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黃河以北地區萬木凋零,秋冬交替。然而,廣西卻是一片鬱鬱蔥蔥、草木旺盛、彩蝶飛舞的景象。
在大山深處的壯族鄉村,一直傳承著霜降祈盼五穀豐登的民風。從明朝開始,隆重的酬謝自然儀式漸漸形成了一個壯族霜降節,成為壯族典型的民俗活動,其節日影響範圍遠及雲南和越南。作為稻作文明的活態體現,它蘊含著壯族的文化基因和歷史記憶,其中尤以在四面環山的天等、大新、德保、靖西、那坡等縣最為典型,每年一屆,至今多達三百屆,勝似春節。
眾多身強力壯的男性村民,舞弄著巨龍拾階向山頂飛奔,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大多居住在壯美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區。我在田東高鐵站下車後,沿243國道曲折輾轉南行約兩個小時,到達霜降節目的地天等縣向都鎮。一路穿越於崇山之間,只為趕赴一場大山深處壯鄉人的霜降盛宴。
壯族人民的霜降節,已收完最後一波稻穀,在霜降當日開始的9天內舉行,參加民眾數以萬計,內容豐富多彩,節日規模盛大。會有山歌、跳舞、製作美味、民俗展覽、集市交易、走親訪友等慶祝方式。家家制作很多美味的食物,釀造醇香的美酒來犒勞自己。
“霜降歌聲起,壯鄉親朋聚”。行至鎮子中心的老街看到,縱橫街路鄉親和遊人密集,轂擊肩摩,每條街道都被堵得幾乎水洩不通。一些年長的老人更是穿上傳統的壯族服飾三三兩兩地走上街頭,大多是從周邊各鄉鎮、各縣城驅車來參加霜降節,其中不乏從南寧等地趕來的。對外出打工返鄉的村民來說,這是個輕易不會放過的團聚機會。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潮,聽山歌聲聲、榔聲陣陣,感受著處處洋溢的節日氣息。
手工製作的民族工藝品,精美實用,價格低廉。
據天等縣委宣傳部農筱桐介紹,壯族霜降節歷時9天,慶祝活動分“頭降”、“中降”和“尾降”,影響遠播海內外。(文圖均為王遠昌原創,願意聆聽指教,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