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芳穎
編輯 | 樓婍沁
“敏感肌”這個尚未在醫學領域擁有正式名分的術語正成為美妝領域新的財富密碼。
根據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向介面時尚提供的報告,過去4年,“適合敏感肌“的宣稱在產品逐漸增高。面部護膚品品類中,帶有敏感肌宣稱的產品佔比從2017年5月的11.8%升至2021年4月的22.9%。
國貨品牌中率先跑出敏感肌賽道的無疑是被稱為“敏感肌第一股”貝泰妮。貝泰妮旗下核心王牌薇諾娜自始至終主打的正是“修護敏感肌膚”,而其收入一向佔總營收超九成。
上市迄今,貝泰妮穩增至近千億元的市值遠超過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珀萊雅等老牌的頭部中國化妝品上市企業。珠玉在前,新興護膚品牌自然會看好“敏感肌”方向發展的潛力。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於“敏感肌”的認知度也在升高。根據英敏特的調查,41%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擁有敏感肌,且39%的消費者會尋找專業針對面板問題的護膚品。
這意味著當前品牌的市場教育和消費者的需求增長或許正在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雙方共同拉動了敏感肌護膚品市場的增長。
而對敏感肌具有認知的消費者顯然也對美妝產品的成分有更高的要求。報告顯示,87%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對成分進行研究以確保安全很重要。這一點也與當下大行其道的“成分黨”趨勢相呼應。
同時前述報告指出,天然成分仍是品牌們在突顯安全優勢方面的主流選擇。
這一點在新銳國貨護膚品牌身上就可以看到例子。以山茶花為原料的國貨品牌AOEO和林清軒都會提到其溫和護膚的特點。在工業大麻尚未被明令禁止前,溪木緣等護膚品牌亦會強調大麻成分對修復受損肌膚的有效作用。而薇諾娜也會在對外宣傳中反覆提及“植物美膚”的作用,並列出青刺果、馬齒莧、雲南山茶等明成分。
但前述報告也指出,相較於歐美等成熟市場,中國市場的新品在接受的測試種類多樣性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具有“經測試”宣稱的新品一定程度上會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化妝品監督和管理的收緊加強,未來新品牌勢必需要在宣傳上更為謹慎,而檢測方面的客觀資料或將成為支撐功效宣傳的一大助力。
此外,英敏特在該報告的調查過程還發現了敏感肌護膚品在細分領域的潛力,即消費者普遍認為,敏感肌問題與不同的面板型別共存。因而,未來主攻敏感肌的品牌可以考慮在產品上根據油性、乾性、混合等不同膚質進一步做區分,從而滿足多樣的消費者需求。
另一細分領域的機會則來自於男性消費者。在尋求專業針對面板問題護膚品的選擇上,女性消費者的滲透率達57%,而男性僅4%。
介面時尚曾報道,理然、藍系、dearBOYfriend親愛男友等男士美妝品牌近期接連獲得融資的訊息側面印證了男性化妝品市場的增長空間尚屬廣闊。
然而,具體到品類上可以發現,洗面奶仍是男性消費者需求最大的單品。新品牌的侷限性一方面在於市場體量較小;另一方面在於受到社會文化的固有影響,男性消費者本身在護膚和彩妝產品上的接受度仍然不高。
但是,前述報告的調查顯示,36%的男性消費者通常購買專為男士設計的護膚品,64%將專為男性設計的成分視作重要的購買因素。這兩組資料透露出了美妝市場現在尚待填補的需求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