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豆豆
在電影《楚門的世界》裡,楚門的前半生一直被困在一個巨大的謊言之網中——他從出生到工作到結婚,每一個人生軌跡都是被真人秀設定好的劇本。每天的生活場景、遇到的行人、發生的事情都有條不紊地重複著,而他全然不知。
好在電影結尾,楚門想盡辦法要去遠方,他乘的小船戳破了藍天白雲的佈景,這也意味著他邁出了追尋自由的第一步。
楚門的生活是一個真人秀,他過著一種被他人設定好的“二手人生”。而當年輕人反觀自己,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是否也在不經意間過著一種“二手人生”?
被流行語侵蝕的表達
你知道每年的流行色是如何確定的嗎?
事實是,每年都有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流行色專家,他們帶著各種提案聚集到法國巴黎,共同商量下一年度每季的流行色提案。簡單來說,流行色是被塑造出來的。
和流行色一樣,每隔一段時間網路上就會出現一些流行熱詞:“絕絕子”“yyds”“針不戳”“奪筍吶”“普卻信”等等,日常聊天對話也基本上被這些流行語覆蓋了。
在手機這個小小的方塊裡,人們的時間和距離被壓縮,而使用的語言也在潛移默化地被塑造著。流行語充斥的對話中,人們的表達漸漸趨同,而當你面對美景或試圖表達具體的情感時,腦子裡湧現的還是那些流行語。
身邊的朋友感嘆道,當她的好朋友發來美景圖片,她只能想到用“太美了”來回答,那一刻她感覺自己的語言實在太匱乏了,無法用貼切的語言表達出那一刻的感受。
然而,她的感受並不是個例。根據《中國青年報》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在2002名受訪者中,有76.5%的人都感覺自己的語言變貧乏了,具體表現是說不出什麼詩句(61.9%)、不會用複雜的修辭手法(57.6%)。至於原因,70.9%的人認為是互聯時代追求短平快的必然,65.4%的人認為是受網路氛圍的影響。
豐富的語言,對於塑造豐盈的思想、不受限制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斯坦福大學心理教授萊拉·博格迪特斯基表示:“我們所說的語言,不僅能反映和表達我們的思想,而且還可以塑造我們所要表達的思想。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語言,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對現實的構造,使我們變得如此聰明和複雜。”
儘管身處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對於我們所接收的資訊和使用的語言,也要進行一定的過濾,才不至於被無處不在的二手語言所淹沒。
慢一些,沉浸在書本里汲取養分,是一個豐富語言系統的有效途徑之一。比如,當你讀過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描寫美景的句子:“天色很快暗下來了,葡萄色的黃昏,紫色的黃昏,籠罩在柑橘林和狹長鵠瓜田上;太陽是榨過汁的葡萄紫,夾雜著勃艮第紅,田地是愛情和西班牙神秘劇的顏色。”以後在面對美景時,就不會只懂得說“太美了”。
不加思考的經驗復刻
“逃離北上廣,在三線小城過田園生活是什麼樣的體驗?”“去xx旅行,有哪些不能錯過的景點路線推薦?”“報考金融專業還是文學專業,選哪個前景比較好”……
如今,在做一些選擇和決定時,我們總是下意識地想去網上找找別人的相關經驗,彷彿手握答案之書,人生的一切都會按照既定路線來執行,不會行差踏錯半步。
然而跳過了探索過程的旅行和人生,是否會變得有些乏味和單一呢?當你全盤接納了他人的經驗,你的體驗是否已被他人的體驗所代替?
這個時代,每個個體都在呼喚“個性”“自我”,同時又在復刻他人的經驗,對照著他人的人生範本去生活。
憑藉詩意的田園生活出圈的博主李子柒,隻身在深山中居住,從砍柴打水,自制灶臺和鞦韆,再到親自收穫糧食做成美食,成為許多身處都市的上班族豔羨的理想生活。
但許多人只看到李子柒田園生活的愜意,對其背後的辛苦勞作、繁雜瑣事卻一概不知。真正去過這種生活,許多人大概過幾天又會覺得無聊和厭煩了。
其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行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大家把這種生活當作一種逃遁的幻想,然後在追逐、厭倦、拋棄、追逐的迴圈裡不斷重複。今天你可能嚮往不問世事的田園生活,明天又會羨慕四處漂泊的旅居生活。
許多年輕人輕易陷入比較的漩渦,不加思考地隨大流,隨著社會評價和他人期待去生活,卻沒有認真思考: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殊不知,理想的生活不一定在別處,當你專注於每一個當下,明確自己的需求,才可能探索到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
逐漸找尋到真我
如今,無數的廣告充斥於生活裡,讓你誤認為一部車即代表激情,一款飲料即代表自由,一款包包即代表精緻生活。它們無不透露著這樣的訊息:你擁有什麼,你就是什麼。
“精緻”“自由”“酷”這些詞,像是消費給年輕人注入的“致幻劑”。在此作用下,消費社會構建了一種理想化的生活圖景,一種透支未來的虛假自由。
很多年輕人不惜透支、超前消費,去購買遠超過自己經濟水平的物品,或者自己壓根不需要的物品。很多時候,接連不斷的購物狂歡節鋪天蓋地的宣傳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基於虛假的需求,年輕人消費的並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精緻的概念,還有它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即使那只是短暫的。
在我們看到“酷”的商品時,它讓我們異常興奮,激發了購買的慾望。並且大腦還向我們傳遞著一些資訊,讓我們覺得自己屬於某些圈子和團體,歸屬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所以,消費帶來的不只是優越感和價值感,還有幸福感、良好的社會聯絡、歸屬感等良好感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控制不住“剁手”的深層次動機。
當廣告和流行趨勢創造出一堆我們並不需要的需求,我們也需要理性思考一下,這些需求是來自自己的真實需要還是被塑造出來的虛假需求?
其實,理想生活不在於擁有物品的多少,如果人被消費的物品奴役,消費需求被外界掌控,那人也就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裡無法自拔。
人生是一道開放題,並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在充分強調“做自己”的時代,偶爾我們也需要停下來做減法:從社會的我、假想的我到內在的我,逐漸找尋到真我。我們需要穿過資訊的迷霧、比較的漩渦、虛假的需求,去找到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才不至於重複著他人的“二手人生”。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劉博文
編輯:董鐵瑩 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