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宣告,文章轉自wb,僅供學習,侵刪。)
正文:
網路上流傳的奢侈品鄙視鏈,這張圖與實際情況基本沒什麼出入。但我個人並不認同Hermes是唯一王者的劃分。
Hermes除了皮具售價昂貴,許多服飾品類的平均定價都低於Dior、Chanel與LV。(即使是在《三十而已》中,顧佳也是因為背了Chanel的包包而被拿Hermes的鄰居鄙視,如果是著裝,則不存在這種情況。)事實上,Dior與Chanel作為兩大國寶級設計品牌,LV作為宇宙知名度最高的奢侈品牌,在文化影響力上是與Hermes持平甚至略高的。所以,在我心中,C、D、H、L是“四大”,排名不分先後。
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四大品牌,全部出自法國。義大利品牌在製作工藝與歷史傳承上更為優秀,但義大利人對於品牌管理這件事顯然過於隨性了,導致始終被法國人壓一頭。
義大利品牌中,Gucci的確是獨一檔的存在。在許多歷史時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Tom Ford時期、Alessandro Michele時期,Gucci都與其餘幾大品牌鼎足而立。但Gucci的問題在於它經常會因為內部原因而出人意料地突然隕落(Gaga的《House of Gucci》快上映了建議大家看一下),所以歷史地位比“四大”略低。
義大利總能孕育出優秀的工匠與設計師,卻很難發展出頂級的奢侈品牌。相較於法國,義大利缺乏一套完善的奢侈品牌培育機制。Miuccia Prada一手重塑了Prada的輝煌,又把它帶入泥淖;Donatella Versace拼盡全力,仍很難抵消兄長遇刺之後導致的聲勢下滑;Giorgio Armani是當代最具聲譽的設計大師,但他對品牌的絕對控制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的擴張……
英國品牌和美國品牌的話語權還在持續被削弱。英國品牌在20世紀後期的崛起得益於二戰後人們對於個性化的追求,在設計師備受追捧的年代,英國品牌如Vivienne Westwood、Stella McCartney可謂風生水起,但至少在當下,設計師的姓名已不再重要了。美國品牌則不屑於只賺有產階級的錢,他們的願景是工業化和全球化。Calvin Klein、Gap、Lewis、Benetton、BCBG、DKNY、Coach……,這曾經是一條很好的賺錢之路,但美國公司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敵人——LVMH老闆Bernard Arnault。
Bernard發明了奢侈品牌的現代旗艦店,用logo包裝所有商品並不斷併購新的品牌。這樣的舉措使奢侈品擺脫了曾經的“作坊式”組合形態,真正走入大眾層面,從而削弱美式品牌曾經的全球化優勢。現在,普通人踮起腳尖,也能勉強夠得到所謂的奢侈品了,如果Coco Chanel在世,一定會把Bernard罵得狗血淋頭。但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然如此。如果講到如何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Bernard Arnault的作用,不低於Steve Jobs。
(圖源絲印,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