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報持續週期往往較短,一個月,而三季報由於10月長假,就只有三週而已。不過三季報後就只有2個月就是年度收官了,這意味著三季報是可以將全年業績因素做一個相對可靠的預測,所以機構投資者是非常重視三季報的,用來判斷行業景氣度,甚至是拐點,從而對未來一段時間,甚至年報因素的判斷,進行調倉的重要依據。
豬肉最慘業績週期卻迎來反彈?看懂豬週期
10.14日的夜晚,豬肉股紛紛公佈三季報,其中新-希-望,預計前三季度虧損59.95億元-63.95億元;正邦-科技,預計第三季度虧損55.2億元-65.2億元;天邦-股份:第三季度預虧20.5億元-22.5億元;牧原-股份,第三季度預計虧損5億元至1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4.9%至109.8%;大-北-農: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同比下降91.91%~93.26%;龍大-肉食預計前三季度淨利同比下降98.99%–99.22%;金-新-農,第三季度預虧3.10億元-3.70億元;羅-牛-山前三季度歸母淨虧損1億元至1.33億元。很明顯,豬肉企業是全軍覆沒的季報,但我們看到股市方面,卻是反彈的,為何?
為更好發揮政府豬肉儲備調節作用,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豬肉市場平穩執行,10月10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收儲3萬噸中央儲備豬肉,並佈局儲存在12個省份。受訊息影響,生豬期貨多個合約更是在商務部收儲訊息刺激下,出現了該期貨品種2021年1月上市以來首次的漲停。股市方面,從春節後一路下跌的豬肉股迎來了久違的反彈,甚至有漲停潮。
不過,這個更像是一波“報復性反彈”,因為收儲並不能逆轉生豬養殖的週期,且每一次每一輪的收儲總量多維持在10-20萬噸水平,這相較於我國4000-6000萬噸的年豬肉消費非常有限。在過去的收儲結束之後,生豬價格多呈現二次探底。因此,投資者要明白,託市收儲政策的意義,有效緩解近期大幅下跌的壓力,而將價格壓力向後平移,延長了後期生豬價格底部震盪的時間。
如今各家豬企生豬售價均已顯著低於養殖完全成本,處於深度虧損狀態,生豬行業步入整體性虧損已有近5個月了,本輪豬週期由於飼料成本、防疫成本的提升,行業養殖綜合成本大幅提升,導致行業的虧損幅度是大幅高於前幾次豬週期底部的。因為2020年高豬價背景下,行業內外資本進入養豬行業較多,產能大幅增加給生豬價格帶來較大的壓力。甚至不少企業,幾個月把過去1年賺的錢又虧回去了,很多投入也無法收回,這就是豬週期的特性。
而根據歷史經驗,在沒有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催化下,“持續深度虧損”是行業產能去化的必要條件,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週期,只有出清完成,才是新的豬週期,如今不少企業是暫緩出欄,希望博一個相對好的價格,減虧,並非真正的供需逆轉,這是需要投資者明確的,以後可以反覆使用。
調味品提價,消費週期的思考
10月13日,海天-味業釋出公告稱,主要產品調整幅度為3%~7%不等。上一次調價是在2017年1月,距今已經過去了5年。這幾年來看,行業面臨考驗,從2017-2019年,海天-味業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5.69%、46.47%、45.44%。從2020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42.17%、39.31%。2021第二季度,該公司僅實現營收51.7億元,同比下降9.4%;利潤14.0億元,同比下降14.7%。海天-味業存貨週轉天數已從2018年的44.30天上升至2020年的53.30天。由於提價是10.25日,很明顯,公司期待利用提價,經銷商囤貨或搶購心理,來去庫存。由於提價刺激,該股也是形成了一波反彈。
從行業角度來看,千禾-味業、中炬-高新、恆順-醋業等,2021年上半年歸母淨利分別同比下滑58.09%、38.51%和14.62%,毛利率則分別同比下滑7.52%、4.84%、2.65%。因此,短期這樣幅度提價,是否對業績有用(銷量整體是相對平衡的,不會有激增的新需求),尤其是在人們消費需求不改變的情況下,還是存疑的。超跌反彈後,就要注意相關業績因素印證,消費週期類似於豬週期,也是這樣一個週期性的變化。而我們看到市場更多的三季報行情,有些和業績有關係,有些似乎相反,這是為何?顯然背後一定是有我們忽略的因素,接下來,送出三季報炒作的三個關鍵指標,一一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