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有人是將老郭和姜大師拉出來用鍵盤口水較量一番,架在火上烤一遍,能冒出油來最好,冒不出油,最起碼能蹭一波流量,於是可就苦了這老二位了。
這老二位就沒有誰逃出過箭靶子的悲慘命運,這都是三俗之爭給鬧的。
不由得讓我想起那句:吃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
不過也讓我學到了一點,就是如何用二位明星來蹭一波流量,獲一波粉絲,既然學到了,咱也學以致用,蹭一波試試。
其實最早的高雅與低俗的爭端,並不是老郭和姜大師,而是老郭和周先生,是咖啡與大蒜之爭,一方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雅,就將自己那一套比作咖啡的藝術,將老郭那一套稱之為大蒜的藝術,很明顯,一方認為自己的咖啡是高雅的,精英的,是有檔次的藝術,而另一方則是low到爆,下里巴人的的藝術,聽者層次境界和咖啡的藝術沒法比,但老郭作為反方辯友,很不客氣的指出了,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本以為這場高雅與低俗的爭辯會持續很久,不料隨著一方的涼涼戛然而止,而它,也只是拉開了第二場曠日持久的老郭與姜大師的高雅與低俗之爭的序幕,直至今天,這場爭論還沒有偃旗息鼓的跡象。
作為吃瓜群眾來說,這樣的爭端自然是好事,因為繼續可以有流量蹭,有粉絲可獲,有剩飯可吃,但實在看膩味的我,真的覺得這種爭論可以歇歇了。
姜大師也說過:關於三俗問題,是有人截取了他講話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部分進行重新組合,拼接而成。姑且不去管他所說的是真是假,單就那些喜歡捕風捉影,偏愛小道兒訊息的小報記者,八卦先鋒而言,真有可能幹得出這樣的事兒。
姑且也不去討論他,老郭捱罵了這麼多年,姜大師也捱罵了這麼多年,也該讓二位歇歇啦,這場三俗之爭,截止到今天,無論是愛之深的粉絲,還是責之切的黑粉,誰都沒有勝利,甚至連勝利的曙光也沒看到,反倒是隔三差五挑起這種爭端,把二位重新架在火上烤的幕後玩家,才真正是漁翁得了利,把流量,粉絲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高雅也好,低俗也罷,這種爭論持續了幾千年,各說各有理,誰也說不服誰。
古代有天人之辯,王霸之辯,到今天,應該再加上一個高低之辯。
這種辯論也是自古就有,什麼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互為鄙視,直到今天,照樣是誰看誰都不順眼。
這樣的鄙視鏈在其它行業同樣存在,只是從沒有像這二位那麼曠日持久。
其實,要我說,哪那麼多事,愛看老郭的繼續看老郭,愛聽姜大師的繼續聽姜大師,自得其樂,各自安好,該幹嘛幹嘛去。
吵來吵去,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該不去聽另外一個的,照樣不會去,該喜歡誰的,依舊還是會喜歡誰,不會改變什麼。
至於那些一門心思認為一個不好笑,一個搞三俗的,恨不得把標籤貼到人家腦門兒上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學習學習教員的文藝理論。
“藝術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
各自得到了各自的歡樂就夠了,
他老二位也都服務過人民群眾。
姜大師在那個時代有他的方式,歡樂了他那個時代的人民群眾。
老郭用他的方式,逗樂了支援他的人民群眾。
這還不夠嗎?我認為很夠了。
最起碼,你看到了這篇文章,我也賺了一波流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