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送走了隊友,我們開始了自駕遊行程。“明天我們睡到自然醒吧”,屬於自己的行程輕鬆了許多,再說走了三天長城我們有理由放鬆一下,可是火燕先生很自律,第二天早上5點多便起床航拍井坪城去了。這天我們安排了比較輕鬆的行程,只走兩座古堡:將軍會堡與老營堡,選擇走這兩座古堡是鬼斧領隊給出的建議。
話說明王朝九邊十一鎮中的大同鎮,管轄有72座城堡,其中城20座,堡52座。這72城堡,屬長城的主要元素,是用於守護外長城和部分內長城而保障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服務的設施,所守護的長城段也就是這72城堡所轄和為其保障守護的長城段。近兩年我們隨團隊走的古城、堡已經過半,邊走長城邊走古堡,拓展了行走長城的寬度,也理解了長城文化的厚度。
——將軍會堡的“頹”
早晨我們從平魯賓館10點才出發,經平朔公路—X073公路先奔將軍會堡。尋覓的過程並不很輕鬆,有些千迴百轉,而當們終於走進將軍會堡時,一下子便被驚豔——多麼古樸滄桑而又華美嚴整的古堡啊!
我們剛剛在古堡西門外停好了車,就遇到了從堡子裡走出來的一位老人。問明我們的來由,便主動給我們講解起來,看樣子老人家是見過世面的,“經常有人來這裡看古堡”,哦,古堡是沉寂的,但有很多人還記得它。老人先指點著西門所對的河谷與對面平緩的山坡,說“這裡的地勢不利於防守,當年的蒙古人是很容易從山上衝過來的,所以在這裡建堡子是非常必要的。”老人給我們介紹的將軍會堡地理位置,給了我們最直觀的印象。
甕城門上的匾額寫的是“安攘門”
話說將軍會堡明屬大同鎮分守冀北道井坪路所轄。兵備駐朔州城,參將駐井坪城。現屬阻虎鄉所轄。位於平魯城西北40多公里處,西距長城5公里與內蒙相界——這應該是我們走口子上—滅胡堡段長城時經過的泉子溝段長城。
據《三雲籌俎考》載,將軍會堡於萬曆九年(1581年)始建,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石包。週一裡有奇。也許當初考慮到這裡是孤懸邊角的險要隘口,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必須得堅固工事,所以捨得血本修建了這座城堡並一再復修。這是一座罕見的石城,城牆用青石打製成的磚型構件砌築,城門洞並甕城也是這種磚石碹築,青石打製成磚型要比燒製磚的成本高出很多倍,用青石磚砌築的將軍會堡顯然堅固如鐵。將軍會堡是冷兵器時代的軍事防禦工事,可就在日軍使用熱兵器入侵將軍會堡時,仍然難以攻克。當年日軍第一次進攻將軍會堡,堡民們關閉堡門,日軍難以攻克,退走。可堡民心存恐懼,便把堡牆扒開幾個豁口紛紛逃出躲進山裡。當日軍再次進攻時,發現了豁口,才從豁口翻牆進入堡子。一看堡民們全逃跑了,只有一個懶的逃走的無賴牛雙清被日軍抓住了,日軍一摸他的手掌,竟沒有繭子,斷定他不是種地的農民,對他產生嫌疑,用石頭將他砸死了。在解放戰爭中,傅作義部隊強勢佔領了將軍會堡,其目的也是想利用這個堅固的堡壘阻擋解放軍的進攻。現存石砌堡牆尚存堡分,留下戰爭炮火的累累傷痕,見證了歷史戰爭的殘酷歲月。
這才是西城門
這是甕城裡的馬王廟遺址
從堡牆上俯瞰西門甕城
東堡牆、堡牆下的窯洞
我們發現的半截殘碑,可能是老爺廟的舊址
現如今,將軍會堡堡牆包石已完成被拆除,但幸運的是其西門儲存相當完好,甕城門上有雕花依然非常完美,美得讓人感動、讓人流連。將軍會堡門上的石匾沒有鐫刻 “ 將軍會 ”,而是鐫刻 “安攘門”。這個“安攘”的內涵是:對於稱臣歸順的蒙古人,要一邊施行安撫政策,搞好邊塞貿易,即推行的 “ 羈縻政策 ”,是為 “安”;一邊還要強化軍事防禦,隨時應對蒙古人滋生的變故和挑起的軍事動亂,是為 “攘”。明朝的邊疆官員,把進退有餘的戰略思維表達在了這塊石刻門匾上,其寓意深刻。
村中廢棄的窯洞
從石碹甕城門洞進入甕城,再穿越城門方可進入堡內,兩個城門洞仍然極具森嚴之感。但村子裡已然很是蕭條,與長城腳下的許多村子一樣,村子裡大多是留守的老人,“村子裡還有二十幾口人吧,我是村子裡最年輕的”,我們遇到的這位老人向我們介紹,他的年齡也有70了。
南邊的堡牆與古堡呼應的火路墩
堡牆雖然坍塌損毀,但仍算是高大
我們從村子中心道路穿過,從東堡牆上牆,牆體基本連貫。站在堡牆上我們發現這座古堡與長城、敵臺相呼應,共同形成防禦體系。老營堡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堡,稱為“三關之首”。古人把將軍會堡看成是一座位於兩鎮、三城、三邊交會緊要地帶上,像 “ 將軍 ” 一樣威武堅強的軍事堡壘。兩鎮即指將軍會堡坐落於“山西鎮”和“大同鎮” 兩個軍事防區的接界點上,又在內、外長城的交會點上;三城三邊:北面平虜城、東面井坪城和南面老營城的三城防區在這裡交匯,所謂“三城衝邊之地”。
還是村中廢棄的窯洞
拍了一張堡子的全景
堡牆隔斷處
“堡子裡原來有20多座廟,後來都被燒了、被拆了”,我們走完堡牆再回到西門時,剛剛進村的那位老人還在,又加入了一位老人,我們在東牆下遇到了一座殘碑,向他們問及村子裡廟宇遺存情況時,他們說。二十多座廟?我們有些懷疑,但後來當我們在助馬堡瞭解到當年堡子裡曾有32座廟時,才打消了懷疑。現在的將軍會堡西門甕城裡就留存一座馬王廟;甕城頂是城隍廟舊址;堡門外有龍王廟和文昌閣遺址尚存,龍王廟存較大石碑一塊,文昌閣遺小碑一塊。兩碑碑頭均陰刻“碑記”,大碑是同治四年重修龍王廟的紀錄,小碑是乾隆戊子年重修文昌閣的紀錄;我們遇到的殘碑處,高度懷疑曾經是老爺廟的遺址。廟宇是老百姓的精神寄託,對了,還有古戲臺,村子雖然殘破,但是戲臺猶存,戲臺曾經是老百姓生活娛樂惟一載體。
這是堡子的北牆,牆體儲存較好從北牆看村子的全貌
村子中心的古戲臺
我們返回到西門處,遇到一位老人趕著羊群出城門,忽然覺得此情此景似乎從前的場景再現,這是延續了三、二百年了吧?
再看看這儲存很好的西堡門吧
穹頂起碹的磚石作工精細,仍然很堅固。
我們到將軍會時,正趕上村子進行廁所改造,即由旱廁改為水廁,但進行改造工程的卻是河北來的隊伍,據說這一帶的村子已沒有能夠進行如此工程的人了,由此看來,新農村建設並沒有遺忘這個村子。
古堡外的龍王廟與文昌閣舊址,龍王廟與文昌閣的兩塊碑。
《尋夢環遊記》中說“一個人只有被所有人忘記才是真正的死亡”,老邁而滄桑的將軍會堡並沒有被人忘記,它與長城一樣永遠佇立於歷史的時空,那麼,這個“頹”姑且用著吧!
——老營堡的“隆”
我們在將軍會堡留連得太久一些,到老營堡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正在尋覓間,突然一道雄偉高大的牆體搶入我們的眼簾,定眼一看,“老營鎮”三個大字那麼鮮明地印在牆體上,老營堡到了!我們這是從平魯走到了偏關縣境內了。但這齊整的堡牆明顯是新修的,便覺得心裡一涼,這哪還有古堡的樣子嘛。
再前行,發現了老營堡的東門及甕城,也明顯是新修的,同樣是少了古樸與滄桑。從東門甕城進入城中,發現甕城外門額石匾陰刻楷書“老營城”,但石匾與字跡都是新的,據說原有的門額石匾已風化字不可辨。登上城牆,我們驚喜地發現老營堡雖然新造了城門與牆體,只不過算是區域性整容,古堡昔日的輪廓樣貌猶存,它滄桑、堅韌、隱忍……
我們還是看看老營堡的歷史吧!老營堡位於偏關城東40公里,地處關河河谷,是明長城山西鎮的重要關堡,建築規模為偏關縣境僅次於偏關縣城的第二大城堡。據《讀史方輿紀要》載,"正統末置,弘治十五年(1502)、萬曆六年 (1578)增修,週四裡有奇。"城堡依山而建,有東、西,南3座城門,被四周的山圍成"凹"字形。城北山頂上是古長城,長城外便是今日的內蒙古清水河縣。城的西頭通往偏關縣城,距離約有80多里,東頭通往平魯、朔州。從戰略位置來看,老營堡北控平魯,西銜偏關,東接寧武,軍事地位十分重要。老營堡初置參將,後設遊擊,立守禦千戶所,總兵管轄官兵3000多人。
現如今,曾經磚砌的堡城城磚多已拆走,只存夯土,但古堡的四面邊牆輪廓分明,其東、南、北三面邊牆儲存較好,西邊牆體因修築公路被切斷夷平了大部,但其殘存部分仍然高大崔嵬,我們可以想象它曾經的宏偉。
城牆上的殘碑
我們走了東、南、北三面大半牆體,找到了西邊的城門,據記載西門甕城內門額石匾陰刻楷書“晉北鎖鑰”四字,外門額石匾陰刻楷書“威望關河”四字,兩匾皆署“萬曆八年”,只是我們並未見到這些字跡,城門也只剩下石基,城門上面都是夯土牆體,但這夯土牆體依然很堅固,甕城猶存。
老營堡的西牆,被公路截斷
“老營堡不是有東、西,南三門嗎,南門呢?我們不是從南城走過嗎?”“再到村子裡面去找吧,再看看村子裡還有什麼遺存。”雖然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但我們還是從西門折返到村子裡,城內都是東西向的大街,村子裡還有一所像模像樣的中學,外觀看條件還不錯,現在村子裡最好的房子是學校,這話真不假。有學校,說明這裡的人氣還是比較旺盛的。
我們找到了城南門,原來這城門不在南牆的正中,而是偏東一些,我們便忽略過了。這南門甕城內門額石匾陰刻楷書“南控雁寧”四字,署“萬曆八年”;外門額石匾陰刻楷書“保障”二宇,署“隆慶五年”,但現在依然是一無所見,其現狀與西門相同,只是甕城已殘缺,且有農戶居住。
我們在村子裡還發現一座樓閣,四面有門洞,都可以走人走車,四面也都有匾額,不知道作用是什麼,後請教村中的居民,他們說這叫“四神崗”,原來上面的樓閣是玉皇閣,後來被拆掉了。“四神崗是四位神仙站崗嗎?”我們還是有些不明白。“不是,就是四神。”“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四方皆有神靈,神無處不在呢?”村民頷然,怡然這理解能力也是棒棒噠。村中還有一座新修的廟宇,忘了是什麼廟。
穿過村子奔東門,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村民們大都吃完了晚飯,坐在街上敘家常了,據說原來街道兩旁有不少商店,日用百貨、小吃、肉鋪、蔬菜、水果樣樣俱全,隨著近幾年外出打工者較多,平日裡多數為老人婦女,而在城內,居民住的瓦房和新砌依然石窯和諧相處。
不管怎麼說,老營堡比我們剛剛走過的將軍會堡人氣盛很多,姑且貫之以“隆”吧。這裡的“頹”與“隆”,是濫用了《出師表》中的“……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後先漢所以傾頹也”,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