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的觀念,動態的平衡,良性的迴圈。這一不同於西醫的中醫診療指導思想,是中醫藥治未病、干預衰老、防治人體整體性疾病的優勢和希望所在。
一.鳳毛麟角難成林
中醫開藥方,好比廚師烹飪,如果廚師只是按前人的經驗調配油鹽醬醋糖,卻未能切實品嚐體驗菜的鹹淡酸甜。那麼再總麼從食客的資訊反饋中去總結經驗,其結果只能是悟牲高者鳳毛麟角,正常多數胸無成竹。長此以往,勢必鳳毛麟角難成林。
二.複方治病辨八遍
中醫臨床家朱良春先生指出,促進中醫藥理論內涵的發展及中藥現代化的關鍵,主要是弄清中藥複方的功能主治,療效機理,配伍規律。換言之,就是要弄清藥、方、人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而融會貫通這一內在關聯的橋樑,就是藥、方、人三者各自客觀上都有在著三者相通的八偏(寒熱、潤燥、升降、收放)。所以,複方中毎一味中藥的八偏藥性及用量配比,不但共同決定著整個複方的八偏藥性,而且共同決定著整個複方的八偏藥力將會進入到人體哪一具體的藏象區域。從而共同決定著,它們會對該藏象區域的八偏狀況以及受此八偏狀況所左右的該藏象區域的機能盛衰,進行怎樣的干預。(脈診,對於人體各藏象區域的八偏狀況,具有不可或缺的診斷意義。)
實驗證明(詳見《思考中醫》劉力紅博士),當醫者能夠透過藥、方、人三者相通的八偏共性,去融會貫通藥、方、人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並且對複方配伍所選用的每一味中藥的八偏藥性及用量配比,都能夠做到了如指掌及精確把握。那麼醫者就可以透過選擇相應的藥,進行相應的配伍,使中藥複方相應的八偏藥力、八偏藥性,按需進入人體相應的藏象區域。從而實現對人體各藏象區域的八偏狀況,即機能盛衰,進行符合辨證施治預期的醫療干預。
例如,透過選擇相應的藥,進行相應的配伍,可以使中藥複方的八偏藥力、八偏藥性,按需進入膻中區域。對膻中區域所具有的免疫、消炎、修復機能的盛衰,進行符合辨證施治預期的醫療干預。
又如,透過選擇相應的藥,進行相應約配伍,可以使中藥複方的八偏藥力、八偏藥性,按需進入膏肓區域。對膏肓區域所具有的人體生命活力機能的盛衰,進行符合辨證施治預期的醫療干預。(人體生命活力機能的盛衰,主宰著人體胃氣、腎氣、元氣的盛衰。尤真老年人,顯得分外突出。)
如此等等,這就為中醫藥治未病、干預衰老、防治人體整體性疾病,打開了方便之門。不過,越是配伍嚴謹,療效突出的複方,就越是容不得輕易的加減。否則,不但整個複方的八偏藥性會產生偏差,而且整個複方的八偏藥力所進入的藏象區域,會隨之出現偏離。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簡言之,中醫藥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因為中藥及其複方客觀存在的八偏藥性,能夠對人體客觀存在的八偏狀況,進行相應的干預。而人體的八偏狀況是否實現並保持著動態的對應平衡,則決定著人體機能的盛衰以及身體的健康與否。這就是複方治病辨八偏的意義所在。
三.上工成林治未病
亞健康及癌症等人體整體性疾病,與人體在自然老化過程中的人體免疫、消炎、修復機能及人體生命活力機能出現了異常的衰減,進而導致人體整體機能失去健康的自我良性迴圈,存在著密切的內在關聯。所以,干預衰老、防治癌症等人體整體性疾病,不但須辨證施治的進入膻中區域,及時有效的干預其具有的免疫、消炎、修復機能的盛衰,而且須辨證施治的進入膏肓區域,及時有效的干預其具有的人體生命活力機能的盛衰。進而按需對人體各藏象區域,進行促進人體整體機能實現自我良性迴圈的辨證施治。這樣才能在干預衰老、防治人體整體性疾病方面,取得上工治未病的理想醫療效果。
為了使中藥複方製劑在用量配比精確等等方面,符合中醫藥治未病、干預衰老、防治人體整體性疾病的全面質量管理保證。為了成功的化解中醫難學、難成材的難題,實現上工成林治未病。這就十分有必要的善於事半功倍的建立並不斷完善一個能夠有效干預人體各藏象區域機能盛衰,並使它們相互協調、平衡的進行自我良性迴圈的人體中成藥治未病系統。
不難預見,一旦實現這一目標,定會迎來一片更加細緻、簡捷、高效的中醫診療新天地。
格子堂
微信:1335772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