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畑敏四郎是日本陸軍中的“俄國通”,曾與永田鐵山、岡村寧次並稱日本陸軍“三羽鳥”,是裕仁天皇非常器重的陸軍精英,其軍事生涯中最後一個軍職,是日本陸軍大學校校長,由於其是“皇道派”中的骨幹人物,因此在“二.二六事件”後遭到整肅,被編入預備役而終止了軍事生涯,值得一提的是,此人的軍旅生涯與中國沒有任何交集,這在日軍陸軍高階將領中卻是不多見的。
小畑敏四郎(1885—1947)是日本高知縣人,出生於貴族之家,曾就讀於京都府立第一初級中學,受軍國主義影響而立志從軍,先後就讀於大阪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和陸軍中央幼年學校,1904年10月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16期步兵科,與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安藤利吉、磯谷廉介、尾高龜藏、桑木崇明等人同學,在校期間曾與永田鐵山、岡村寧次並稱日本陸軍“三羽鳥”,畢業後被分配至近衛師團第1旅團步兵第1聯隊服役,並於年底晉升陸軍少尉。
1908年12月25日,小畑敏四郎以中尉軍銜考入陸軍大學校第23期,與永田鐵山、蓮沼番、梅津美治郎、前田利為、川岸文三郎、末松茂治、筱冢義男、坂本右政門等人為同學,並於1911年11月29日以優等生畢業,與梅津美治郎、永田鐵山、前田利為、筱冢義男等人成為該期“軍刀組”,被明治天皇御賜軍刀。
從陸大畢業後,小畑敏四郎被分配至第一師團步兵第49聯隊服役,1913年晉升陸軍大尉後調到參謀本部任職,1915年曾被派到俄國駐在,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觀戰武官前往歐洲考察,其後又相繼在陸軍省和參謀本部任職,1920年再度被派駐日本駐俄羅斯公使館武官,由此成為日本陸軍中“俄國通”。
1921年10月,日本皇太子裕仁在閒院宮載仁親王陪同下赴歐洲考察,由於其父親大正天皇已經病入膏肓而不能理政,剛滿20歲的裕仁就已經開始攝政,初入政壇的裕仁,急於培植自己的黨羽,當他在德國南部巴登巴登一家溫泉旅館度假時,閒院宮載仁親王特意召集名聲在外的“三羽鳥”晉謁裕仁。
當時小畑敏四郎是駐俄國武官,永田鐵山是駐瑞士武官,而岡村寧次是參謀本部部員,三人從各處趕來聚會,駐德國武官東條英機聞訊也從柏林趕來,大家相約一起輔助攝政太子裕仁,為大日本帝國幹出一番事業。
小畑敏四郎於1922年從莫斯科歸來後,再次回到參謀本部任職,並於翌年晉升陸軍中佐,期間曾到陸軍大學校擔任軍事教官,1926年又被調回參謀本部,在第一部(作戰部)擔任作戰課長,一年以後晉升陸軍大佐,出任第十師團步兵第33旅團步兵第10聯隊長,任內持法嚴厲,但禁止對士兵動用私刑,被人稱為“禁閉室先生”。
歷史車輪進入三十年代後,小畑敏四郎調任陸軍步兵學校研究部主管,1931年8月1日調任陸軍大學校高階教官,翌年2月10日再任參謀本部第一部作戰課長,兩個月後晉升陸軍少將,並升任參謀本部第三部長,期間與陸軍大臣荒木貞夫走得較近,其原因就是因為兩人都是“俄國通”,世界觀和政治趨向相近,由此成為“皇道派”的骨幹人物,並與同學和好友永田鐵山在政治上取向上徹底決裂。
1933年8月1日,小畑敏四郎調任近衛師團第1旅團長,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初入近衛師團服役,到再回近衛師團出任旅團長,期間歷時近30年之久,1934年3月5日又調任陸軍大學校幹事,此幹事類似於教務長,負責學校的教學管理,並在一年以後接替杉山元出任陸軍大學校校長 ,任內主持制定了《日本陸軍軍事訓練大綱》,尤其對防禦作戰頗有研究,並於1936年3月7日晉升陸軍中將。
“二.二六事件”之後,寺內壽一出任陸軍大臣,秉承裕仁天皇旨意以“鐵腕”手段整肅陸軍,並獨掌陸軍人事調動大權, “統制派”由此控制了日本陸軍,而“皇道派”將領幾乎都被整肅,小畑敏四郎自然也不例外,於1936年8月1日被編入預備役。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小畑敏四郎奉調出任第十四師團留守師團長,第十四師團由其同學土肥原賢二率領出兵中國華北,1939年10月又以健康原因解除召集,再度被編入預備役,並被徹底終止了軍事生涯,其同學和好友岡村寧次在中國可謂是風生水起,出任多種重要軍職,岡村寧次曾數次邀請他重新出山,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但都被小畑敏四郎一口回絕了。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的第二天,首相鈴木貫太郎宣佈內閣總辭職,在內大臣木戶幸一的舉薦之下,東久邇宮稔彥王被推上前臺,於8月17日出任日本第43任首相,小畑敏四郎應邀出任國務大臣,助力東久邇宮稔彥王迅速而平穩地解除了700餘萬日本海陸軍的武裝,並將這些軍人遣散回鄉,與此同時迎接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完成了向同盟國投降的所有法定程式和手續。
1945年9月3日,駐日盟軍總部在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儀式,日本政府指派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簽字,並由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日本軍方簽字,但梅津美治郎不太情願出席投降儀式,小畑敏四郎大罵他的這位陸大老同學,“如果梅津參謀總長不願意去,我可以作為陸軍代表去。”結果逼迫梅津美治郎不得不登上“密蘇里”號戰列艦。
東久邇宮稔彥王內閣,把“一億玉碎”的口號改成為“一億懺悔”,並以此來“洗白”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併成功地將戰爭的責任引向了東條英機,由東條英機來為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背鍋”,但最終因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諸多矛盾,而於10月9日辭職,僅當了54天的日本首相,小畑敏四郎也隨即於10月15日辭職,可謂是與東久邇宮稔彥王共進退。
小畑敏四郎於1947年1月10日死亡,卒年只有62歲,具體死因不明,其妻子是日本第24代眾議院議長元田肇的女兒,而他的妹夫船田中是日本第56代眾議院議長,曾經的日本陸軍“三羽鳥”,永田鐵山死於非命,只有岡村寧次命大,而日語中的“三羽鳥”,在中文中就是“三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