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傑
四川南充南部縣城東25公里外,禹跡山中,藏著一處秘境:禹跡山大佛。秋雨嵐霧,封面新聞記者探訪了這處摩崖造像。
高18米,有雙下巴,呈微笑狀
秋日微雨,從四川南充南部縣城出發,沿國道25公里外的碑院鎮境內,就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禹跡山旅遊景區。這裡,坐落著一處秘境——禹跡山大佛。
沿絕壁石道拾級而上,大佛寺便展現在眼前。大佛寺為五層重簷斗拱建築,色彩斑斕,鮮豔奪目。站在大佛廟閣前,透過廟宇,大佛身影清晰可見。周圍,是禹跡山的蔥蘢林木,秋雨帶來的嵐霧繚繞。
四川南充南部縣禹跡山摩崖造像
“這是一尊立像,為釋迦牟尼佛,佛像後面至今還有山泉水流下來。”沿著禹跡山的石梯而上,禹跡山旅遊景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安保主任張徵亮介紹,大佛坐北朝南,倚巖而立,通高約18米。
大佛面南偏西,螺發,面部略方,雙目微啟,鼻樑寬厚,唇部輪廓明顯,有雙下巴,嘴角微微上翹,呈微笑狀。袒上身,露出胸線,下身著裙,腰間繫蝴蝶結,外披雙領下垂式袈裟,右側裙裾搭覆於左肩,紋飾刻工精細,造形嚴謹。左手平舉與胸齊,掌心向上,右手微舉,掌心向左,施說法印狀。造像僅上身與巖壁相連。
四川南充南部縣禹跡山摩崖造像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早記載見於南宋
“禹跡山摩崖造像現在是我們南部縣的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部文保所工作人員趙敏介紹,大佛頭部與下肢皆整體圓雕,僅腰背與山石相連,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石刻圓雕立佛,也是摩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其儀態、神韻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稱上乘,與樂山坐佛和大足臥佛並稱為巴蜀三大佛,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文物價值。
四川南充南部縣禹跡山摩崖造像
2010年,南部縣啟動禹跡山大佛災後本體加固防風化保護專案工程,完成了佛像全身清理、漆彩褪洗、佛身封護加固和防風化處理的工作。2013年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敏介紹,目前,最早關於禹跡山摩崖造像的記載見於南宋紹興年間,閬中人何汝賢撰《禹跡山院記》:“吾鄉江山名天下,載在圖經者,若錦屏大象,而禹跡居其首焉。”
造像刻鑿的確切年代無題刻記載,造像年代無法確定。禹跡山摩崖造像雕鑿線條簡潔流暢,刻工精細,頗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的形意,佛像造型藝術和雕刻風格與唐代時刻神韻高度契合,盡顯唐代石刻之神韻。
大禹治水曾駐足 還有石窟和山寨古堡防禦工事
72歲馮述昌,已經在這裡工作40多年。作為禹跡山大佛守護人之一,他講述了自小就聽祖輩、父輩講述的故事。
“我們小時候把這裡稱為碑院大佛。禹跡山上有兩處碩大的腳印,相傳是大禹治水駐足留下的足跡。”在當地人流傳的故事中,禹跡山相傳為大禹治水曾駐足之地。《蜀中廣記》卷二十四《名勝記》載:“縣東南與蓬州相接三十里為禹跡,禹治水所經也。”
蔥蘢林木間的禹跡山摩崖造像
馮述昌介紹,順著大佛右側行30米,峭壁上有一人工開鑿的石窟,這就是禹跡山石窟。相傳石窟開鑿於清嘉慶年間,是農民起義軍為抵禦圍剿而鑿,石窟有大小不等的石室40多間。石室之間由一條通道相連,上有''天眼''直通禹跡山頂,下有''地洞''可達禹跡山麓安溪河源頭。
除了大禹治水勝地賦予的獨特人文,這裡還有“五門合圍”的古堡防禦工事遺址。禹跡山摩崖造像所依託禹跡山後現存禹跡山山寨,山寨依山勢地形構築而成,由5道寨門和寨牆、石窟組成,分佈面積約2.5平方公里。四周絕壁陡峭,以古堡密道和東南西北中五道寨門構築的完整古堡防禦體系,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觀,所有寨門均依託整體山岩鑿成,其修造方式在蜀中傳統山寨中獨具特色。
四川南充南部縣禹跡山山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