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第三省之爭,已經毫無懸念了!
10月25日,山東省、浙江省同日釋出前三季度經濟社會執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為6043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9%;浙江省生產總值52853億元,同比增長10.6%。
相較於去年同期,山東GDP增量達到8253.19億元,名義增速達到15.81%(這一增速在四強省份中也是最快的);浙江增量為7027億元,名義增速為15.33%。
由此,山東領先浙江的優勢由上年的6360億元,擴大到7586億元,擴大了1226億元,第三大經濟省份的地位愈發牢固。
按照當前的發展態勢,浙江想要在短期內追趕山東,幾乎沒有可能。畢竟,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山東已經在這個位子上“穩坐”了27年之久。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些年,有著“大象經濟”之稱的山東,面臨著產業層次不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降低等“成長的煩惱”。痛定思痛的山東,毅然決然走上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之路,誓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這條路註定不可能是坦途,淘汰落後產能、“騰籠”,好比刮骨療毒,必然承受經濟增速下滑的陣痛,當然,這也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近四年來,新舊動能轉換從初見成效向突破邁進,不僅深刻影響著山東經濟結構,也開始助力山東經濟質量的提升。
“無論是從經濟發展指標、經濟結構指標看,還是從經濟質量指標、經濟活力指標看,山東經濟都呈現出新的變化。”在10月25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如是說。
事實證明,山東的路子走對了,走實了。
01 四年就做一件事
一個地區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與機遇相會相知、緊緊牽手的過程。
山東能夠牢牢佔據全國經濟第三大省的位子,就是因為在一些重要歷史時期、關鍵節點抓住了機遇。當然,在近些年,山東也錯失了一些機遇,比如錯過了資訊化和消費網際網路等發展浪潮。
其結果就是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拉低了山東的區域競爭優勢,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尷尬境地。
“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發展形勢逼人,競爭態勢逼人,全省上下憋足一口氣、鉚足一股勁、希望山東重塑輝煌的呼聲逼人。”
很多人都記得三年多前那個略顯“悲壯”的出征——2018年伊始,國務院以“國函1號文”簽發山東區域經濟發展新戰略,正式批覆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
“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是山東發展迎來的重大的歷史機遇。如果山東的發展方式濤聲依舊,就永遠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巨輪。”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是唯一出路,爬過這座山、邁過這道坎,就是一片坦途。任何等待觀望,畏首畏尾,被動應付,行動緩慢,都是不負責任的,將走進死衚衕!”
由此,山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邁上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之旅。近四年來,無論路途如何艱險,山東沒有猶豫,沒有回頭,一走就是四年。
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其間,山東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不懈努力,但如果概括起來,核心就是一件事:打破路徑依賴,轉變發展方式。
這幾年,山東甩掉了大量低端產能的“罈罈罐罐”,努力讓優質資源向高階產業和專案集中,邁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大步子。
山東的目標是“力爭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逐步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眼下的山東,正處在“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時期。
02 突破邁進,全盤皆活
今天的山東正在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前三季度,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突破,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市場活力不斷迸發,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來看幾個關鍵指標——
先看經濟發展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9%,兩年平均增長5.8%,分別高於全國0.1、0.6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兩年平均增長7.2%,高於前四年平均2.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5.6%,高於前四年平均2.5個百分點;進出口同比增長36.8%,兩年平均增長19.1%,高於前四年平均11.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6.7%,高於前四年平均1.2個百分點。
再來看經濟結構指標。山東持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最佳化產業結構、改善需求結構,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開始顯現。比如,產業結構高階邁進。高階產業強勢引領,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7%,傳統行業升級加快,高階裝備、高階化工同比分別增長17.1%和15.4%。
再看經濟質量指標。比如,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4.1%,較上半年提高3.5個百分點。又比如,企業效益加速改善。前8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58.9%,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增長52.3%,分別高於全國9.4和16.6個百分點。
最後看經濟活力指標。比如,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前三季度新納入“四上”企業5746家,同比增長81.5%,兩年平均增長26.0%,高於前四年平均9.2個百分點。
資料表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已經全面成勢,經濟已經呈現出全盤皆活的發展態勢。
03 不歇腳,不回頭,不全勝,不收兵
“路徑依賴”不是一天養成的,打破依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四年一路走來,山東採取的措施是一以貫之的,取得的成效是立竿見影的,但還絕沒到歇腳、收兵的時候。在一些領域,山東還需要再加把勁。
比如工業。在可見的範圍內,工業仍將是山東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這些年來,工業在山東經濟盤子中所佔比重不斷降低。2020年山東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23111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1.6%,明顯偏低。
這其中,有淘汰落後產能的主觀原因,也有競爭力不足引發的擠出效應。
從今年來的發展走勢看,山東工業增速呈現回落,尤其是進入三季度7、8、9三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9%、3.4%和3.2%,和二季度近10%的平均增速存在較大落差。
從前三季度累計看,山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1.6%,低於全國11.8%的平均增速;與浙江16.6%的增速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導致的成本上漲、“缺芯少核”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壓力、部分高耗能行業限產能壓產量主動做“減法”、七八月份的疫情汛情疊加衝擊,以及持續抬升的基數影響。此外,還有9月中旬出現的全國性電力供應緊張問題,都對三季度工業執行造成較大影響。
當然,這些原因基本是全國各省面臨的“共性”原因。逆境之下,誰能扛住,誰能突圍,關鍵還是看實力,看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儘管轉了四年,但就目前而言,山東工業的整體實力還不夠強,尤其是與廣東、江蘇等工業強省相比,差距還不小,還需要持續發力。
此外,財政收入結構有待最佳化。近年來,山東稅收佔比穩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4.1%,明顯低於全國84%的平均水平。
通常,地方財政收入內稅收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城市財政收入質量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佔比越高,代表地方經濟和企業的活力越強。山東稅收收入佔比偏低,反映出山東企業的活力還有待增強。
當前,當前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這對於正在“爬坡過坎”的山東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和挑戰。
越是困難越向前。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相信,只要沿著新舊動能轉換這條路子堅持不懈走下去,山東未來可期。
(作者 觀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