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聽,碧瓦灰牆裡的大醫傳奇

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程正在進行。

工程的起點在2018年。協和的一群年輕人,發起了搶救性採集整理百年協和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口述史——

我國兒科學事業先驅者之一籍孝誠;

我國現代腎臟病學奠基人之一畢增祺;

新中國第一位進藏醫師徐樂天;

創造“病理診斷的金標準”的臨床病理學家劉彤華;

…………

他們以“生死時速”護佑生命,在“刀光劍影”中登“險峰”闖“禁區”,無數生命因此挽救,無數“第一”由此誕生。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他們的身上,診療思維是寶、臨床經驗是寶、科研思路是寶、高尚醫德是寶……百年協和靠人鑄就,他們是最大的寶藏。

尋“寶”,一場兩代人的對話由此開始。

他們隨口一個故事,便是現代醫學史上閃亮一筆

這是“追星”之旅,這些“明星”大多都是90多歲的老專家。

沒有呼吸機,籍孝誠和同事們在新生兒病房一起手捏氣囊,用正壓通氣的方法搶救弱小生命。

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內窺鏡技術後,劉彤華制定的胃黏膜活檢診斷標準沿用至今……

這是一段傳奇再現的歷程,老專家們隨口一個故事,便是現代醫學史上的閃亮一筆。

談到設立口述史專案的初衷,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吳沛新說:“老前輩是協和乃至中國醫史的‘活化石’,他們的講述對我們梳理黨領導下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醫院及各學科的歷史脈絡,領悟北京協和醫院百年基業長青的奧秘,彌足珍貴。”

在專案發起人、北京協和醫院黨委辦公室主任段文利眼中,協和人應該站在醫學前沿,因為他們不僅承擔著協和建科立院的責任,更肩負現代醫學發展進步的使命。

有人在摸索未知領域。過去,糖尿病治療採用主食固定法,控制食物攝入。甚至於一天才讓病人吃2到4兩糧食,不能吃水果,病人很痛苦。臨床營養學家杜壽玢做了一個調查,發現這種情況下80%的病人營養不良,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糟糕了。她在國內最早開展中國食物血糖指數研究,經過臨床試驗,為糖尿病患者選擇食物提供了依據,填補了我國糖尿病治療的一個空白。

有人在思考學科佈局。1986年之前,全國各大醫院還沒有獨立的超聲醫學科。時任協和理療科副主任的超聲醫學專家張縉熙前瞻性提議,建立超聲醫學科。不少人提出疑問,但張縉熙堅持:“超聲醫學不是單純的檢查,今後出路在哪、怎樣才能更廣泛地應用到臨床,這需要學科發展的整體思維。”經過30多年發展,北京協和醫院超聲診斷已屬國際一流水平,年檢查量超20萬例,為我國超聲新技術普及作出卓越貢獻。

有人在操持科室建立。專案組成員王璐說,變態反應學專家葉世泰在創立我國第一個變態反應科時,經驗為零,只能靠圖書資料自己摸索。“為了給抗原找到一個合適的儲存冰箱,葉老曾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最後在一個二手市場上購得了合適的冰箱。”

百年協和最可貴的是老百姓的口碑,不僅醫術要高,醫德更要好。在耳鼻咽喉學專家王直中眼裡,“一個在吃飯的時候忘不了病人的醫生,那才是一個好醫生”。

一件“最遺憾的事”在王直中記憶裡久久揮之不去。一個從西藏來的喉癌患者,第一次手術後復發,又做了第二次手術,很成功,現在也過得很好,每年還送來哈達。“可我內心還是感覺很慚愧,因為沒能一次把他治好,讓病人做了兩次手術。”王直中說。

王直中的“遺憾”,讓全程參與這場對話的年輕主治醫師高儒真印象深刻,“這提醒我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時刻不忘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

做得多一點快一點,遺憾就會少一點

“老專家身上有很多寶藏,如果不去了解,可能不會有人知道。”在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宣磊眼中,老專家的故事讓她有一種戴著白手套都不敢觸碰的敬畏感。

“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當記者問到面臨的壓力時,專案組成員董琳說,“這項工作是‘搶救性’的,即使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還是有很多的‘不可預料’,打亂原有的安排。”

在籌備專案期間,就有老專家相繼離世,還有一些因為身體原因不能接受採訪,因此在後續專案的實施中,高齡、身體欠佳者成為專案組優先採集的物件。

董琳與記者分享了採訪劉彤華的前前後後。

老人已患病多時,但仍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專案組的請求。採訪先後進行了五次,前兩次在劉彤華所住的病房,參與採訪的病理科技師龐鈞譯說:“劉院士準備很充分,考慮到院士的身體狀況,每次採訪我們都儘量控制時間。”

後面的三次,劉彤華改在自己家裡。龐鈞譯說:“劉院士去世後,我們才瞭解到,因為擔心在病房採訪給專案組帶來不便,她執意要求出院,可現在我們連說句謝謝的機會都沒有了。”

“每次看到老人體力不支時,我們都建議先休息一會兒,但老人卻執意堅持。”龐鈞譯說,現在才明白過來,她是怕自己的時間不夠了。

“我的座右銘是鍥而不捨……做什麼事堅決做到底,而且不能停留。”面對鏡頭,時年89歲的劉彤華為她深愛的協和留下了最後的影像。

3年間,專案組採訪了30餘位老專家,每位專家都有少則3小時,多則10小時的訪談影片。龐雜的整理工作有時會讓大家倍感疲憊。“我們手頭都有常規工作,大家是擠時間做這個事。但每當看到老專家為採訪所做的準備工作,就會覺得自己還差得很遠很遠。”專案組成員李苑菁向記者展示了採訪素材和照片——

97歲的老院長蘇萌用抗戰時期留下舊傷的手臂整理採訪提要,字跡雖抖卻力透紙背;

93歲的護理學專家李純手寫了23頁的回憶文字,認真回答了採訪提綱上的每一個問題;

91歲的變態反應學專家文昭明一字一句手敲採訪內容,提前給專案組準備了一沓很厚的列印材料;

…………

“他們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把自己一生的記憶都留給協和!”董琳說,“後面還會有更多老專家進入採訪庫,如果做得多一點、快一點,遺憾就會少一點。”

傳承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每次採訪結束,專案組都會請老專家寄語協和的年青一代:

“做一個好醫生,關鍵在於怎樣去愛病人,怎麼去解除他們的痛苦”;

“協和的特點是嚴肅、認真,大夫都是兢兢業業守在崗位上,一刻也不離開病人”;

…………

老專家們厚重的囑託,對後來人而言是心靈洗禮,更是行為準則。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頂上去,是協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動員令一出,短短十幾個小時,3306名協和人報名請戰。骨科住院醫師楊陽便是其中一員,他在重症加強病房(ICU)連續工作了69天。“剛去時人手緊張三班倒,冷的時候就在防護服外面套軍大衣,熱的時候就在病房裡放冰塊降溫,完全‘冰火兩重天’。”

“徐樂天前輩隨軍援藏,參與組建雪域高原第一所現代化社會主義醫院的故事一直深深影響著我。”在楊陽心中,隨時準備為黨和國家犧牲一切,從不是一句空話。

大醫的擔當被奉為圭臬,醫者的仁心薪火相傳。

“一個好大夫應該是立體的,這樣才是對患者負責的!”這句話是畢增祺經常對學生說的。內科學系主任李雪梅是畢增祺的學生,她成長為一個內科專科大夫用了8年時間,經歷了內科各科室的鍛鍊,也是第一個去ICU病房工作的內科醫生。“這段經歷非常寶貴,經歷了全面的鍛鍊後,在面對疑難重症時,才能迅速為患者做出正確診斷。”

初管病房時,李雪梅收治了一個10歲的小男孩。“孩子各項指標已升高,且多數腎小球已經硬化,意味著腎小球失去功能。”李雪梅說,“孩子的父親是外來務工人員,支個攤子賣早點,一家人的生活並不富裕。”為了幫患者省錢,李雪梅絞盡腦汁,一遍遍研究病理切片,終於發現尚有30%多的腎小球沒有硬化。“現在可以不透析!”李雪梅喜出望外,迅速聯絡了多家本不認識的藥廠,為患者找到價格便宜1/3的藥物。“對醫生來說,患者的身體是一個整體,患者和他的家庭也是一個整體,要為他們通盤考慮。”李雪梅說。

傳承,是為更好的發展。

2018年,協和醫院營養科從醫技科室發展成為臨床科室,並且連續多年處於全國領軍地位。“上一代的夢想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了。”臨床營養科主任於康介紹,現在,他們每天都要負責醫院各科室營養方面的會診,包括對罕見病的營養治療,“這在20年前是不敢想的”。

“之前有一位潰瘍性結腸炎病人,腸子上全是潰瘍,當時都已經給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我們隨即對患者進行了腸內腸外營養、普通膳食營養等營養搭配治療,療效很好,營養科也可以救人!”於康是我國著名臨床營養學家查良錠和杜壽玢的學生,他將這些成績歸功於老一輩營養專家的言傳身教。“過去,查老、杜老會親自帶我們查房,時常教導我們要走到病床旁,獲取一手資料,做真正的臨床!”

協和的大夫都是“燻”出來的,這種“燻”,貫穿了從1921到2021的百年間。“只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才能知道將向何處去。”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說,“在人類攀登醫學高峰的歷程中,協和老教授鐫刻下一個又一個閃亮座標。留住他們創造、積累的‘寶藏’,這項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本報記者 崔興毅)

(更多報道見5版)

分類: 旅遊
時間: 2021-10-23

相關文章

秋日帶娃野餐,這本書記得帶

秋日帶娃野餐,這本書記得帶
關於北京的秋天,我覺得老舍在<北平的秋>裡描寫得最美(不接受反駁): 如果趕上這"人間天堂"的季節,必須趁週末天氣晴好,帶上孩子,帶上零食和玩具,約上三五小夥伴,找個公 ...

趁著中秋十一小長假,帶父母到這5個地方,看看外面的世界

趁著中秋十一小長假,帶父母到這5個地方,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帶爸媽出去旅行過嗎? 有沒有發現工作越來越忙,回家就越來越少,更別說帶父母出去旅行了,那不如就趁即將到來的中秋十一小長假,帶上父母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推薦最適合帶父母出遊的5個地方,有你爸媽喜歡去的嗎 ...

兼顧帶娃,這些生意適合寶媽入手

兼顧帶娃,這些生意適合寶媽入手
想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但也想陪伴孩子成長,如何才能兩全? 這可能是很多寶媽都在思考的問題. 如果選擇了事業,孩子可能會面臨無人照顧的境地,把孩子交給親戚朋友又放心不下:如果選擇了照顧孩子,沒有了事 ...

帶娃日常(一) 之看日落 2 吃飯更有動力
帶娃日常(一) 之看日落 2 孩子不想出去玩,吃飯也沒有動力,當聽說準備要去海邊,不到半個小時就吃完了. 看窗外天氣正好,傍晚的天空被太陽染成了火紅色. 我說,吃完飯我們去看晚霞吧.如果吃快點的話,我 ...

家長帶娃吃自助餐,孩子只吃一口被要求再買一份,是誰在佔便宜?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對於有小寶寶的家庭來說,趁著週末或節假日出去逛街吃飯是普遍現象,而考慮到小孩子的口味,很多父母都會選擇比較適合寶寶的親子餐廳. 但如果是在旅途中,用餐選擇顯然 ...

國慶親子游|江西那麼大,帶娃去逛逛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今天是國慶假期第三天,今年的國慶假期是我國"雙減"政策實施後的第一個長假,更多遊客選擇了帶娃舉家出遊,家庭親子游成為假期出遊主力. 為了更好滿足家庭 ...

秋季帶娃有講究“吃”和“睡”都很重要

秋季帶娃有講究“吃”和“睡”都很重要
秋季帶娃除了關注溫度以外,還要重視"吃"和"睡" 病從口入,秋天容易滋生病菌,所以寶媽們除了注意給孩子增添衣服,也要注意孩子的吃食和睡眠. 正值秋季,家長少吃孩 ...

無線便攜,智慧恆溫。帶娃外出喝水、泡奶的最佳解決方案

無線便攜,智慧恆溫。帶娃外出喝水、泡奶的最佳解決方案
一晃帶娃三年多,真如打遊戲一般打怪升級努力通關.初為人父在帶娃的道路上不斷的學習摸索,真是歷經了種種快樂辛酸.明知道孩子太嬌不好,可是總會忍不住照顧到方方面面.孩子小的時候,為了孩子醒夜泡奶少哭兩聲準 ...

帶娃坐火車,先看看這篇文章

帶娃坐火車,先看看這篇文章
暑假就要來了 悠長的假期 正是帶著小朋友們一起 遊歷祖國大好山河的時機 然而 不少家長朋友的心聲卻是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熊孩子放暑假 一想到要帶娃外出,我的內心就很複雜 好奇.好動是小朋友的天性 帶 ...

深圳大廠媽媽帶娃實錄:上菜小、全寄宿、不培訓...

深圳大廠媽媽帶娃實錄:上菜小、全寄宿、不培訓...
科技大廠雲集的深圳,我們一直很好奇,大廠家長們會如何給孩子選擇教育?畢竟,能來深圳,能進大廠,並且生根開花的人,多半是當年高考戰役中的佼佼者.他們會有"成功路徑依賴"嗎?還是會選擇 ...

“雙減”後帶娃有些啥變化?四位媽媽的切身感受,看看你跟誰更有共鳴

“雙減”後帶娃有些啥變化?四位媽媽的切身感受,看看你跟誰更有共鳴
每日商報訊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四位杭州家長的故事,講述他們在"雙減"之後帶娃生活的變化. 這四位家長不可能代表全部家長,但希望透過他們的講述,能讓更多讀者看到"雙減&quo ...

開學了,還在為孩子每天帶什麼午餐犯愁?分享12道適合帶飯的菜餚

開學了,還在為孩子每天帶什麼午餐犯愁?分享12道適合帶飯的菜餚
本期導讀:開學了,還在為孩子每天帶什麼午餐犯愁?分享12道適合帶飯的菜餚 開學了,家裡的"神獸"終於"歸籠"了,又到了一年兩次的開學季,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讓家長們 ...

34歲辣媽狂賺2億買9000W豪宅!浴室放庭院、老公帶娃做家務:快樂

34歲辣媽狂賺2億買9000W豪宅!浴室放庭院、老公帶娃做家務:快樂
記得點選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

家庭月收入多少,你才敢全職帶娃?全國各地的媽媽這樣說

家庭月收入多少,你才敢全職帶娃?全國各地的媽媽這樣說
"最近有什麼好的工作機會嗎?求推薦!" 看到小顏發的朋友圈,幾個閨蜜炸了. 大家紛紛在群裡問她:生娃之前不是說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要在家全職到孩子上幼兒園嗎? 這怎麼才 6 個多月就 ...

爸爸帶娃好是好,就是譜太大

爸爸帶娃好是好,就是譜太大
這幾天有個爸爸上了熱搜,因為親身上陣給女兒示範如何穿裙子防走光-- 有閨女的爸爸格外上心,有兒子的爸爸也不甘落後.我的配偶雖然是個13歲的單細胞,但他也非常愛小孩且會帶小孩--這是我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肯 ...

帶娃路上的實用物品推薦,防交智商稅

帶娃路上的實用物品推薦,防交智商稅
#萌娃養成記-周打卡挑戰# 現在崽崽3歲半多了,一路上買了各種物品,也沒少交智商稅,總結了一下下面的這些物品是很值得購買的. 奶燉鍋.小奶鍋與榨汁機 奶燉鍋,在小朋友吃輔食的階段,幫了很大的忙.它可以 ...

獨自帶娃的第四天
2021.10.10 天氣陰冷 此刻晚上10點半躺在床上,思緒萬千,看著牛牛可愛的睡臉,真的是溫暖了我的心房[心][心][心]. 一早剛7點,牛在我的被子旁邊蹭個不停,感覺有點想醒的樣子,我把手塞進他 ...

解鎖帶娃新技能,讓家務勞動成為孩子們的“上癮遊戲”

解鎖帶娃新技能,讓家務勞動成為孩子們的“上癮遊戲”
解鎖帶娃新技能,讓家務勞動成為孩子們的"上癮遊戲" 網上看到一條"家務小能手"洗碗走紅的影片,簡直萌化了一群老母親的心~ 小男孩身上繫著一張小圍裙,站在板凳上專 ...

帶娃趣事!上篇

帶娃趣事!上篇
#秋季帶娃好時光# 嗨!大家好!我是明遠媽媽!養娃我是認真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則帶娃趣事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走過路過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兩歲小孩,本以為他只會說簡單的詞語,沒想到他居然會嘮嗑 ...

從央視的破例,到半夜“抱怨帶娃”,午夜夢迴時王二妮有後悔嗎?

從央視的破例,到半夜“抱怨帶娃”,午夜夢迴時王二妮有後悔嗎?
2007年,在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的舞臺上. 有一個穿著喜慶衣裳的女孩,在舞臺上唱著山歌. 剛剛走上舞臺的她,並沒有吸引觀眾太多的目光. 除了她身上那身喜慶的衣裳,瘦瘦小小的她一開始看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