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產糧大國
在1979年,聯合國下屬的“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糧農組織建立紀念日)定為世界糧食日,為了就是呼籲各國重視糧食生產,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和技術合作,促進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並增強公眾對於世界飢餓問題共識。
我國是個生產糧食的大國,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糧食生產量,大約佔據全球的四分之一,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大約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大約113億斤),增長0.9%。其中谷物產量61674萬噸(大約12335億斤),比2019年增加304萬噸(大約61億斤),增長0.5%。我國糧食已經實現多年持續豐收。
我國糧食產量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四個地區。2020年華東糧食產量16558.0萬噸,佔比24.73%;東北糧食產量13683.0萬噸,佔比20.44%;華中糧食產量12568萬噸,佔比18.77%;華北糧食產量9143萬噸,佔比13.66%。
糧食進口大國
雖然在一些主食作物是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但是我國依然是世界糧食進口大國,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高粱等等,尤其是大豆,佔我國進口糧食的百分之九左右,有些人可能納悶,既然我國是產糧大國為什麼還需要進口?
在我國,糧食庫存共分為三類: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以及企業商品庫存。前兩者沒什麼問題,但是企業庫存方面,缺口很大。比如榨油、酒類釀造等與糧食息息相關的企業,對糧食的需求都不小。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多大國,國內市場週轉大,消耗也大。再者由糧食製作的農業副產品,比如說牲畜所吃的飼料啊等等,這些對糧食的需求都不小。其中還有一點,我國的人均耕地較少,但如果盲目增加種植面積,勢必會影響其他農副產品的種植,也就是說縮小主食產品的種植,這樣其實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
如果單純地“吃飯”來講,我國的糧食足夠。而且可以準確地告訴大家,就算在去年那樣的嚴峻的環境下,我國的“儲備糧”仍然用不到。所以各位大可寬心。
雖然我國的糧食產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有一點,根據相關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我國糧食的種植面積卻在減少。那如何保證種植面積減少的情況下,還能實現糧食產量的增加呢?那就需要提高糧食的優質品種,提高單位畝產量。
禾下乘涼老人
說到優質品種,我們就不得不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今年5月份去世的袁隆平院士。袁隆平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巨大的貢獻,令人惋惜的是前幾天剛剛過去的世界糧食日,我們再也看不到那個一生都在為共和國付出,為世界做貢獻,一輩子把自己紮在農田裡的老人了。
袁隆平直到去世前,還在惦記試驗田,惦記我們的吃飯問題。他曾經說過,自己就三個地方:一個是家裡,一個是田裡,另外一個就是家裡到田裡的路上。
袁隆平一輩子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而且袁隆平也是真的做過禾下乘涼夢,他本人曾經表示: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其實我這個夢想的實質,就是水稻高產夢,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在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到安江農校的試驗田選種。他我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穗大,顆粒飽滿。他驚喜望外,認為是可能是一株優良品種,於是次年播種之季,把這株稻子種了下去,然而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所種出的稻子參差不齊。他不甘心,開始反覆琢磨其中的“奧妙”,經過他的努力,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水稻是有雜交優勢的。那株鶴立雞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雜交水稻。於是他想,既然雜交水稻產量這麼高,為什麼不人工培植呢?
之後,幾十年如一日,袁隆平把所畢生的心血都用在了雜交水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決了全球多數人的吃飯問題。也讓我國成為實際上雜交水稻產量最多的國家。雜交水稻技術遙遙領先。
袁隆平作為中華拓荒第一人,最終收穫的是大地稻花香。
最後,筆者想說“光碟行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吃不了打包成為一種常態,不再是“礙於面子”,舌尖上的浪費大大被改善,筆者希望大家在日常吃飯的時候也應該遵守,對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加強“節約糧食”的教育,切記《朱子家訓》中那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