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雲南昆明北郊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宮”,便置身於神奇的植物世界,穿越於熱帶雨林、沙漠植物、深谷幽蘭之間,這裡有“見血封喉”的毒木之王,有觸目驚心的絞殺樹,有能吞噬老鼠的豬籠草……令人稱奇不已,流連忘返。
即將來臨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大會)期間, “扶荔宮”將成為COP15大會室外主題展區。以 “扶荔宮”溫室群為核心的COP15大會生物多樣性體驗園包含了主體溫室、蘭花館、食蟲植物館、隱花植物館、草木百兼館,形成錯落有致、功能完備的溫室群,儲存特色植物2500餘種,展示了雲南“植物王國”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別具特色的生態景觀,是雲南科學內涵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與科學教育基地。“扶荔宮”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溫室,漢武帝時期曾建於上林苑中,用於栽種南方佳果和奇花異木。著名植物學家吳徵鎰院士借用此典故命名本溫室群。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我國植物學、植物化學和植物種質資源領域重要的綜合性科研機構,集科學研究、物種儲存、科普與公眾認知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昆明植物園。已建成山茶園、水生植物園、扶荔宮、木蘭園、裸子植物園等16個專類園,收集保育植物8,840餘種及品種。
扶荔宮中各個溫室場館,都別具特色,引人入勝。
主體溫室是扶荔宮中最雄偉壯麗的溫室,佔地面積4200m²,由熱帶水生區、熱帶水果區、熱帶雨林區、熱帶荒漠區組成,獨特的螺旋結構表達了生命構成的核心。整個溫室曲徑通幽,收藏植物達1800餘種,展示了豐富奇妙的熱帶水果和水生植物,如神秘果、太空香蕉、王蓮、露兜樹等;奇特的熱帶雨林特色景觀,如獨木成林、絞殺、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滴水葉尖等;奇異的熱帶荒漠植物,如生長於乾熱河谷、澳洲內陸、非洲薩瓦納和美洲荒漠的植物。整個展覽溫室由低到高、盤旋式上升到最高處的29.9米。
食蟲植物館是扶荔宮中最奇特的溫室,食蟲植物是具有捕食小動物能力的植物統稱。該館集植物、科學、藝術、文化為一體,保育展示食蟲植物達680個分類單元,其中原生種有378種。有豬籠草、茅膏菜、捕蟲樹等,為全國植物園之冠。
蘭花館是最清新淡雅的溫室,蘭花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具有較高的藥用、觀賞和研究價值。該館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園藝元素,還原蘭花的自然生長環境和生態群落模式。館內收藏有地生和附生蘭科植物600餘種,其中附生的石斛屬植物400餘種;還收集保育暖地杓蘭\針葉石斛等珍稀蘭科植物。
隱花植物館是扶荔宮中最低調的溫室,由蕨類植物館和苔蘚地衣館組成,以岩石、古木、小橋、溪流等手法,模擬隱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態環境。蕨類植物館內保育鹿角蕨等130餘種蕨類植物;苔蘚地衣館內收集泥炭蘚等60餘種苔蘚植物。
草木百兼館是扶荔宮中最最有紀念意義的科普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吳徵鎰字“百兼”,本館取名“草木百兼”是為紀念吳徵鎰先生並體現植物的多樣性之意。此棟建築是研究所內重要的科普場館,包含了種子博物館、科普體驗區、科學教室等。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勇)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勇
責編:王子墨
編輯:王遠方 張雪瑜 孫岱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