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
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
此前熱播的電視劇《功勳》,開篇便講述了抗美援朝老兵、“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延年的故事。該劇也被廣大觀眾贊為“近年來國產軍事題材影視劇的最高水準”。
實際上,6集單元劇只展現了李延年率領所在的47軍140師218團3營7連,反擊346.6高地這一光輝事蹟。
反擊戰背後,是一場持續時間長達5個多月、驚心動魄的陣地攻防大戰。
那麼,志願軍如何粉碎了美國的“秋季攻勢”?
回國後,李延年又做出了什麼成績?
他得到的這枚“共和國勳章”有多沉?
攻勢,一觸即發
1951年2月19日,47軍在湘西完成剿匪建政任務,開始收攏部隊、集結整訓,準備奔赴朝鮮。6月17日,志願軍47軍接替65軍防務。僅僅5天后,當面的美騎兵第1師、美3師打算趁該軍立足未穩之際前來“撿便宜”,便在空地火力掩護下,對47軍陣地發起營連規模的持續進攻。令美軍沮喪的是,攻勢持續了一個多月,寸土未得。
47軍與當面敵軍針尖對麥芒的同時,對陣雙方在談判桌上的較量也異常激烈。
1951年7月10日,雙方代表在開城近郊來鳳莊的一座別墅中開始了首次正式談判。美方認為自己擁有技術上的絕對優勢,因此並不急於尋求停戰,而是妄圖透過“極限施壓”,達成一個對其政治、軍事均有利的停戰協定。
美方談判代表在7月26日的談判中提出:朝中方面必須在雙方實際控制線基礎上再後退38至68公里,總計讓出1.2萬平方公里土地,“聯合國軍”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停戰談判。
在遭到朝中方面嚴辭拒絕後,美方代表叫囂“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並宣佈休會。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隨即發起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
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首次會議在開城舉行。圖 |共產黨員網
在“夏季攻勢”中,美騎兵第1師、美3師沒能奪回他們被志願軍47軍攻佔的陣地。經過較長時間整補,美騎兵第1師和第3師於9月底完成了大規模進攻準備。美3師先於9月29日開始發起試探性進攻。全線進攻從10月2日一直持續到18日,美方稱之為“驛谷川之戰”,而我方稱之為“朔寧以東地區防禦戰鬥”。
防禦,艱難困苦
戰鬥一開始就空前慘烈。10月2日,駐守天德山的141師422團5連及加強的1個排,以傷亡80餘人的代價擊退美3師15團發起的11輪進攻,殲敵300餘人。美騎兵第1師於次日提前將預備隊騎兵第8團投入戰鬥,但仍無進展。直到3日下午,黔驢技窮的美軍施放了大量毒氣,這才奪取了天德山西南418、313高地。
失去了418、313高地的屏護,三面受敵的422團5連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堅守陣地。在表面陣地被敵炮火轟成粉末的情況下,總計248人的加強連中,許多指戰員選擇與蜂擁而上的優勢之敵同歸於盡。陣地上僅存的指導員閻成恩等8名傷員,靠3根爆破筒打退了美軍,全連堅守了4天3夜才奉命放棄天德山。
最終,5連榮立集體特等功,被授予“天德山英雄連”的榮譽稱號。美軍亦承認在此戰中付出了難以忍受的傷亡代價。
10月6日,得到美騎兵第8團1個營增援後,美騎兵第5團出動2個營兵力,向堅守272高地側後嚴峴山陣地的416團5連發起猛攻。5連在連長張永富和指導員龐殿臣指揮下奮起還擊,一直堅守到8日黃昏才奉命撤下陣地。
此時,防禦345.5高地對於我軍來說至關重要。
爭取時間的最好辦法,是在敵側後發起一場反擊,以牽制美軍兵力。這個反擊地點,47軍選擇了位於287高地和334高地之間、正好卡在美騎兵第7團和美騎兵第8團戰鬥分界線上的346.6高地。
反擊時間定於10月8日晚,由140師418團3營負責實施,李延年所在的418團3營7連迎來了嚴酷考驗。
支部,建在連上
當時23歲的李延年,擔任7連指導員,即該連的政治主官。
政治主官制度源於蘇聯紅軍。十月革命後,由於缺乏軍事人才,蘇聯在組建紅軍時留用了許多舊軍官。為了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聯紅軍創造性地設立了政委一職,由經受了鬥爭考驗的堅定布林什維克出任,並賦予其最後的決定權。
大革命時期,隨著國共合作的深入,黨代表制度被引入黃埔學生軍中,但最低只配置到團級。
1927年秋收起義後,毛澤東主持三灣改編,創造性地將黨支部建在連上,以發揮黨的戰鬥堡壘作用。這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也定下了我軍未來發展壯大的基調和底色。
經過兩年的實踐摸索,到1929年底古田會議時,我黨最終確定了無產階級建軍綱領,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部隊,樹立無產階級思想,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把紅軍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領導的、服從於人民鬥爭和根據地建設的新型人民軍隊,從而在根本上劃清了紅軍與一切舊軍隊的界限。
古田會議不僅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三大任務,規定了實行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還肯定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規定了宣傳教育等原則和方法,規定了紅軍軍事機關和政治機關的正確關係等。
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採眉嶺筆架山下的古田會議舊址。圖|圖蟲創意
在各個層級普遍建立黨組織,並且發揮領導核心和骨幹作用,這才是我軍成長為一支無論在什麼樣的艱苦環境下,都拖不爛、打不垮的鋼鐵雄師的根本性原因。
這一點,在《功勳》中有著生動的體現。
作為7連指導員的李延年,他在政治思想工作上,把全連戰士殺敵報國計程車氣調動得足足的。
電視劇的開頭,戰略部署完畢,還有4個小時就要對467高地發起進攻,7連的小安東卻當了逃兵。大敵當前,逃兵容易擾亂軍心,但李延年沒有槍斃小安東,而是講述了他逃跑的原因——想回東北看看於他有救命之恩、非她不娶的張二妞。
隨後,李延年讓戰友們回憶自己的親人朋友,並結合行軍途中的所見,讓大家意識到,只有打贏了戰爭,他們的小家才能真正地安全,抗美援朝,才能保家衛國。
最後,他也沒有避諱戰爭的殘酷,“可能到了和平來臨的時刻,我們有許多人已經看不到那個幸福的場景了,不能和親人們團聚了,但是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
戰爭必然有傷亡,但每個戰士都要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妥善處理完逃兵問題,戰士們都士氣高漲,李延年又在隨後的戰鬥中,替幾位“解放戰士”洗刷了間諜嫌疑,並指出“尊重和信任,也是戰鬥力”。
可以說,李延年做思想政治工作,首重以身作則,次重因人施教,循循善誘。每每以接地氣的樸實無華語言,將大道理詮釋得通俗易懂,讓人入腦入心,堪稱我軍基層政治主官的傑出代表。
指揮,堅守高地
李延年文能明理鼓勁,武能帶兵打仗、指揮若定,是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我軍軍政雙優政工幹部的典型代表。
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為了生計,他9歲就做了小豬倌。14歲時,由於交不起學費,僅讀了2年初小的他跟著同鄉來到長春一家糧食加工廠當學徒。
1945年10月,李延年的人生迎來轉折點,他加入了長春公安總隊,這支部隊後來發展成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3師、第10縱隊第29師。
李延年入伍後,他的軍事技術及思想覺悟均進步很快,每戰必奮勇爭先。在1946年12月攻打榆樹縣的戰鬥中,時任警衛員的李延年勇猛衝入敵陣,繳獲輕機槍和手槍各1支,光榮負傷,被記小功一次。
1947年2月,李延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我當時想,我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參加革命隊伍算是參加對了。自己要忠心,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為人民的事業幹到底。”
1948年10月黑山阻擊戰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29師85團警衛連排長的李延年隨部隊急行軍百餘里,血戰三晝夜,堅決頂住了廖耀湘兵團的瘋狂衝擊,為東野主力包圍該敵爭取了時間;1950年4月,李延年升任47軍140師418團7連指導員,率領連隊參加湖南省會同縣剿匪。在一次戰鬥中,他指揮7連以傷亡2人的代價,消滅土匪200餘人,還抓了幾十名俘虜,受到上級表彰。
李延年打仗善動腦子。在這次粉碎美軍“秋季攻勢”的作戰中,7連奉命突破敵炮火封鎖,前往支援8連、9連。為儘可能減少部隊運動中的傷亡,李延年親赴前沿調研,總結出美軍炮火封鎖的規律——1分鐘炮火,3分鐘間歇,從而指揮7連戰士們以分段躍進的辦法,未傷一人即通過了敵炮火封鎖地段。他還將經驗記錄下來,上報到團部,進一步減少整體的傷亡。
還有一個電視劇中沒能展現的故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體現李延年的軍政水平:
10月4日晚間,李延年率7連出擊時誤入美軍埋伏圈,他當機立斷組織部隊交替掩護撤退。途中,戰友劉立軍中彈摔下了山崖,李延年令部隊先撤,自己一個人返回去救劉立軍。
救起劉立軍後,李延年又發現了另一個負重傷的戰友申平健。李延年一個人帶著兩個戰士往回走,在美軍始終不停歇的機槍火力下,他也受了傷。
申平健跟李延年說:“我不行了,你扔了我自己走吧。”李延年說:“你死不了,別咋呼。有我在,就有你在!”最終,他一個人把兩個受傷的戰士帶了回來。雖說全連僅付出了3人受傷的代價,並無人犧牲,但李延年仍在全連大會上作了自我檢查。
這次並不成功的出擊行動,非但沒有降低李延年的威信,反而讓他更加深受戰士們的信任與愛戴。
10月8日晚,418團3營在6個榴彈炮連和火箭炮第202團火力支援下,對346.6高地實施反擊。李延年和連長共同指揮7連,以傷亡3人的代價連續攻克3個陣地,並配合兄弟連隊奪取了另外2個陣地,打垮美軍1個營,趕在9日拂曉前全部收復了346.6高地。
9日天亮後,位於334高地的美騎兵第8團3個連,以及287高地方向的美騎兵第7團5個連,在優勢地空火力支援下向346.6高地發起猛烈反撲,3營奮起迎戰。
戰至14時,該營各級指揮員所剩無幾,部隊建制殘破。關鍵時候,李延年挺身而出,對各陣地上尚能堅持戰鬥的指戰員重新進行編組,並臨時指定指揮員。其中,7連縮編成4個班、8連縮編成2個班、9連編成1個班,營機炮連和另外7名戰士編成2個班。
在李延年的指揮協調下,經過1天2夜浴血奮戰,3營以超人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給予美軍以大量殺傷,先後殲敵600餘人,不僅打出了陣地進攻和防禦戰斗的模範戰例,而且為我軍加強至關重要的345.5高地防禦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在完成防禦任務後,3營奉命轉移時,李延年堅持讓戰士們先走,自己留下來斷後。
針對這次戰鬥,志願軍總部檔案中對李延年有如此評價:“李延年同志,在強攻346.6高地的戰鬥中,在戰鬥激烈和傷亡大的情況下,先後共整頓五次組織,並隨時提出有力的鼓動口號,在勝利的情況下勇敢前進、緊張情況下壓住陣腳,自始至終保持了部隊有組織地進行戰鬥……對戰鬥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反擊,越戰越勇
由於李延年所在的418團3營在346.6高地上的浴血奮戰,美騎兵第8團沒法集中力量攻擊345.5高地。趁著美騎兵第5團被打殘,被迫退出戰鬥的當口,志願軍140師420團接手了345.5高地防務。該團放棄了一些次要陣地,集中兵力堅守主峰陣地。
配屬47軍作戰的火箭炮第202團以2個齊射,斃傷了美騎兵第8團大批有生力量,美騎兵第1師遲至10月15日才集中起騎兵第7團、整補完畢的騎兵第5團及從美3師方向調來的比利時營,呈一個梯隊佈勢向345.5高地發起向心突擊。在15日至17日連續3天的鏖戰中,420團在陣地工事盡毀的情況下,硬生生讓2個團又1個營的優勢之敵止步不前,打出了一個戰後被選入《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戰鬥經驗總結》的模範戰例。
18日,進攻之敵付出了慘重代價後,進佔272高地和230高地。堅守在345.5高地南面前沿突出部250高地上的420團2營5連,僅有身負重傷的2排排長張國福爬回後方,得以生還。
140師師長黎原權衡再三,令420團撤出345.5高地。已經打得精疲力竭、喪失了進攻能力的美騎兵第1師就坡下驢,宣稱己方“全部達成了作戰目標”。但實際上,美騎兵第1師和美3師在47軍防禦正面上僅前進了約4公里,奪回了原先就屬於他們的約90平方公里陣地而已。
不過,戰鬥是否結束,美軍說了不算。在美騎兵第1師、美3師停止進攻後,47軍調兵遣將,連續發起魚積裡南山、上浦防南山、正洞西山等反擊戰。
在11月4日發起的正洞西山反擊戰中,47軍在我坦克部隊支援下,經過6晝夜激戰,斃傷美騎兵第1師近2500人。此戰後,被打得傷了元氣的美騎兵第1師被迫撤往日本休整,再也沒能返回朝鮮戰場。
就在47軍與敵浴血奮戰期間,在朝中軍隊的銅牆鐵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的“聯合國軍”,被迫於10月25日重新坐到了談判桌前。然而,從那時起到11月初,朝中軍隊發起的戰術反擊連綿不斷。美軍在此期間的傷亡超過了他們9月29日發起“秋季攻勢”至10月24日期間的傷亡,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於是,美方所謂的“海空優勢補償”要求,從剛開始獅子大開口的1.2萬平方公里,急劇縮小為1200平方公里。但現實很快又教訓了美方,後來連這1200平方公里,他們也不敢再提及。
志願軍47軍於6月17日接替65軍防務時,前沿陣地從高作洞延伸至西小峙。到當年12月該軍奉命後撤至龍化、成川地區整訓時,前沿陣地已經前推至從正洞西山至馬鳴洞一線,總體向前推進了5公里左右,淨拓展陣地約100餘平方公里。
這些戰績離不開志願軍戰士們的浴血奮戰。正如單元劇片尾李延年本人所說:“我只是一個代表,榮譽屬於千千萬萬犧牲的烈士。”
此後,李延年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榮立個人特等功,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由獨立二級勳章、三級國旗勳章,並被提拔為營副教導員。
奉獻,永不止步
從朝鮮戰場凱旋,李延年繼續留在部隊。
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
1961年,李延年接到了駐防湖南、廣西的任務。當時,一家老小在愛人齊振鳳的辛勤操持下,已經在北京安頓下來。但李延年立即帶上全家,奔赴當地。在他看來,服從命令就是對黨的絕對忠誠:“我這一輩子就想當一個好兵,能打勝仗的好兵,為黨和人民保衛祖國一輩子。”
李延年工作繁忙,顧不上家,家裡大事小情全落在了齊振鳳肩頭。家庭經濟有困難時,已經榮譽加身的李延年卻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家屬有意見,我就批評他們。人家犧牲那麼多,我們要那待遇合適嗎?不合適!”
2020年8月31日,廣西南寧市民主路小學的學生代表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李延年戴上紅領巾。圖|新華社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時任廣西軍區獨立師政治部副主任的李延年,負責該師的後勤保障工作。他多次深入前沿一線掌握情況,及時向部隊傳達上級的指示和命令,冒著敵人的炮火進行宣傳鼓動,並有力組織了對傷病員的救護、轉運和治療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項保障任務。
已過知天命之年的這位老英雄,為此再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1983年,李延年光榮離休,但滿懷報國之志的他仍關心人民軍隊的建設,積極從事各種公益活動。1988年7月,李延年獲得中央軍委授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勳榮譽章”。1992年10月,李延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英模代表團訪問朝鮮,榮獲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授予的友誼勳章。
此外,他每年都會為南寧市多所中小學作革命傳統教育講座,卻從不提及自己的功勳。他還把自己獲得的各類證章捐獻給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和廣西軍區軍史館,“所有榮譽不是給我個人的,都是國家對所有烈士的褒獎。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些為新中國犧牲的英雄們!”
李延年也確實深切地懷念著他的戰友們,他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戰友的小小一張黑白照片,時不時翻出來看看。有時間,他還會到廣西軍區軍史館,在烈士牆前尋找犧牲戰友的名字,駐足凝視良久,鄭重地敬一個軍禮。
近年來,始終保持老黨員、老軍人、老英雄的革命本色,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初心和使命的李延年,先後被廣西軍區評為“先進離休幹部”“優秀共產黨員”“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
2019年9月17日,李延年獲頒“共和國勳章”這一殊榮。頒獎詞這樣寫到:“李延年,志願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歷經戰火洗禮,捨生忘死,英勇殺敵,為建立保衛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
祖國永遠記得,人民永遠感激!
來源:瞭望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