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京張“人字形”鐵路,一撇一捺的捺字,我們穿過溝壑、原野,來到了居庸關。
居庸關,取“徙居庸徒”之意。據說,秦始皇當年修長城時,將徵來的民夫、押解的囚徒和士兵徙居於此,故名。
居庸關,地勢險要,跨兩山,建於峽谷之上。南有“南口”,北有“居庸關”,中間是長達18公里的溪谷——關溝。自古就有“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徑”之八之稱,是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到了明代更是京城的門戶,西北的屏障。清乾隆皇帝有詩讚曰:“居庸天險列峰連,萬里金湯固九邊。雄峻莫誇三峽險,崎嶇疑是五丁穿------”道出了居庸關的雄偉險要。
居庸關,關鍵是在歷史上的作用,看來那個關也沒有它這麼重要。東西山海關、嘉峪關也好,外三關寧武關、偏頭關、雁門關也好,內三關紫荊關、倒馬關也好,都不像它歷經的戰爭多,特別是改朝換代。
遼天祚帝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金將斡魯襲天祚於陰山,在居庸關俘獲遼將耶律大石,後來天祚帝失國。
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在野狐嶺擊潰金兵40萬,乘勝追擊,一舉攻破宣德,又派前鋒將哲別去奪取居庸關。哲別用計,大敗金兵,佔領居庸關。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派兵攻打居庸關,控制了居庸關,掃清了北平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十月,也先挾英宗兵臨北京城下,被于謙等擊退。另一部五萬騎兵圍攻居庸關,明軍守將羅通利用天氣驟然變冷的機會,水灑城牆,結冰而滑,使瓦刺軍無法攻打,後又不斷出城襲擊瓦刺軍,終於大敗瓦刺軍。
當然,居庸關除去戰爭外,也有風流逸事。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武宗皇帝帶著江彬,身著便服混出德勝門,乘坐一輛馬車向居庸關駛來。巡關御史張欽得知訊息後,先是陳說“土木堡之變”教訓,進行勸阻,後是忠於職守,閉關拒命,不讓武宗皇帝出去。
武宗皇帝遊興正濃,你不是守關不讓我出去嗎?我把你調離了,令張欽出巡白羊口,另派他人守居庸關。過了20天,武宗皇帝故伎重演,還是出了居庸關,接著尋花問柳,竟然從大同府攜帶一美女回來。
哪知,這美女還是難以享受,到了居庸關夭折了,便埋在了這裡。始稱“白鳳冢”,俗稱“白墓”。更有文人墨客還編了一齣戲“游龍戲鳳”,講的就是這段故事,“大明一統錦山河,龍鳳車輦多快樂!孤王出了燕京地,梅龍鎮上景緻多”------
不過,我們沒有去看“白墓”,而是遊起關城。這也是長城“三大關城”之一。那兩座關城,我都遊過,一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關城,一是“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的關城。怎麼居庸關也稱“天下第一雄關”,這不自相矛盾嗎?此雄關,非彼雄關也!雖然都說“天下第一雄關”,但地理位置不相同,作用也不相同了。
嘉峪關在長城的西端,大漠邊緣,現存關城也是明初置建,主要是防衛著西邊的邊陲。而居庸關,是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之首,為“京畿藩屏”, 是北京西北的天然屏障。 明成祖曾贊曰:“路險而窄,北京之襟喉也!百人守之,萬人莫窺。”可想而知,它的位置多麼重要。
據說,居庸關關城,是明朝大將徐達所建,“跨兩山,週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有南北兩關,南關甕城中建有福佑關城的關帝廟,北關甕城中建有鎮守北方大神的真武廟。南北券城上列有古代鐵炮,鎮守關城。關城內還有疊翠書院、泮宮,特別是中心還有一雲臺,為一過街塔基座。據傳,建於元至元五年(1345年),臺上原有三座喇嘛塔,後來被毀,券洞為五邊折角式拱券,可通車馬,故稱過街塔。但券洞四周的雕刻,四大天王,六種文字,大佛小佛,花草圖案,都是元代雕刻藝術的傑作。現在,已經成了旅遊勝地。
出了關城,環視四周,高山屹立,翠嶂重疊,溪谷澗壑,長城烽火,車水馬龍,鐵路公路,南北通衢,十分繁忙。今日之居庸關,依然不失雄偉險要。不由感慨又寫一詩:“居庸險峻關溝立,自古戰爭難止息。角色如今突轉變,滿山遊客賞雄奇。”
九口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