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結束了,球迷朋友們可能還在回味東京羽毛球場上的精彩,而我們的隊員則要面臨新的挑戰:21天的回國隔離期,只能在房間,無法進行有球訓練,力量訓練也只能透過彈力帶等簡單器材,甚至是礦泉水瓶等臨時器材進行。
而等到隔離期結束後,全運會、蘇迪曼杯、湯姆斯杯、丹麥法國德國印尼的公開賽、巡迴賽總決賽、世錦賽接踵而至,這樣密集的大賽任務,在此之前卻無法進行系統性的訓練和備戰,這對於運動員來說會不會是一個致命的影響?
先說說我的觀點:毫無疑問,隔離期間無法系統訓練,一定會影響之後比賽的身體狀態和競技狀態,但是如果處理得好,影響不會特別嚴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某一段時間一直打球,但是總覺得越打越差,越打越發揮不出來。隔一段時間不打再上場,可能體能上會有點小問題,但是打球的感覺卻非常好,甚至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在當運動員的時候,我也會有這種感覺,尤其是當一段時間內比賽比較密集,會覺得很疲,甚至有一些厭球的情緒。如果能休息幾天,緩一緩,馬上又能回到比較好的狀態。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隊員在經過了5年的奧運緊張備戰,又經歷了奧運會前18個月沒有國際比賽的壓力,所有人的腦子是特別累的,是需要一個緩衝的。而隔離期對於對於隊員們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緩衝期。
在隔離期間,除了每天自己保持力量訓練之外,說實話也沒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那就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奧運備戰期間的情況,參加奧運會的情況、觀看奧運會的情況,給自己過去的一段時間做一個總結,理清思路,為自己的下一步明確方向。用大家常聽的一句話,就是要利用這段時間加深自己對羽毛球的理解。這其實有點像“冥想”的意思,羽毛球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磨練形成肌肉記憶,同時也需要思想上的理解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