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稱六朝古都,這六朝指的是三國時的吳國、東晉、再加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這六朝都是在南京定都的。除了六朝古都外,南京還有許多別名: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建康、臺城等等。
戰國時,楚威王想憑藉長江天塹圖謀天下,於是開始在此建城,名金陵邑,這就是南京古稱金陵的由來。秦始皇出巡時經過這裡,隨行的術士觀了觀天相告訴他說:金陵有王氣,這惹得秦始皇很不爽,於是改金陵為秣陵,"秣"的意思是草料,秦始皇貶低這裡只配做牧馬場,又鑿山通淮水以洩王氣。
孫權稱帝后,東吳在此建都,孫權把"秣陵"改為"建業",意思是"建立帝王功業"。孫權大力發展生產,對江南地區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建業作為東吳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得到長足發展。
孫權在清涼山建造石頭城作為軍事要塞,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後的南北戰爭,石頭城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西晉滅吳最後的主戰場就在這裡。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描述的就是這件事: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西晉大將王濬駕駛戰船從益州順長江而下,志在滅吳,吳主孫皓(孫權的孫子)以為憑藉長江天險,用鐵索就能把敵人攔截住,結果被西晉剪斷鐵索,攻下了都城,孫皓只能舉著白旗出城投降。
西晉滅吳後,又把"建業"改成了"建鄴"。
滅蜀吞吳,西晉結束了漢末以來的割據局面,實現了統一。然而,和平穩定的局面沒有維持幾年,西晉由於八王之亂,國力迅速衰微,內遷的諸民族趁機舉兵作亂,匈奴、鮮卑、羯、羌、氐是其中五個較大的胡人部落,胡人們建立的數十個國家裡,其中有十六個是存在時間比較長、影響比較大的國家,五胡十六國混戰不休。西晉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所滅亡,北方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混亂時期。
晉朝皇室、士族以及黃河流域的百姓為躲避戰亂,紛紛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中國進入南北分裂、對峙的階段。琅琊王司馬睿南渡之後,在晉朝宗室和南北士族的擁戴下,建立東晉王朝,他也選擇在南京建都,並且把"建鄴"改成了"建康",其後的南朝一直沿用了這個名字,並一直把建康作為都城。東晉和南朝都把中央政府和皇宮建在臺城(舊址在今玄武湖邊),臺城也因此成為南京的別稱之一。
衣冠南渡不僅使漢民族在南京儲存了華夏文明的正朔,更給江南的經濟文化帶來了進一步的發展。
南京城南,有一處叫新亭的地方,南渡之人,常常在此聚集,他們一邊感嘆"這裡的風景和故鄉是一樣一樣的啊,可我們的家鄉已經被異族的鐵蹄踐踏,我們何時才能重回故鄉啊",一邊對泣,宰相王導就說:"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號召大家打回老家去。
中原淪喪,使得愛國志士們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故土為己任。聞雞起舞、擊楫中流的祖逖,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但由於晉朝內部爭權奪利、各懷心事,祖逖的北伐在處處掣肘之下,功敗垂成。
383年,前秦苻堅舉全國之兵,對東晉發動了戰爭。淝水之戰是東晉一次生死攸關的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淝水之戰以東晉大獲全勝告終。淝水之戰的勝利有效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尤其是使流落到南方的中原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其有了重新崛起的機會。
淝水之戰也讓統帥謝安也秀了一把個人魅力。當勝利的捷報傳來,謝安按捺住心頭的狂喜,輕描淡寫的一句"小兒輩遂已破賊"再次把魏晉風度演繹到極致。乖乖,這可是八萬人把百萬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大捷啊!
420年,東晉的權臣劉裕逼晉室禪位,建立劉宋王朝,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南朝歷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四朝,這四朝都是由漢族建立的,共一百六十九年。南朝上承東晉,下啟隋朝,因為嫡傳華夏之正朔,一直被視為正統王朝。
劉裕雄才大略,兩次北伐,滅南燕、破北魏、亡後秦,收復了不少故土失地,宋是南朝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王朝,將近60年,也是版圖最大的一個,南過交趾,西包劍閣,北劃黃河,而繞東海,七分天下而有其四。辛棄疾稱讚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蕭道成篡宋實在是被逼的。蕭道成本是老皇帝的託孤大臣,可小皇帝劉昱豈止殘暴,根本就是變態,劉昱變著法淫樂,最喜歡親手虐殺人,身邊隨時帶著針、鑿、鋸等工具,一言不合就剖腹剜心,每天少說殺掉幾十人,生生把政務大廳變成了屠宰場,至於虐殺平民百姓的事情,更是數不勝數。劉昱作死,玩到了蕭道成身上,竟然把蕭道成的肚臍眼當靶子,要射死蕭道成,這樣的人渣怎麼輔佐?蕭道成最終推翻劉宋,建立蕭齊王朝。
蕭道成吸取宋亡的教訓,待人寬厚,奉行節儉,但後世的子孫又走上了宋亡的老路,骨肉相殘,君臣猜忌,奢侈鋪張。東昏侯蕭寶卷荒唐殘暴,視百姓如草芥,朝臣幾乎被他殺光, 平叛的大功臣蕭懿也被他毒死,蕭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蕭衍一怒之下,帶兵攻入建康,結束了齊的統治。蕭齊享國只有24年。
蕭衍很長壽,當了將近半個世紀的皇帝,他前半生勵精圖治,加上江南地區經過數百年的開發,到梁時已臻於鼎盛,蕭梁前期是南朝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侯景之亂改變了一切,侯景本是東魏叛將,大臣們對他的人品和野心有所瞭解,都反對收留他,但蕭衍有個收復失地的執念,想借侯景的力量北伐,還是堅持收留了他。侯景最終發動了武裝叛亂,攻入建康,把年邁的梁武帝蕭衍活活餓死在臺城。
北齊趁亂奪去了蕭梁江北、淮河兩岸之地,西魏奪了巴蜀、荊襄等地,幾年之內,國土丟了三分之二。
在討伐、平滅侯景的過程中,陳霸先逐步崛起,最終,陳霸先代梁自立,建立陳朝。由於侯景之亂對南朝的毀滅性破壞,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北朝轉強、南朝轉弱的現象。陳朝是疆域最小的,僅能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交趾以北的地區。陳霸先抵禦了北齊的侵略,形勢逐步好轉,但後主陳叔寶即位後,不理政事,光忙著寫《玉樹後庭花》,建造藏嬌的金屋,跟女人膩歪了,最終被隋朝所滅。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蕭齊詩人謝朓寫出了南京的特點。
六朝是一個政權爭奪變換頻繁的時代,也是一個人生命運漂泊轉蓬的時代,執政的經驗教訓,興亡的感喟憑弔,人生的遭際嗟傷,"六朝舊事隨流水""六朝如夢鳥空啼""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六朝這段特殊的歷史,讓南京具有了獨特的氣質。朱自清說:南京的販夫走卒,都帶著六朝的煙水氣。
四大古都(洛陽、西安、南京、北京)裡,南京是唯一沒有異族政權建都的城市。每當中原被異族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由於地理位置和山川險固的原因,漢民族通常都會選擇退守南京,在南京休養生息、重整旗鼓,把南京作為絕地反擊的大本營,南京因此被視為漢民族的復興之地。歷史上南京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又一次次頑強地重整河山,為華夏文明的延續、發展、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南京是一座不屈的城市,是一座與民族患難與共、休慼相關的城市,在華夏兒女心中有著特殊的情感和地位。
作者:祝棠愉
參考書目《資治通鑑》《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