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離開我們已經5個多月了,可是他的音容相貌仍然在我們農村人心中記憶猶新!袁院士作為一個農業專家,自始自終都深入在農村一線、想的是農村人的疾苦、做的是農業方面的事情,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改善農村人的生活上,所以對於如此接地氣的農業專家,自然就能永遠活在我們農村人的心中、讓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銘記他、感恩他!
袁院士一直從事的都是雜交水稻種的研究,並把水稻單產提升到了一個幾乎是極限的水平,有力地幫助農民朋友實現了溫飽。袁院士的發明是偉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既有的發明,只是因為長期的辛勞而導致了積勞成疾,於今年5月永遠離開了我們。袁院士走了,但他留下了一個遺願,就是希望能把水稻的單產提高到每畝1300公斤,如今,他的這個遺願終於實現了!
近日,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報道,說的是在“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裡種植的水稻,經過比較權威的7人專家組的驗收評估,畝產達到了1326.77公斤。專家們在驗收時,隨機抽取了3塊面積均在1畝左右的水稻地塊,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然後實打實測,測定的資料都是在1326.77公斤左右,這就意味著我國的水稻單產再次創造了世界紀錄、也意味著袁院士的遺願終於實現了!
我們把時間返回到2012年初,當時袁院士與河北矽谷農科院進行合作,並於2014年由河北矽谷農科院流轉了102畝土地,開始進行水稻高產合作專案的試驗栽種,並相繼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如2016年取得了畝產1082公斤的好成績;2017年和2018年又把畝產分別提升到了1149.02公斤和1203.36公斤,都是居於世界水稻單產的前列。
去年底,袁院士又把水稻的畝產目標提高到1300公斤的新高度,還安排自己的學生帶著水稻組合新品種到河北矽谷農科院示範基地,進行幫助、指導。
而河北矽谷農科院對於這項新的攻關任務也沒有絲毫的懈怠,在今年3月份開始就進入到緊鑼密鼓地落實攻關中,到了5月18日,示範田完成了水稻的壯苗帶孽插秧工作,可是沒過幾天,就傳來了袁院士逝世的噩耗。化悲痛為力量,矽谷農科院的攻關努力終於沒有白費,在前不久的驗收工作上,7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透過科學、認真、務實的驗收評測手段,確定了今年的水稻單產達到了1326.77公斤,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袁老雖然走了,但他把研究成果留給了我們,河北矽谷農科院的同志們也沒有滿足於當前的成果,他們決心還要進一步的研究攻關,要把水稻的光合效率再努力提高30%以上,全面實現袁院士生前的夢想,讓水稻單產進一步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