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雷少林
建始縣龍坪鄉的申酉坪,是原申酉公社、申酉鄉的政府所在地。它因當地有個狹長的申酉坪盆地而得名。
申酉坪屬高寒的龍坪鄉(平均海拔約1500米)的低山地區,平均海拔不足900米。它地處209和318兩條國道之間,分別相距不足10公里。南與恩施地心谷景區相連,離高坪火車站、高坪高速出口不到10公里。西與10萬畝中國南方最大的日本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景區相鄰,相距不足15公里。湖北店子坪紅色教育基地就在-長嶺崗與申酉坪之間,相距僅5公路。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關於申酉坪地名的來歷,眾說紛雲,但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說:由深鬥坪之名而改成。
隨著人口的增長,明朝中期,勤勞的當地人見莊稼地絕大多數都是巖殼田(田中間到處都是冒出土的移不走的大石頭),於是將雜草叢生、喜歡被水淹的狹長谷地開墾成糧田。可能是當地人艱苦奮鬥、敢於改變人居環境的精神和勇氣感動了“上帝”,當地連續6年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就是新開墾的200多畝峽谷地也成了“十萬坪(年產包穀可達10萬斤以上)”。從那以後,當地人稱糧用的鬥也變深變大了。從此,“十萬坪”就變成了“深鬥坪”。隨著時間在推移,“深鬥坪”便被人們叫成了申酉坪。
二說:因清朝末年, 申 酉年的洪災而取名。
解放前的甲申乙酉年,當地多次下暴雨,山洪大發,峽谷盆地幾次都變成了一片汪洋。那兩年,申酉這地方受災嚴重。為了警示後人不忘這兩年的洪災,當地人便把喜歡被洪水淹沒的峽谷盆地稱作申酉坪。
三說:由深幽坪之名演變而成。
筆者認為:申酉坪之名是由深幽坪演變而成,是幽谷深墜之意。也有寫作深油坪的,如清同治五年版《建始縣誌》關於野三河有這樣一段話:“野三河,在縣東一百零五里。源出深油坪,會毛茸河,至九龍潭入清江。”深油坪即今天的龍坪鄉申酉坪。
申酉坪是一個狹長的峽谷盆地。四周都是高聳的大山,且山高坡陡。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南邊是大樹灣村的最高峰----猴兒山,該山海拔1500多米。猴兒山不是因山型像猴,而是該山經常有猴子出沒,因此而得名。
西邊是山羊頭村(該村有座石頭山的山型生長得像山羊頭一樣,所以取名叫山羊頭村)的後山----後灣村境內的石關門,該山海拔達1800多米。上山頂有條人行道,道路要經過一個天生的石頭關卡,這個關口就像一道門一樣,所以這座山被稱為石關門。
北邊是與小埡村相鄰的海拔有1400米的陽山坡,該山陽光充足。聽當地老人講,陽山坡坡頂原來喜歡發生火災。在許多老人的記憶中都發生過三次。
東邊與巴東縣大支坪隔河相望,中間這條河叫冷水河,但河與盆地之間隔了一座薄薄的海拔1300米的大山。該山頂有兩個大埡,稱為蠻子埡。
為何稱為蠻子埡?
有人說:當地人是蠻子腔,所以稱蠻子埡。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有人說:解放前,周邊住著一幫神出鬼沒的人,很野蠻,蠻橫不講理。從宜昌過石門河(有“施南第一佳要”之稱)經盆地東邊廟坪繞行到四川的茶鹽古道上經常出現搶竊、殺人事件,人們便稱這坐大山叫蠻子埡。
也有人說:很早很早以前,當地一戶大地主在四川請一有名的陰陽先生趕地趕到該處,認為幽深的峽谷前是個大岔口很不好,於是就在冷水河搬了一塊像手掌的大石頭放在了河邊峽谷的岔口處。聽說申酉坪下方相鄰的岔口子村就是因這個大岔口而取的名。沒過多久,那塊大石頭便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今天的蠻子埡。原來的大峽谷也就變成了一個狹長的盆地。峽谷下方的下方河,也不見了,只是下方河這個地名至今沒變。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當地人認為,這坐大山生的不是地方,擋住了申酉坪河水外流。四周匯聚的河水僅靠幾個天坑消水。天坑一消不贏,申酉坪便被淹了。因此,人們就稱這座大山叫蠻子埡。言下之意,就是說它像蠻橫不講理的人一樣,不該出現的地方它出現了,給當地人找了不少麻煩。
為解決排洪問題,有人曾想採用“愚公移山”的辦法,在蠻子埡大山腳下打一個隧洞。經專家測算,須耗資3000萬元,所以還沒被納入當地規劃。
盆地西北段有一處,兩邊的山不僅高,而且壁陡(意思是像牆壁一樣地陡),並且捱得很近,相距不足200米,遠看就是一條縫隙。因此,當地人又稱盆地此處為馬夾溝。意思是馬從那裡透過都很困難,會夾身。
馬夾溝西邊的山腳是個筐巖殼,即下部為凹形、上部凸出來像倒型的籮筐一樣的山。原有一股水桶粗的山泉從筐巖殼頭頂的山洞直洩而下,形成白色的飛瀑。人從下邊走,真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盆地中間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但現在泉水變小了,飛瀑不見了,日晴三天河裡便斷流了。有人說,泉水變小是受了10年前汶川大地震的影響。可能也是吧。
筐巖殼下可容納千人遮風避雨乘涼。又因為此處山泉的水質非常好,它是盆地周邊居民的主要水源點,所以公社時期,申酉供銷社的釀酒廠就設於此。
【來源:建始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