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原山地交戰,以空軍戰機和遠端火力為先,在對方的關鍵軍事節點被摧毀後,有著“陸軍翅膀”、“山地殺手”的直升機部隊便能大發神威,掩護配合陸軍部隊發動空地一體聯合攻勢,進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深知直升機在高原山地地區獨特作用的印度,也於10月19日透過《印度快報》放出訊息;由於邊境局勢不斷愈發緊張,印度將在未來數月內組建一支新的航空旅,這支航空旅將主要由ALH輕型通用直升機和LCH輕型武裝直升機組成。從報道中看出,印度也在積極擴編直升機部隊。
印度國產的LCH武裝直升機
值得一提,今年度和明年度印度空軍和印度陸軍採購的,包括美製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俄製米171運輸直升機、印度國產LCH輕型武裝直升機在內的各型直升機數量,已經高達662架(美國WDMMA網站資料)。要知道,印度陸軍和印度空軍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現有直升機總數也不過633架。而今年和明年,印度已經採購的直升機數量,竟然比印度現役直升機總數還要多出一倍有餘,再加上印度最近宣佈將組建更多的陸軍航空旅,不免令人擔憂,我國是否還能保持直升機優勢。
1500架對633架,兩倍優勢,勝券在握
印度空軍和印度陸軍已裝備和即將交付的直升機總數雖然有1295架之多,但是中國空軍和陸軍的直升機也不少。雖然,受限於技術因素和產業規模,我國直升機工業在本世紀初時年產能只有20架。但是,隨著一系列國產直升機在核心關鍵技術上紛紛實現突破,以及2006年,天降猛男在陸軍航空兵上“畫圈”,中國直升機工業以及中國空軍和陸軍直升機部隊,在最近十幾年一飛沖天。至2012年中國航空報資料,中國直升機工業年產量已經達到200架。
同年,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的直升機旅編制已經達到兩位數,米-17運輸直升機、直-9直升機、武直-10等各型別直升機的裝備數量,已經達到569架。陸軍航空兵的編制規模和直升機裝備數量不明,但是顯然不會低於空軍。非常保守的估計,2021年中國空軍和中國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保有數已經超過1500架,且已知有近百架俄製米-171正在訂購當中,未知的例如直-20通用直升機和寬體直-8L運輸直升機,預計今年度和明年也應該擁有上百架左右的採購數量。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中國軍隊直升機部隊1500架對印軍現役633架,具有兩倍優勢,可以說是勝券在握。印度即便加上尚處於生產採購階段的662架各型別直升機,印度軍隊直升機部隊,所擁有和即將擁有的直升機總數,與我國空軍和陸軍直升機部隊,也仍然擁有大約300架的差距。
考慮到新的直升機部隊組建所需的人員訓練,武器平臺磨合時間,以及印度軍隊的摔機特色,哪怕中國軍隊直升機部隊停止建設,印度軍隊直升機部隊想要達到中國軍隊直升機部隊規模的半數水平乃至於接近,沒有3到5年的時間,恐怕也是難以實現。
並且,中國直升機部隊顯然不會原地踏步。2021年,中國直升機工業年產量已經達到300架,與新世紀巔峰時期俄羅斯直升機工業並駕齊驅,僅次於擁有“貝爾”和“西科斯基”的美國。而印度雖然也於近年從美國,接收了一條年產48架AH-64直升機的生產線。但是,印度直升機工業生產能力非常低下,2006年2008兩年內,印度直升機工業僅生產72架ALH輕型直升機,隨後的12年裡,更是降至平均每年僅有15架直升機交付。照此情況,印度想要在直升機領域超越我國,無疑是異想天開。
中印數量差距只是一方面,兩國直升機質量差距更大
印度在直升機數量上趕超無望,那質量呢?斯大林曾說過,數量優勢本身就是質量,但反過來,質量優勢亦能抵消數量。然而,想必大家已經預料到,印度的“萬國牌”直升機部隊,怎麼可能以質量優勢,消除我軍的數量優勢?這裡,就以中印裝備幾款代表性的直升機進行對比。
武裝直升機方面,印度軍隊的主力是114架LCH武裝直升機,LCH武裝直升機為5噸級輕型直升機,掛載能力略微優於我國同級別的武直-19輕型直升機,但是由於缺乏毫米波雷達的加持,LCH的查打和態勢感知能力,顯然並不如武直-19改進版。而且,LCH武裝直升機需要面對的顯然不只是武直-19,300餘架武直-10,才是中國直升機部隊的戰力核心。相比5噸級別的LCH,7噸級別的武直10,無論是裝甲,火力,還是彈藥掛載能力,都要明顯超過前者。
至於印度的10噸重型武裝直升機AH-64E,儘管該機相比我國的武直-10,擁有全面的效能優勢。但由於生產線上的印度工人不太給力,印度軍隊收到的AH-64E數量至今僅8架,還不及我軍武直-10的零頭,威脅性其實並不高。等到印度AH-64E形成規模成為主力的那天,國產10噸級重型武直距離服役也為時不遠,若是屆時確實急需重型武直,大不了發揮兩條路走路的傳統,再引進一些俄製卡-52武裝直升機用於暫時過渡。無論如何,印度都是無法在武直上佔據優勢。
而“陸軍翅膀”通用運輸直升機方面,中印兩國在國產直升機工業尚未步入正軌之前,都從俄羅斯引進了大量的米-17/米-171通用運輸直升機用於軍隊運輸工作。中印兩國目前各自擁有的米-17/171數量,資料顯示分別為310架和223架,由於該機可靠耐用效能出色,最重要是價格低廉,中印兩國最近兩年,又分別追加了100架米171、米171SH通用運輸直升機。
僅從裝備規模來看,中國米-171直升機部隊顯然在投送能力上,要更勝一籌。除此之外,中國軍隊還裝備有近500架直-8/直-9/直-11擁有包括運輸在內的多種作戰任務,且擁有少量但正在快速增長的直-20直升機。其中,寬體直-8L和直-20雖然數量稀少,但預計快則三年慢則五年,這兩款運輸投送能力優異的國產運輸直升機就能形成規模,並取代米-171的地位。
而印度除了這200餘架俄製米-171,就只有240架5噸級的ALH多用途通用直升機還能拿得出手,該軍的載人能力與我軍的4噸級直-9直升機相當,較小的噸位和運載能力,其實已不適合作為主力運輸直升機使用,但奈何美製黑鷹直升機目前僅供印度海軍,印度軍工企業同時又不具備研發國版黑鷹的能力。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印度都只能透過採購俄製米-171,或者生產更多的ALH輕型直升機,以彌補印度陸軍高原地區投送能力的不足。
結語
高原地區,運輸直升機是陸軍的翅膀,不僅能投送輕步兵單位,還能吊裝火炮支援戰鬥,而攻擊直升機則是空軍和陸軍最為依賴,反應最為迅速的火力支援和反裝甲、反碉堡利器。印度意識到了這點,因此才在最近幾年來大力發展直升機部隊,從最初的300餘架到2021年的600餘架,再到不久後的1200架,甚至以後裝備的數量更多。但是,中國很快就會擁有國產重型武裝直升機,未來,中國的直-20和寬體直8L將會大批服役,在具有質量數量雙重優勢,直升機工業更加發達的我國面前,印度想要樹立相對軍事優勢,進而挑動邊境局勢的企圖,將來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