享譽世界的戰果呢?對這一點,除了所在國政府、軍隊對火箭炮的重視程度不同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炮車自行化。前面說過,“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巨大的煙塵和火光,極易暴露目標,只能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相當一部分都是裝在各類載車上的,非常便於機動。
從史料上看,最初“喀秋莎”火箭炮的載車是蘇制吉斯5型、吉斯6型載重卡車,戰爭爆發後蘇聯的汽車製造廠多數轉產裝甲車輛,致使卡車供應緊張。
裝在英國“貝德福德”卡車底盤上的火箭炮
1942年後,數量巨大的美英援助汽車就成了“喀秋莎”火箭炮的主要載車,美國斯蒂龐克US6型、CCKW353型卡車和英國貝德福德牌卡車等,都成為“喀秋莎”火箭炮的載車。
考慮到載車來源和戰場機動性,一些“喀秋莎”火箭炮被裝在履帶車底盤上,如蘇聯Т40型、Т60型輕型坦克,甚至行駛速度緩慢、機動能力很差的斯大林СТЗ5拖拉機等。此外,為應對山地作戰,輕型的БМ8型8聯火箭炮甚至安裝在雪橇、摩托車和重機槍槍架上等,不一而足。
德國半履帶車牽引41型火箭炮
但是,二戰中其他國家這樣搞得很少,如德國很多火箭炮都是牽引式的,直到戰爭後期,才出現了裝在SdKfz4型半履帶裝甲車上的42型火箭炮。
二戰美軍將火箭炮安裝在登陸艦艇上
美英兩國雖然也在M4A1型坦克上安裝了火箭發射器,但更多的是將火箭炮裝在登陸艦船的甲板上,用強大的火力支援陸軍登陸。
二戰結束後,蘇軍為便於裝備管理,“喀秋莎”火箭炮的載車才逐步統一為吉斯151型軍用越野卡車。
製造簡單化。實戰證明,БМ13型火箭炮是一種“雪中送炭”式的炮兵裝備,它造價低廉、結構簡單,發射架用低碳鋼製造,幾個鉗工就能將其與載車底盤連線起來,幾乎任何工廠都能生產,火箭彈製造也很簡單,是遭受戰爭初期嚴重損失的蘇聯軍工業,唯一能夠大量提供的炮兵裝備。此外,這種火箭炮操作也比較容易,大量新兵僅訓練半個月就能基本掌握操作技術。
射擊連續化。由於火箭彈炸藥裝填係數高於普通炮彈,一枚132mm火箭彈的爆炸威力和一枚152mm榴彈相當,再加上射速快,極短時間內就能發射大量彈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二戰時其他國家火箭炮雖然也能實現多枚火箭持續射擊,但正式服役後的“喀秋莎”火箭炮,一次就能齊射16枚火箭彈,同時還具備數枚火箭彈齊射甚至單枚發射功能,靈活性很高。
“喀秋莎”火箭彈除了結構簡單外,裝藥方式也有別於普通榴彈。由於彈體較長,裝藥分首尾兩個戰鬥部,即靠近前端引信位置的前端戰鬥部和彈頭尾部的戰鬥部,兩個戰鬥部同時引爆,其威力比同等裝藥量的單一彈頭更強,產生的衝擊波也更大,即使在目標一定距離爆炸,強大的衝擊波對目標也具有相當的毀傷力。(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