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憂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幾年前,河南省實驗中學老師顧少強憑藉一封辭職信火爆網路,在那之後,不乏網友跟風辭職,只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比起日復一日的工作,未知的遠方實在太有吸引力了,但我覺得,現在交通這麼便利,倒也沒必要非得辭職去旅行,提前做好旅遊攻略、充分利用各種假期,完全可以既“看了世界”,又“保了飯碗”。
畢竟,裸辭一時爽,求職火葬場......
那麼,大家外出旅遊都要選擇什麼樣的出行方式呢?飛機?自駕?高鐵?還是火車?
如果時間有限,那當然首選飛機;但如果時間不那麼趕的話,我還是更喜歡坐火車,因為火車旅行不僅僅是到達目的地那麼簡單,在火車上,可以隨意欣賞沿途的風景,還可以靜靜地閱讀一本書、且不會被人打擾。
可以說,火車旅行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就像薩拉·巴克斯特在《丈量世界》一書中寫的那樣:“火車旅行保留了浪漫主義的情懷,這種情懷在現代生活已不多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啟一段美妙的火車旅行”“火車旅行,就是讓我們在熙熙攘攘、色彩斑斕的街頭穿梭,去遇見形形色色的人”。
是不是很浪漫?很美好?很憧憬?
可惜眼下疫情時不時就會爆發,旅行一事還得暫時擱淺,渴望詩和遠方的你、不妨先跟我走進這本《丈量世界:500條經典鐵路路線中的世界史》(下面簡稱《丈量世界》),一起觀賞一下這部時間旅行大電影吧。
本書一共提供了500條令人驚歎的鐵路旅遊線路,還貼心地配上了精美的插圖,看完這本書,完全可以繪製出自己橫貫大陸的行程。所以,無論你是旅遊愛好者、鐵路迷,還是歷史愛好者,都切不可錯過!
全書共分為6個章節,作者薩拉·巴克斯特以時間順序和火車旅行的形式講述故事,書中的情節就像火車旅行的方方面面,有出乎意料的轉彎、躍進,也有蒸汽時代的訴說或史詩式的宏觀敘述,還有那些瀕臨消失的或是已被遺忘的故事。
薩拉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戶外活動發燒友,在成為作家前,她登上過乞力馬扎羅山,與虎鯨一起浮潛過,還曾在雙翼飛機的翅膀上行走過......
最終,她穿越了亞洲部分國家、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這段經歷促使她開始了寫作生涯,陸續為各大出版公司旅行板塊供稿,像《衛報》、《獨立報》,還有《鄉間漫步》等,對了,還有這本知識量滿滿的《丈量世界》。
一、乘上火車,去探尋人類最初的足跡
對現代人而言,火車這種交通方式實在太稀疏平常了,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是什麼時候建成的?最初的火車跟我們現代的火車有什麼不同?這些火車又各自承載著怎樣的使命呢?
其實,火車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人類的歷史?
鐵路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塑造了國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為戰爭提供了便利,有的時候,它甚至還成了種族屠殺的幫兇......當然,它也讓世界變得更小,讓距離不再是問題,讓我們可以探索到更遠的地方。
另外,火車還有點像時間機器,它好像具有某種超能力,輕而易舉就能將我們帶回過去,帶往更遙遠的時空,讓我們穿越時間和空間,走進歷史,去探尋人類最初的足跡。
提起青藏鐵路,很多人大概都有所耳聞,知道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鐵路的最高點,比世界上任何一條鐵路都要高,但關於它的歷史,又有多少人知道?
青藏鐵路全長1956千米,路段有一大部分經過廣袤、高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經過幾千萬年的板塊運動,才造就了海拔如此之高的青藏高原,所以它的地殼厚度是普通地殼厚度的兩倍。
而且這裡氣候變化無常,晝夜溫差極大,同一天內,既能看到夏天的沙暴,又能遭遇冬天的冰雹,不僅如此,青藏高原上的永凍層還特別脆弱,氣溫波動不宜過大。這樣的氣候環境,對鐵路的建設實在太具挑戰性。
為了完成挑戰,工程師們先在軌道底層的混凝土支柱上建造了高架軌道,又安裝了地下管道供應氮來保持永凍層的凍結。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終於,2006年,穿越青藏高原的青藏鐵路通車了。
這無疑是火車進化史上的巨大成功,但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里程碑。
二、那些被戰爭摧毀的,鐵路都記得
人類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每一場戰爭,都必然死傷無數,摧毀的建築更是數不勝數,但總有人輕易將歷史遺忘,全然不顧戰爭背後的屈辱、惋惜。而這一切,鐵路都記得。
2000多年前,從阿拉伯半島到黎凡特急需建造一條運輸通道,因為這裡是香料的必經之路,從葉門和阿曼的乳香和沒藥都要途徑這裡,再運到地中海。除了運送香料,穆斯林朝聖者也急需縮短去往聖城麥加的時間。
在這裡修建鐵路也不容易,崎嶇的懸崖,軟塌的沙地、炎熱的天氣,還有當地部落的敵意,這些因素無一不是建設鐵路過程中的巨大阻礙。
最令人無語的是,原先規劃的火車車廂是木質的,結果......木質火車車廂陸續被當地人偷走了,偷去做什麼?當作柴火給燒了!你說是不是讓人哭笑不得?
沒辦法,最後這木質車廂只好改成了鐵質車廂,到1908年,這條取名漢志鐵路的路線終於開通了,不過當時這條線路只修到了麥地那,後來一直計劃延長線路,卻被“一戰”給耽誤了,後來更是被摧毀了個徹底。
這段鐵路從首次執行到廢棄,前後不過十年光景,想來也是唏噓。如今,殘餘的鐵軌在沙漠中依舊隱約可見,可麥地那的老終點站卻早已被改建成了漢志鐵路博物館,比物是人非更遺憾的,大概就是這種面目全非吧。
無論如何,這條歷史悠久的鐵路都真的難以恢復了,但願總有人記得它,記得這條沿古代商貿線路而建的命運多舛的鐵路,一如它銘記那段被摧毀的歷史一般。
三、“地下鐵路”:不是鐵路,勝似鐵路
以“鐵路”命名就一定都是真正的鐵路嗎?並不一定,書中講到的“地下鐵路”就不是條真正的鐵路,而之所以用“地下鐵路”來命名,是因為這條路曾經是美國奴隸逃跑的秘道,用“鐵路”命名太合適不過。
19世紀,美國北部各州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加拿大也是,於是,美國南部各州的奴隸便想盡辦法逃往北部各州以及加拿大,“地下鐵路”為他們的出逃提供了便利。
1830年到1865年,“地下鐵路”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效模擬正的鐵路運營方式,“地下鐵路”也有許多“軌道線”,沿途同樣設定了“車站”,用來幫出逃的奴隸藏身,這些奴隸就是“貨物”,全部交由“列車長”引領,“代理人”協助,直到抵達“鐵路終點站”,意味著終於獲得自由。
在這些逃亡者中,有一個人必須擁有姓名,她就是哈莉特·塔布曼。
1849年,塔布曼和其他逃亡者一樣,在夜裡摸索前行。不一樣的是,別人都是逃出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但塔布曼沒有,相反,她為了幫助其他人逃離,多次冒著再次喪失自由的危險,伸出援手,拯救了許許多多的同胞於水深火熱。
在馬里蘭州,為了運出去更多“貨物”,塔布曼的地下鐵路小徑連線著無數個地點,其中就包括巴克敦村商店,據傳,塔布曼曾在這裡被人毆打,並落下了終身病痛,犧牲之大,讓人淚目,更讓人敬佩。
塔布曼曾自豪地說:“我開的車從未脫軌,也從未丟失過一名乘客。”的確,塔布曼的“地下鐵路”不是鐵路,卻又勝似鐵路,它運輸了太多“乘客”,誰敢說它不是一條真正的鐵路?
誠如薩拉所說,坐飛機很快,無奈風景有限;開車很方便,但要專注駕駛;徒步和騎行也不錯,但體力和時間卻是個問題.....
唯有火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不費力氣、就能近距離觀景、丈量世界的出行方式。同時,火車還是一扇窗戶,一扇一直敞開的窗戶,讓我們觀看現在,也帶我們回到從前。或許,這正是薩拉書寫《丈量世界》的初衷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