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著名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之中,描繪了楊過和小龍女這對神仙眷侶在古墓之中與世無爭的生活。但這畢竟只是小說橋段。
然而現實之中,也有這麼一位80歲高齡老人,他不僅不懼怕墓穴的陰冷和可怖,反而在墓中已經自給自足生活了30多年。儘管他無兒無女,獨自養蜂種地,日子也可稱得上是怡然自得。
“對我來說,人比鬼可怕。”
無家可歸,四處漂泊
老人的墓居之地,在大別山的深處。
老人名為陶少堂,原本是武漢市新洲道觀河油麻嶺村的村民。當地的村民都熟悉這個著名的“古墓老人”。儘管鮮少往來,對於這名老人,他們依然能幫就幫。畢竟,一個獨居老人生活在大山深處頗為不易。
可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呢?
陶少堂原本降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之中,原本能夠平安順遂地過完一生。不料世事無常,一次偶然的事故帶走了陶少堂的父母,從此就只有年邁的爺爺照料著他的生活起居。
自幼無人庇護,陶少堂受盡了同齡人的白眼和欺辱。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同族的堂表兄弟們。他們對這個同族兄弟絲毫不講任何親情,動輒打罵,在學習、生活上也沒少排擠。
儘管爺爺對陶少堂十分疼愛,但他畢竟年齡大了,很難顧及到這個孤苦孩子的處境。加之陶少堂在長期的欺辱之下,性格越來越內向不善表達,只是一味以忍耐熬過這種困境。
到了陶少堂成年之後,他選擇了背井離鄉,離開這個令他充滿痛苦回憶的地方。他辭別疼愛他的爺爺,孤身上路。
很快,陶少堂遇到一個熱心的“好人”,這個“好人”不僅幫他安排好了工作,還幫他找了一個安身之處。然而正當他滿心歡喜,以為能夠得到一份工作,能夠安身立命之時,他卻沒法拿到他辛苦了整整一個月的報酬,那個“好人”也突然失去了聯絡。
一個人在異鄉茫然無措,陶少堂年紀小閱歷淺,只能黯然回到自己家鄉,結束了漂泊在異鄉的日子。
可厄運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回到家鄉的陶少堂接到了爺爺已經去世的噩耗,幾個叔伯表兄弟對他極其排斥,其他村民與陶少堂非親非故,更是不可能接納他。從此以後,家鄉也再沒有陶少堂的容身之地。
這時的陶少堂,真正是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所幸靠山吃山,山上物產還算豐富。陶少堂就靠著山上物產,勉強渾渾噩噩過了好幾年。
安身立命,墓穴當家
51歲那年,陶少堂到大厚窪山採藥,偶然間發現了幾個洞穴,似是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他一時心生好奇,就進入其中一探究竟。
不出所料,洞穴內空無一物,結構卻精妙非常。一番探尋之下,發現這竟然是幾處空墓穴。墓中石磚砌成的傢俱一應俱全,石床、石桌、石椅,應有盡有。
一番查探之下,墓中沒有任何表明墓主資訊的記錄。墓主資訊不明,只能看出建成年代應在建國以前。陶少堂回到村子後問詢了一番之後,也毫無所獲。
一想到自己早已舉目無親,不如就搬到墓穴之中居住吧。
意外地,他對自己這番想法並沒有任何不適感。若是一般人怕是會對墓穴這種陰寒可怖之地心生畏懼,但年紀尚輕就早已嚐遍世間冷暖,恐怕到山上避世而居的生活於他更是解脫。
一次同族兄弟之間爆發的大型爭吵,更加劇了陶少堂的想法。他怒極縱火,燒了自己在村中的居處,毅然便上山住進了墓穴之中。他仔細地用布將墓中主人的屍骨包裹好,存放在一處墓室之中。
開始墓居生活之後,陶少堂逐漸添置了生活所需,還親手製作了一批日用器具。原本空蕩蕩的墓室之中,也漸漸有了生活氣息。
他從山下運來磚石泥土,將墓穴的地表部分建築加以擴充,逐漸蓋成了磚土房。墓穴旁的水井,提供了陶少堂日常飲水及澆灌所需。
漸漸地,他開闢出了果園,又製作了一批蜂箱,養了一批雞鴨。有時他也下山與村民們以物易物,或換取一些財物,作為積累。
生活也並非全然一帆風順。在山上居住,免不了受到蛇蟲鼠蟻的威脅。早年狼會趁著月色把陶少堂養的雞鴨叼走,他不得不起身親自將狼趕跑。
陶少堂的居處也沒有通電,陶少堂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僅有的兩件具有現代氣息的用品,一件是看時間的手錶,另一件則是收聽各種頻道的收音機。
或許是距離產生“美”,陶少堂與村民們的關係反而緩和了起來。他們有時也會來幫陶少堂的忙。有時聊開了,他也反而交了不少朋友。閒時相約一起聊天打牌,日子悠閒而愜意。
就這樣日子一過就是30多年。當有人問及陶少堂是否不怕鬼神時,他只不在意地揮了揮手,毫不在意地說:“有墓的地方說明風水好,我住在這裡好著呢!”
他甚至把棺材板拆了下來,做成了房屋的門。不需要的墳牆,被他拆了磚頭,重新砌成了牆。
他不怕鬼神,直言怕人不怕鬼,認為自己生平從不做虧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門。可有時人比鬼還可怖。
談及目前的狀態,陶少堂認為現狀已經是他能做到最好的了。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娶妻生子。少了兒孫繞膝的熱鬧團圓,也沒有人能侍奉跟前。
但環顧四周,在陶少堂的居處四周,種有超過百棵桃樹及梨樹,樹上掛果累累,晶瑩可愛。樹下蜂箱並立,蜜蜂在其中築巢採蜜,忙忙碌碌。屋旁還有一個百來平方的魚塘,由陶少堂親手挖成,裡面正養著他下山買來的魚苗。
不遠處稍陡的坡上,老人開墾了層層分佈的梯田,面積一畝有餘。等到秋收時節,他又能吃上自己親手種植的稻穀了。
獨居不易,八方支援
當地派出所對陶少堂的事蹟有所耳聞,曾幾次派出民警同志想要為老人提供一些幫助,幫他在村中安排住處,提供日常所需用品。在陶少堂68歲之時,當地又為老人辦理了保險,又勸他下山居住,怕他年事已高,孤身一人在山裡會發生什麼意外。
陶少堂十分感激,但他早已習慣了自己在山間的墓居生活,習慣了自由閒適的日子,於是始終沒有接受派出所的善意幫助。老人住處附近有一個道觀,觀中道士與陶少堂時常往來,早已成了忘年之交,時不時也會去看望照應一下老人。
陶少堂77歲之時,他親手種植的板栗大豐收。足足擁有90棵板栗樹的陶少堂老人忙著摘板栗,沒有閒暇去趕集了。他只能就託下山村民給時常往來的退休所長趙明山捎去口信,希望能請他幫忙代為趕集。
板栗和其他種類的蔬果不同,儲存期短,容易爛。往年還有商販上門收購,但那一年不知怎麼回事,一個商販的影子都見不到。
趙明山聽說情況後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當天,他就向村民租了一輛摩托趕到山上,和自己的老伴一起,把陶少堂的40斤板栗帶回家。第二天就上集市進行售賣。
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就都由老伴開著摩托上山將陶少堂的板栗帶下山,拖到道觀河風景區街上,他來負責擺攤賣。
前些年冬天,大雪封山。陶少堂自制的自來水管被冰雪凍住,他只能下山挑水。但大雪過後山路路滑泥濘,老人也不敢下山。派出所所長張明德得知後,買了兩大桶純淨水、兩壺食用油和二十斤大米,與幾名民警一同送到陶少堂“家”中。
像這樣出現特殊情況之時,當地總會特別關注陶少堂的狀況。
後記
現實中,居住在墓穴中的孤寡老人也不單隻陶少堂老人一例。湖南永州東安縣花橋鎮有一名為梁富生的鄉間醫生,妻兒先後離世。原本生活富足,家庭幸福的梁富生人生遭逢變故,一下子從兒孫繞膝的闔家團圓陷入了舉目無親的孤獨之中。
梁富生不願去養老院,便花了22年時間,花費20萬巨資為自己打造了一間墓室,並設定了機關,墓旁樹了一塊石碑:活死人墓。
墓室一成,他請鄉親們吃了一頓“喪飯”,提前為自己舉辦了喪禮,希望鄉親能在自己死後將自己抬進墓中,並幫忙拉下墓門機關。慕名前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梁富生不堪其擾,便索性住進了墓中。
無論是陶少堂還是梁富生,他們選擇墓居生活時,早已看淡生死,也早已不願拘於塵世。這種避世而居的生活,便是充滿文人氣息的“隱逸”。
原本古代中國便有著源遠流長的隱逸文化,最早有所記載的隱士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時期的堯時代。“五柳先生”陶淵明以詩意筆觸對此有所描繪。
隱逸生活充滿著怡然自得的浪漫幻想,文人式的隱逸尤其充斥著各種神秘色彩。但究其根本,生活從來都是冷暖自知。若是耐得住孤寂,捨棄現代社會的大部分便利,以自己的智慧與勤勞,未必不能構築起只屬於自己的桃源。
如陶少堂老人所言,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