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眼中,中國在科技上的的勝利歸功於三個原因:一是中國完善的基礎設施。二是出現一大批創新公司,它們正日益趕上美國矽谷的同行。另一個是創新公司背後的中國政策支援,比如向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非國有科技集團頒發了金融牌照,使得中國移動支付系統領先世界。”
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 Magazin)近日刊登了經濟作家扎克·迪奇特瓦爾德的文章,指出中國創新迅速崛起有一個常常被西方忽視的第四大重要原因——“中國人接受新技術的意願”。最近30年,中國各個領域的變化比世界任何國家都大,中國人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也比其他國家要強。
“要理解中國公眾為何如此開放,我們應該想想年輕的中國。”作者寫道,這裡有兩件事:第一,40 歲以下的中國人佔了7億;第二,過去十年中,中國脫離 1990 年代末和 2000 年代“製造工作臺”跨入“創新國家”。
文章指出,“中國創新的特殊方式與人的經驗有關,這是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全球各國經歷變化的指數顯示,根據1990年到201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發展,中國人均GDP過去30年增加了32倍,而第二名的波蘭還不到10倍。其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大多數工業化國家都在3倍以下。簡而言之:中國的變化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快。人們已經看到了。
1990 年以來,美國的千禧一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網際網路,其次是手機、智慧手機、社交媒體、約會應用程式、手機銀行、電動汽車、大資料,最後是新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如 CRISPR 基因剪刀等等。自 1990 年以來,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約 2.7 倍。
這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前提是你將它與中國進行比較。在那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同期增長了 32 倍。1990 年,中國對全球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總值的貢獻不到 2%;2019 年幾乎達到 19%。
再看一些具體的細節,就會讓人更加生動了解這一成就。中國在2011到2013年的短短三年間,消耗了大約64億噸的水泥,而美國20世紀的100年間水泥消費量才44億噸。30年前,中國道路上行駛的汽車為550萬輛,現在是當時的500倍,電動汽車數量世界第一。1986到1990年的5年間,中國自費出國留學人數才13萬,現在僅在美留學生就達近40萬。
將中國與美國進行比較可能並不完全公平。由於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如此之晚和如此之快,它能夠跳過其他經濟體必須經歷的一些艱鉅的發展階段。因此,文章把焦點對準了同樣是新興國家的印度。
中國和印度常被西方國家進行對比。兩個國家的現代政體幾乎同時成立,1947 年印度和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就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而言,兩國在 1992 年持平:約為 350 美元.
印度和中國的人口都特別多。印度人口平均比中國人年輕——這常被西方說明,印度人對新技術的開放程度應該比中國人更高。兩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相似,尤其是在 MINT 學科領域(數學、計算機科學、自然科學、技術)。
然而,作者仔細觀察到,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在印度,只有一半的人口使用網際網路,許多印度人不願意掃描二維碼來支付。印度約有 1 億人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移動支付,而中國約有 8.5 億人。
谷歌曾雄心勃勃地在印度發起“下一個十億使用者”計劃,但在對新技術的懷疑下幾乎沒有改變。 即使其他組織對印度基礎設施的鉅額投資也沒有帶來預期的成功。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巨大差異不能用跨越式解釋。在中國,移動支付和二維碼被證明比現金更快、更容易、更安全、更便宜。
它的背後是什麼?可以在經歷的變化的資料中找到解釋。在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 30 年中或多或少呈線性增長——從每年 350 美元多一點增加到 2000 美元。而在中國,增長几乎是指數級的。它從每年不到 350 美元上升到超過10000 美元。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中國人願意掃描二維碼,而很多印度人不願意。
這表明人的心態對變化和創新產生了不同的態度。近年來,中國人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民眾更適應根本性的變化。透過這樣做,他們瞭解到創新技術可以成為生存的關鍵。
短期來看,中國人口眾多、適應能力強,具有明顯的產出優勢。因此,這個國家應該在未來的創新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以前,中國被指是世界的影印機,從模仿中不斷進步,併成長為創新國家。
文章認為,西方企業未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不能迴避“模仿中國”。
一些最聰明的非中國公司現在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就是他們從中國競爭對手那裡尋找創意的原因。就像臉書一樣,在2019 年為其聊天服務添加了支付功能,實際上是模仿了微信。微信展示了社交媒體和線上交易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範例。亞馬遜在阿里巴巴的“雙十一節”上舉辦了“Prime Day”。Instagram 從 Tiktok 的成功上提出了 Reels 的想法。這個清單還在繼續……
“一直以來,很少有國際大公司讓其中國團隊為制定全球戰略提供重要支援。”文章指出,如果現在仍這樣做,他們正在浪費寶貴的機會。有關中國本地戰略的見解可以徹底改變這些大公司的全球戰略。如果這些西方品牌未來想繼續與中國品牌競爭,他們必須認識到中國現在是一個強大的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