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穩定在9.1的《功勳》播出之後,真是給現在的年輕演員們好好上了一課,什麼才叫做真正的表演,什麼才叫做演員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這無疑又是一部主旋律逐漸商業化的典型範本,當代教科書級的敘事,以及能經得住市場檢驗的一堂面向全國的表演公開課。
《功勳》作為年代國劇標杆立項,以傳奇導演鄭曉龍為核心搭建主創班底。
對於演員的選擇自然是極其嚴苛的。
這樣的大劇組可不是隨隨便便,光憑流量就能進去的。
想詮釋好8位德高望重,受人民愛戴的功勳級人物,首先第一點就是要達到形神具備的基本條件,不僅要有深厚的表演功底和多年片場的實戰經驗相輔佐,更重要還得有外在的先天條件才行,光這一條就讓黃曉明、雷佳音反覆面試了多次。
不斷比對照片,反覆AI對臉,當著諸多工作人員的面解放天性,讓他們又回憶起了剛剛畢業時期的痛苦經歷。
而另外選擇演員的標準則是德藝雙馨,且有口碑積澱,有能拿得出手的個人代表作,還必須得具備較強的思想覺悟和對自我高要求高標準的敬業態度。
這裡的敬業,可不是片面上理解的那麼簡單,更不是你被選中後準時進劇組上個班,拍戲時灰塵泥土搞髒了衣服,弄劈了手指甲,被雨水淋溼頭髮,就算敬業了。
拿戲份不多的倪萍老師來說吧。
多年不接戲的她早已到了退休年紀,但當得知林楠導演想邀請她出演申紀蘭婆婆時,即便身體不適,可她還是早早就趕赴劇組報到了,與導演談完角色,拿到本子,又馬不停蹄前往現場,下到山村,去感受生活。
既然接了角色,哪怕戲份不多,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對待。
用倪萍老師自己的話來說:
演繹40年代農村老婦形象,本身就與當下生活脫節,你必須重新融入到那個環境裡,才能找到淳樸真實的質感。
也許許多人覺得大可不必,妝容與場景搭建可以完全解決此問題,但菠蘿君覺得這些只能作為表演輔助來使用,不可或缺,但不能依賴,因為由內而外展現出的那種滄桑和悽苦感,是表面妝容無法代替的。
現在部分年輕演員,走流量偶像派的工作現狀,哪有什麼可以深入人心的角色供他們演繹?一個月跑三個片場,兩臺綜藝,露個臉,擺擺姿勢就搞定了,自然不必去鑽研角色,更甚者一些偶像劇宣發時,愛豆們刮破了點皮,弄髒了臉,也作為噱頭拿出來說事,真的讓人不是很能理解,難道這就是演員敬業的定義?
回看倪萍老師正劇中的表現,看似好多天沒洗過的乾枯頭髮點綴鬢角絲絲白銀,粗糙不堪的面板,拖著有些病態的身體,下到農村換上道具服裝後就再沒換過的破舊棉襖,配合著她三場直戳觀眾淚點的哭戲,對於兒子遠行的牽掛,對於兒媳婦獨守婚房的歉疚,對於生活艱辛的無奈,體現得是淋漓盡致,更貼切來說應該是渾然天成。
想當年,倪萍老師同樣有著相類似的表演,在《泥鰍也是魚》中,那個帶著兩個娃,顛沛流離的女農民工,與如今的農村老太就有著許多重疊的影子。
倪萍為了演好來到陌生城市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的女農民工,在三個月的拍攝時間裡,沒洗過頭,沒洗過臉,更沒洗過澡。
在工地裡吃,工地裡睡,剛開始渾身還奇癢難耐,但是過了一陣就不癢了,反倒很舒服,而且身上穿的服裝道具,從剛進劇組就再沒脫下來,拍攝結束後已經發臭了。
後來換下來的褲子襪子放在一邊,自己就能站立住,現在想想都很有畫面感。
當演員與角色,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你就已經不是在演了,而你就是那樣的一個人,倪萍老師在《功勳》劇組,和年輕演員們打趣,也曾回憶過往昔的表演經歷。
嘗試把自己變成劇中人物,是最快進入角色的途徑。
當所有工作人員因為你身上的臭味而遠離你時,那種嫌棄的表情,多少會讓你感受到角色本身所面臨的不堪和困境。
今天菠蘿君只是拿倪萍老師舉了個如何才是敬業演員的例子,而在《功勳》劇組裡,像倪萍老師這樣始終保持著老一輩藝術家迴歸生活,感受角色的優秀演員,比比皆是。
像婁乃鳴、奚美娟、張洪傑、張凱麗、陳寶國等,都堪稱德藝雙馨,重望高名。
正是他們精彩的呈現,才有瞭如今可以力爭年度國劇的傳世經典佳作《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