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021年好萊塢最佳科幻大片,最近在全世界範圍內重新掀起一股“沙丘狂潮”,10月22日全國上映以來也被無數人奉為“科幻神作”。
一個被億萬讀者所熟知的星際世界,一部在數十年間歷經多次影視改編的不朽名作,在曾經執導《銀翼殺手2049》、《降臨》的好萊塢名導丹尼斯·維倫紐瓦的努力下,終於以前所未有的形象呈現在大銀幕之上。
無論是熟讀原著系列小說的讀者,還是熱愛星際科幻的影迷都能在這部電影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從小說到電影
《沙丘》的故事主人公是天賦異稟的厄崔迪家族繼承人保羅,故事主要講述了保羅和他的母親傑西卡夫人是如何在一場充滿腥風血雨的戰爭中艱難逃亡,並在厄拉科斯原住民弗雷曼人的幫助下擊敗家族世仇哈克南男爵,併成功使星際皇帝屈服。
許多讀者和文學評論家都表示原著小說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在“沙丘”系列小說中描摹遠不僅僅只是一個王子復仇記那麼簡單。
他將科幻元素置身於極度惡劣的未來世界,綜合多重元素構建出所謂的沙漠生態學,從小說的描摹中更可以深刻感受到原著作者在數十年前便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東因石油資源而引發的種種爭端、現代社會應該如何應對傳統能源危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從年紀輕輕的少年到殺伐果斷的君主,《沙丘》的整個故事都圍繞著保羅的成長以及這個家族的興衰,並借劇情本身探討了許多脫離於故事劇情之外的現實困境和難題。
思想的前瞻性和廣泛性是這部著作即便已然問世數十年依舊能夠吸引更多年輕讀者深入探究的重要原因,也是其不斷被好萊塢電影公司看中的核心所在。但同時也是這部科幻名作在歷經多次改編之後依舊面臨著改編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是最早想要將“沙丘”系列小說搬上大銀幕的導演,為了能夠在大銀幕上呈現出自己心目中的”沙丘“,他竭盡全力找到了當時最豪華的演出和製作陣容。
但是這個聲勢浩大的專案最終因為電影拍攝成本過於巨大、缺乏投資者而宣告流產。然後就是八十年代由大衛·林奇執導的電影版,SyFy電視臺於2000年推出的《沙丘》電視劇版本,這兩個版本的改編可以說都差強人意。
2021電影版的《沙丘》選擇了一位在科幻電影領域裡極具個人風格的電影人,他就是曾經執導過《降臨》和《銀翼殺手2049》的丹尼斯·維倫紐瓦。
在他的代表作品中,環境與空間不僅僅只是故事劇情的發生地,同樣也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隱喻和烘托氛圍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空間構成和環境氛圍在某種程度上同樣也預示著故事劇情的下一步走向。
美學與科幻的緊密結合在他的作品中體現的也尤為明顯,精緻細膩的構圖、絢爛多變的色調、多種風格的建築、視聽語言的巧妙運用······《銀翼殺手2049》和《降臨》在正式上映以前都被諸多媒體形容為創作難度極大的作品,無論是作品本身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和人文情感,還是原作故事劇情的完美演繹都給影視改編帶來極大的難度。但是這些質疑和評判都在維倫紐瓦的巧妙解構下化為一縷青煙····
為了使電影從製作之初就穩操勝券,製作方在找來名導的同時,還集結了堪稱豪華的主演陣容,這其中包括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男主演提莫西·查拉梅,在《碟中諜7》中和阿湯哥有過精彩對手戲分的好萊塢一線女演員麗貝卡·弗格森,“滅霸”喬什·布洛林,“海王”傑森·莫瑪等等。
序章
電影的主要故事發生在寸草不生的沙丘星球厄拉科斯。在這顆星球上除了沙漠還是沙漠,人類為了竭盡全力在這顆星球上生存下去耗費了巨大代價,並逐步研發出了一種特殊的防護服。
這種防護服能夠儘可能地收集周圍環境中的每一滴水分,同時利用自身高科技裝置對人體排洩的廢氣、汗液、排洩物進行回收處理,將其轉化為能夠進行飲用的飲用水。而要解釋人類為什麼會選擇在這麼一個寸草不生的星球上紮根,就不得不提香料這種珍貴的戰略資源。
電影中是如此描述香料的,“對弗雷曼人來說,香料是神聖的致幻劑。不僅能維持生命,還有益於身體健康。對於帝國而言,香料則能幫助太空行會的領航員們找到星球之間的安全路徑,沒有香料,就無法進行星際航行,這也使得香料成為宇宙中最有價值的物質。”
香料是銀河帝國得以統治其他行星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行星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支撐,簡而言之,誰佔有了香料,誰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可問題是這麼重要的戰略資源卻只存在於厄拉科斯這個沙漠之星。
為了爭奪寶貴的香料資源,帝國中的幾大勢力常年處於你爭我奪、明爭暗鬥之中,特別是竭力權勢的帝國皇帝以及不斷擴張的行星領主,彼此之間的關係更是十分緊張,戰爭一觸即發······
顯然,香料所隱喻的其實是現實世界中的石油,而圍繞著石油資源的開發和運用,中東地區在最近數十年間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數以萬計的普通民眾在各方勢力的武裝衝突中不幸成為了犧牲品。與這些普通民眾之形成對應的,是電影開篇那些長期處於外來勢力壓迫中無法獲得自由和解放的弗雷曼人。他們生長在這個孕育著神秘資源,同時又廣佈荒漠的星球上,這裡是他們的家園,卻同時成為了他們痛苦與不幸的根源。
十分難得的是,電影不僅將原著故事中對沙丘星球殘酷生存環境的描摹原汁原味地搬上了大銀幕,同時更把原著作品的人文思想和現實思考一同保留了下來。雖然受制於敘事篇幅,許多經典情節和場面無法一一還原在電影中,但是思想的閃光點卻得以一脈相承。值得一提的是,原著故事中的弗雷曼人後來在保羅的領導下,得以擺脫了殘酷的命運結局,而故事之外的中東民眾又該何去何從?
在電影的一開始,忌憚厄崔迪家族在行星領主之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帝國皇帝將厄崔迪家族派到了寸草不生卻是香料唯一產地的沙丘星球。
然而最終,心懷鬼胎的哈克南家族聯合皇帝勢力發動政變推翻了厄崔迪家族在沙丘星球上的統治,並將這個家族的勢力殺戮殆盡,唯有厄崔迪家族的長子,也就是男主角保羅和他的母親傑西卡夫人在原住民的幫助下成功逃脫了追殺,而一場針對現有秩序的反叛也由此開啟·····
與其說,《沙丘》是一部史詩,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史詩的序章,整部電影所涉及的劇情其實僅僅只是系列小說第一部。
在後續的小說故事中,少年保羅一路升級打怪,最終逼迫帝國皇帝屈服,真正成長為了傳說中的救世主,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爆米花大片橫行、習慣於快節奏特效場面的電影時代,主創團隊選擇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去描摹一部史詩的序章部分,其實是需要極大勇氣和信心的。
但正因為這一點,許多媒體開始將其稱之為屬於這個時代的科幻三部曲的開篇,恰如當年的《星球大戰:新希望》與《指環王:護戒使者》。
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
在影片正式上映以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曾經竭力反對華納想要讓《沙丘》在院線上映同時上線流媒體的計劃,在他看來,像《沙丘》這樣一部電影就應該在影院中沉浸品味。在影片上映前,我對他的這種說法是有所懷疑的。但是事實證明,《沙丘》只有在影院的巨大銀幕和沉浸氛圍中才能得到最佳的觀影體驗。
巨型星際飛船究竟有多麼巨大?處於生物鏈頂端的沙蟲又是怎樣一般巨大?如果只是運用旁白做一個簡單的資料表述,似乎並不能讓觀眾得到一個最為直觀而又真實的體驗。維倫紐瓦巧妙地在電影中運用對比的方式,使觀眾在巨大的反差對比中不禁感嘆宇宙的廣闊和生命的偉力。
影片中,有一場沙蟲吞巨型香料車的戲份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段情節中,主角一行人在乘坐撲翼飛機視察沙漠中的香料採集工作時,突遇沙蟲即將吞噬故障中的香料採集車,一行人不顧生命危險救下了被困在香料車中的工人。
從人與飛機的對比,到飛機與巨型香料車的對比,再到沙蟲展開血盆大口時與巨型香料車的對比,沙蟲究竟有多麼巨大,這個問題的答案透過這個橋段,表現的一目瞭然。這樣的細節描摹顯然也只有大銀幕上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像這樣的大場面,影片中還有很多,比如電影開場,哈克南家族撤離時廣闊的飛船排列和軍佇列陣;厄崔迪家族初到沙丘星球時從巨型星際飛船到降落艙再到人的一個直觀呈現;男主角保羅在沙漠中直面巨型沙蟲時的震撼觀感;幻夢中出現的未來戰役畫面·······
影片除了塑造令人驚歎的視覺奇觀之外,同時還是一場聽覺上的盛宴。熟悉克里斯托弗·諾蘭電影作品的觀眾們都知道,《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盜夢空間》、《敦刻爾克》這般大製作的電影作品之所以能夠被諸多影迷所銘記,除了人物和劇情上的成功,配樂也是功不可沒的幕後功臣。
而上述這些電影作品的電影配樂無一例外都是由漢斯·季默擔任。不過,季默這次卻因為被《沙丘》的故事深深吸引,而選擇推掉老搭檔諾蘭的新片《信條》。
為了使配樂與電影劇情高度吻合,營造出波瀾壯闊、風沙肆虐的沙丘氛圍,季默在配樂過程中,創造性地將傳統歐洲樂器同電子音樂相結合,將女聲吟唱同電子合成聲相互交融。得益於漢斯·季默的努力,觀眾在 IMAX觀看《沙丘》的過程中能夠在極似外星音樂的氛圍中,完全沉浸在這個充滿宗教神秘同時又帶有科幻色彩的史詩故事之中。
導演維倫紐瓦之前說,“如果在家裡的電視上觀看《沙丘》,那就像在浴缸裡開快艇一樣”,當坐在電影院裡看著片尾字幕,回味著電影裡一幕幕如詩如畫的畫面,心裡也不由得跟著感嘆,《沙丘》彷彿就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好萊塢頂級科幻史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