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庭味”重過“懸疑感”?《八角亭謎霧》編劇楊翌舒:(引題)
每個家庭裡都可能有一座“巴別塔”(主題)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實習生 韋俏羽
近來,由愛奇藝推出的網路懸疑短劇屢屢成為爆款。《隱秘的角落》火了“爬山梗”,《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高達9.1分。
作為2021年愛奇藝“迷霧劇場”的頭炮,正在熱播的《八角亭謎霧》網羅段奕宏、郝蕾、祖峰組成超強演員陣容,王小帥、花箐、楊翌舒組成金牌幕後團隊。不過,《八角亭謎霧》開播後陷入口碑爭議,豆瓣得分剛剛破6,與火爆的前作存在較大差距。近日,該劇編劇楊翌舒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分享了該劇的創作故事和理念,也回應了該劇的口碑爭議。
從頭說創作
“我們想表達的不止懸疑”
《八角亭謎霧》講述了一樁綿延19年的“八角亭懸案”:玄家小妹玄珍被害,讓玄家人一直生活在陰霾之下,親人之間的猜疑和疏離感氤氳不散。當兇案再次發生,往日的記憶和痛苦翻滾而出,讓一家人再次陷入深淵。楊翌舒表示,在“懸案”背後,《八角亭謎霧》試圖做更深刻的表達。
羊城晚報:《八角亭謎霧》故事最初的靈感來自哪裡?
楊翌舒:最初是王小帥導演給了我一個概念——“多年未破的一個案件給一家人造成的深遠影響”,我們從這個點出發,慢慢醞釀出整個故事。
羊城晚報:從一個概念到一個角色眾多、錯綜複雜的劇集,劇本是如何逐步豐滿起來的?
楊翌舒:我們把原生家庭的元素融合了進來。以此為切入口,我會想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案件?”“為什麼沒能破案?”等問題,然後再去思考如何搭建人物之間的關係,如何讓角色與案件緊密相連。注入個人感情後,還要縱觀全域性,思考、調整故事的框架與細節。
羊城晚報: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家庭倫理+懸疑”這種雙線模式的好處在哪裡?
楊翌舒:每一個人都是個體,但是這些個體都來源於家庭。只有我們的探討回歸家庭時,才能真正走近每個人物。這也是《八角亭謎霧》跟其他劇集最重要的區別——每個人物都不是單一的,他們互相連線,組成了“八角亭”的每一個角。
羊城晚報:所以,這部劇想表達的遠不止於“懸疑”?
楊翌舒:是的,我們還有一個出發點——每個人都帶著一種理所當然的自我去感知周圍,大家都在自說自話,哪怕我在你的眼前大聲喊,彼此也會“聽不到”。因此,這世界上每個家庭裡面都可能存在著一座“巴別塔”,這就是心與心的隔閡,這也是造成劇中“謎霧”19年都不能散開的一個關鍵點。當真正地去理解、去包容,從愛的角度去看待家庭成員中存在的所謂“秘密”,可能感受會大不一樣。
羊城晚報:劇中有很多下雨的場景,故事也發生在水鄉,水汽氤氳的畫面感覺,是編劇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的,還是後面導演的發揮?
楊翌舒:是大家在勘景過程中激發出來的靈感。我們最早想過在貴陽拍,因為王小帥導演成長的地方就在貴陽,他的很多電影也是在那邊拍的。底稿完成後我們去貴陽勘景,但只待了一天就走了,因為那裡不符合劇情想要的氛圍。後來去了紹興,立馬就感覺對了,再沒考慮過其他地方,這個故事就“長”在這裡。
理性看評價
“希望觀眾有更開放的心態”
從《七月花》到電影《日照重慶》《綁架者》,再到現在的《八角亭謎霧》,楊翌舒在編劇的路上走了十多年。她表示,創作《八角亭謎霧》是一個很過癮很享受的過程:“我之前從來沒寫過這麼多複雜、線索繁多的人物,還需要在一個懸案的氛圍裡面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
羊城晚報:這部新作有把你作為一個編劇的成長性體現出來嗎?
楊翌舒:一定是有呈現的。因為它既有文藝片的氣息、生活流的東西,也融合了型別電影的元素,還參考了近兩年來,奈飛劇集、英劇等世界範圍內頂尖網劇的風格。其實寫作劇本的過程很順暢。當找到“原生家庭”這個切入點後,我感覺每個人物、每個劇情都在引導著我往前走。我覺得甚至不是在創作,就是在呈現,“他們就在那等著我”是我真實的感受。
羊城晚報:整個創作過程當中最具挑戰的部分是什麼?
楊翌舒:就是怎樣去平衡“懸疑”跟“家庭”。因為牽涉到家庭,必然會牽扯到成長的傷痛、生活的瑣碎,還有背後的秘密。這些元素怎麼跟案件本身有機地聯結在一起,怎麼去做到平衡,都是創作中需要層層考量的地方。
羊城晚報:觀眾對於該劇的批評有一部分集中在“家庭倫理大過懸疑”上,覺得喧賓奪主,你怎麼看待這種評價?
楊翌舒:可能之前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讓觀眾先入為主地想象這個劇“應該是怎樣的”。但我覺得觀眾還是應該帶著一種更開放的心態,而不是說一上來就給它定性了。我希望觀眾能接受一個新的東西帶來的衝擊,尤其是在劇情剛剛鋪陳開來的時候。
羊城晚報:面對不買賬的觀眾和差評,會感到失落和委屈嗎?
楊翌舒:每個人喜歡的劇種不一樣。有一些觀眾很認可我們,會透過彈幕和評論表達喜歡,也有朋友認為這部劇的High點不夠、很勁爆的東西不夠多。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總之,我希望觀眾對這部劇集多一點耐心,同時我也能夠理解一些觀眾,他們有自己的觀影經驗,你不能強求他們一定要接納我們的表現形式。
過來人經驗
“文學素養是影視創作的基礎”
曾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後擔任紀錄片剪輯師,2005年開始與王小帥合作,逐步嘗試了編劇、導演等各項影視工種……楊翌舒一步步地追逐夢想。對於有志於從事影視行業的後來人,她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羊城晚報:您從業經歷很豐富,從視覺思維轉換到文字思維,你有感受到“壁”的存在嗎?
楊翌舒:可以說完全沒有。我最早是作為剪輯師進入到影視行業的,所以我寫劇本的時候會以一個分鏡的視角來寫。這形成了我寫劇本的一個模式,就是“用鏡頭語言”。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完全沒有感覺有障礙或壁壘。
羊城晚報:對於塑造不同的人物,你有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和技巧?
楊翌舒:創作者相比一般人會敏感一些。這世界雖然很大,可人性是相通的,我會觀察生活裡的各種人物,將他們積累在心裡。
另外,“附體”或者說“進入平行世界穿行到每個人物的性格里面”,是我很重要的一個創作方法。當你真正忘掉自己,把自己代入角色內心的時候,他們的一言一行、性格特徵就會非常明確。可以說,我在構思的時候,已經在心裡把每個角色演了一遍。
羊城晚報:如果說編劇需要一點區別於其他工種的視角和思維的話,那會是什麼?
楊翌舒:可能是對人與事的理解。你要穿過表象去理解本質,這也是我跟王小帥導演合作以來比較默契的地方。我們要觸控到生活最本質的一面,要理解人生,理解這個世界,甚至是探索這個世界執行的規則。這種能力對編劇來說是最重要的,這需要很強的挖掘能力。
羊城晚報:如果一個年輕人想進入影視行業的話,他應該做哪些儲備?
楊翌舒:首先,我會建議去看很多書籍。文學素養是進入這個行業最基礎的東西。不管我學畫畫、剪輯、搞攝影,還是最終做編劇、導演,我的原始積累都來源於文學給我的巨大滋養。
文學基礎之外,就是拍攝。哪怕你拿個手機去拍照片,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你就是在觀察、觸控這個世界。在拍攝的基礎上,再去做剪輯、編劇、導演,慢慢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