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正是石屏縣大橋鄉萬畝火龍果成熟上市的季節,一顆顆紅彤彤的果實像紅寶石掛在碧綠的枝條上,煞是愛人。走進農夫水果種植園,園主李成正組織工人採摘、搬運、分揀、裝筐,看著枝頭一個個又紅又大的火龍果,他樂滋滋地告訴記者:“整個果園130畝試種了金都、紅寶龍、燕窩果等新品種,全部採用排式密植型種植新技術,果子產量、產值都比原來大幅提高,增產又增收,日子更紅火”。
農戶在採收火龍果
自2004年從海南引進紅心火龍果試種成功以來,大橋鄉的歷屆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火龍果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進行培植。全鄉先後引進10餘家合作社和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種植戶”的產供銷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發展社員3000餘戶,快速推動火龍果規模化發展。
2019年以來,大橋鄉針對傳統火龍果品種老化,產量產值低的短板,積極引導廣大種植戶開展“品種改良”,同時,採取排式密植型種植和LED燈照明夜間催花補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火龍果產業駛上發展的快車道。如今,全鄉新品種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年產值可達3億元,戶均實現增收2萬元。
農戶在採收火龍果
火龍果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僅成為全鄉最美的風景,也加快了當地鄉村振興的腳步,大橋鄉黨委書記蘇鵬說:“未來,我們將在提升農業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力爭2年內完成品種轉型升級,建設集種植收購、電商銷售、深加工為一體的大橋鄉萬畝紅心火龍果產業園,實現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齊頭並進。”
雲南網記者李樹芬通訊員孔賓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