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28日,天安門廣場上,人民大會堂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北京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的4000餘名職工的勞動號子,在天安門廣場響起,加上各種施工的機器轟鳴之音,工地上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建國以前,毛主席在延安時,就產生了這個設想。希望在革命勝利以後,建設一個足以容納萬人開會的大禮堂,作為黨的領導人和群眾一起共商國家大事的地方。一直到1958年,中央才敲定了建造萬人禮堂的計劃,地點就選在天安門前。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副市長萬里同志正式傳達了中央關於籌備慶祝建國十週年的通知。在建國十週年以前,要建造好九大公共建築(加上原有的工業展覽館共十大公共建築),其中就包含了大會堂(當時雖然未定名“人民大會堂”,本文後續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稱之為“人民大會堂”)。
毛主席十餘年的設想即將破土動工,這是一件舉國歡慶的大喜事兒。全國的建築專家受邀之下,於9月10日晚間雲集北京,參與到這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建築工作中來。建造人民大會堂這件偉大且光榮的任務,令每一位有幸參與其中的人都倍感自豪。但這項任務也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僅僅從時間要求這一項來看,想要按時完成建設任務,就必須要創造奇蹟才行,如果按照以前的一些建築案例所用時間推算,在建國十週年以前完成這項工程基本不可能。
要知道,當年建成聯合國大廈用了7年,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則耗時14年,而瑞士日內瓦的萬國宮建成也用了8年時間。反觀留給人民大會堂的建設時間,僅有十個月左右(人民大會堂想在1959年國慶投入使用,必須在9月1日前完成施工部分才行,後續還有一些宴會的準備工作需要時間)。在主管大會堂工程的設計工作的沈勃來看,建造人民大會堂在當時的建築史上,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先例。設計超前,施工量大,工期特別短,想要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這項任務,就意味著需要創造奇蹟。
最重要的是,彼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各種物資極其匱乏,而人民大會堂對於中國人民而言,又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為此,周恩來明確指示,人民大會堂的建造所用材料,必須全部使用國貨!周恩來的這項指示一出,立即點燃了全國各界人士的愛國熱情,各地工廠和工人全都投入到人民大會堂所需材料的製造工作中,讓人民大會堂在建造之初,就與“人民”一詞息息相關。
建造人民大會堂的任務,是神聖的,也是艱難的,但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帶領下,無懼任何困難,更不怕創造奇蹟。試問,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蹟還少嗎?
建造人民大會堂之前,拆遷工作成第一個難題
人民大會堂的選址是在天安門廣場的紅牆外,那片區域在當時屬於繁華市區,有一條名為皮市街的繁華商業街,其中有大量的營業商鋪。在商業區的周圍,還有大量的民宅。按照人民大會堂的規劃,僅建造大會堂一項,就需要拆除機關單位67處,民宅684戶,所涉及的房間達到3993間。
機關單位的拆遷工作,勢必會影響相關單位的一些正在進行的工作,但這些都可以克服。拆遷民宅的工作,困難程度就要大上許多。其一,要考慮到居民的意願,如果有人不同意,就需要進行勸導。而人民大會堂的建設工期,根本不允許在這項工作上花費太多時間;其二,即便所有住戶都同意拆遷,如此大面積的拆遷工作背後,是大量居民的住房問題,短時間內如何安置他們,也是一個難題。
住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居民,有很多都是老住戶,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讓這些人放棄自己的祖宅,確實不太容易。而且,住在那裡的居民,都為自己住在皇城根兒下而倍感自豪。但人民大會堂的建設,事關國家,必須進行。負責拆遷工作的同事,已經做好了面對任何困難的準備。但真正開始這項工作的時候,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這項本該異常艱難的拆遷工作,進展地卻非常順利。
1958年的這次拆遷工作中,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同事曾經拍過一段影像,記錄了一家人正在搬離老房子的情景。這家人有兩個小姐妹,一個叫李萍,另一個叫李明,李明是妹妹,當時只有5歲。
後來,這兩位小姐妹已經成為兩鬢斑白的老人,接受採訪時對當年搬家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李明回憶稱,自己當時的年紀小,聽說要搬家覺得很熱鬧,非常高興。姐姐李萍的回憶與妹妹有很大不同,她說:“那會兒你還小,我挺捨不得的。”
李萍的話,相信是當時很多人心裡的話,搬離自己的老房子,心中有些捨不得,人之常情。李萍和李明家搬離的決定,是她們的母親決定的。1958年9月份的一天,身為街道治安主任的母親接到通知,她家住的位置要蓋一座可以容納萬人的大禮堂,需要她搬家。
李萍的母親接到通知後,沒有一點猶豫,稱這是支援國家建設,還打算起一個帶頭作用,要第一批搬走。但在搬家之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同志找到她們,要拍一段影像,記錄她們搬離老房子的過程。所以,她們家成了最後一戶搬走的人家。根據兩個姐妹後來回憶,在她們的印象當中,街坊鄰居得知要蓋人民大會堂後,都積極響應號召搬家,沒有人猶豫,更沒有人抱怨。
在百姓的理解和支援下,搬遷工作的開展很順利,但短時間內的巨大搬遷量,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住房不足。搬出去家的這部分老百姓,一時間找不到那麼多房子給他們居住。北京市房管局將此事彙報給周恩來以後,周恩來當即決定,將科技館、美術館、國家劇院、電影宮推遲緩建,節省出來人力物力全都用來解決搬遷戶的居住問題。人民最敬愛的周總理,總是把人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得知搬遷戶的居住出現問題,不惜暫停重大工程的施工,也要保障搬遷戶的居住。
即便如此,人民大會堂相關的拆遷工作依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按照計算,想要完成這項工作,至少需要半年時間,這將導致的後果是,人民大會堂將無法趕在建國十週年之前完工,工作人員對此心急如焚。但結果是,僅僅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項龐大的搬遷工作。國家的關懷、周總理的關懷,讓人民感受到溫暖,百姓對國家的大力支援,創造了奇蹟。
原來,搬遷戶當中,有一部分人接受了國家安排的居所,更大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具備獨立找到新居所的能力,在拿到國家給的一些搬遷款後,不願給國家添麻煩,自己承擔了尋找新住所的任務。在許許多多的搬遷戶當中,一名叫宋大忠的老住戶,回憶起當年的事情來,講出了自己家搬遷的那段經歷,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整個搬遷過程的縮影。
宋大忠,當年只有12歲,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起居住在錢府衚衕26號,位於現在的人民大會堂的西南角。
根據宋大忠的回憶,這處老宅,是老兩口在1952年購置,打算在此安度晚年。1958年,已經在此地居住6年,聽說要蓋人民大會堂,一家五口沒有任何猶豫,主動找車開始搬家,拿了國家給的幾千元錢,本著不給國家添麻煩的想法,選擇自己出去找居住的地方。
在當時,有很多家庭和宋大忠一家做出一樣的選擇,自己搬離,自己找新的住處,不給國家添麻煩。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支援,搬遷工作才能以遠遠超出預期的短時間內完成,人民大會堂的施工才能順利在10月28日破土動工。然而,拆遷難,只是建造人民大會堂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
人手不足,物資匱乏
人民大會堂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僅僅是工程指揮部就分為了北段、中段、南段三個分部。第一分部負責北段宴會廳;第二部分負責中段中央大廳和大禮堂;第三部分負責南段人大辦公樓。這三個分部的工作,既統一,又獨立,因為工程所需的材料不足,還需要每個分部邊施工邊備料。
由於工期很短,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設計問題,導致施工困難,根本沒有時間反覆修改。為了保證施工進度,主管大會堂工程的設計工作的沈勃找來了大會堂總工程師張鎛,指派他帶領北京建築設計院的設計師們,直接到搬到大會堂工地現場辦公。
沈勃此舉,堪稱老練,這樣做有兩個好處最為明顯。其一,許多大型工程進度慢的原因,在於設計與施工之間存在差距,前期設計工作一旦可行性低,施工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困難,施工方將困難反饋給設計他團隊後,設計團隊再提出新的方案,時間就在這個過程中流逝了。如果設計團隊現場辦公,施工團隊遇到任何困難或者發現任何設計的問題,可以立即反饋,並迅速取得新的可行性方案,保證施工進度;
其二,在施工過程中,有哪些設計對施工要求過於苛刻,施工難度較大,設計團隊就可以現場進行指導,施工團隊與設計團隊相互協作,最終取得雙方都能滿意的效果。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工期,又能保質保量。
張鎛很好的完成了這項任務,與40餘位建築設計師在施工現場辦公,將圖紙意圖最大化的傳遞給施工團隊。可以說,人民大會堂的施工,絕對算得上是安排得當,計劃周密。但這項工程的難度之大,還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新的問題繼續出現,令設計團隊和施工團隊剛剛開始不久的協作,不得不暫時停了下來。
什麼問題呢?人手問題。大會堂工程選址在天安門廣場外的一片區域,在人民大會堂施工之前,就對這片區域的地質條件進行過簡單的勘探。初步認為在這片區域施工時,要挖至4米深的老土層,這樣才能確保大會堂的地基穩固。但實際施工時才發現,4米深的位置根本達不到老土層,要整整挖到深8米的位置才能達到老土層。大會堂的地基穩固問題是大事,馬虎不得,挖土的深度必須要達到8米才行。這樣一來,原本預計的土方量是14.2萬立方米,現在卻增加到了35萬立方米,這計劃之外的20多萬立方米的土方,令指揮部犯了難。
當時的中國不比今天,根本不具備挖掘土方和運輸土方的先進裝置,只能靠人力肩背手提,本來按照14.2萬立方米的土方量,已經準備好了足夠的人手來挖掘運輸,突然增大的土方量,一下子讓原本充足的人手顯得捉襟見肘了。地基挖不完,後續的很多施工專案都無法進行,必須儘快解決這個難題。找到足夠多的人手,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指揮部向全國發出了號召。為什麼說人民大會堂的建設離不開人民?就在於此。在建造人民大會堂遇到人手不足的情況時,全國人民紛紛響應號召,踴躍報名,一支“義務勞動大軍”很快就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工地上,靠著對國家的熱愛和一腔熱情,硬是將這多出來的20餘萬立方米的土方給搬走了。據統計,整整有30萬人次參加到了人民大會堂建設工程的義務勞動當中。這樣偉大的場面,如此偉大的人民,在其他國家是很難看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雷鋒同志也準備響應號召,加入到人民大會堂的建設中去。遺憾的是,當時在遼寧地區只招木工、瓦工、鋼筋工,雷鋒因此與人民大會堂失之交臂。據他的戰友回憶,雷鋒當時遺憾的表示:
“沒能為大會堂建設添磚加瓦,是我一生的一大遺憾。”
其實,筆者認為雷鋒同志不必遺憾,因為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每個人做貢獻的位置不同,但那份愛國的熱情是一樣的。
人手不足的問題迎刃而解,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國慶工程第5號簡報當中,闡述了一個新的困難——資源匱乏,鋼筋短缺,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很快面臨停工。
鋼筋:至今1噸也沒有,這樣即便解放軍展覽館和人代禮堂能在10日以後開工挖土,但如鋼筋不能及時供應也將中途停工……如果由於材料供應不上而不能如期開工或中途停工,則不僅影響整個工期,而且會產生極其不良的政治影響,首先是廣大建築職工的熱情受到挫折。
國慶工程辦公室
1958年10月6日
從上述內容來看,直到破土動工22天前,鋼筋甚至連1噸都沒有。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是準備不足。其實不然,彼時的中國資源極其緊缺,想要在短期內獲得充足的鋼筋,恐怕只有向外國進口才行。
但人民大會堂的意義並非僅僅是一個建築而已,更具備著特殊的政治意義。為此,周恩來對此專門作出指示,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須全部使用國貨!筆者認為,周總理的這個指示,其實就是想告訴全世界,中國有能力創造任何奇蹟。同時也告訴世界,中國人從此站起來的決心!
接到周恩來的指示後,國慶工程指揮部向全國求援。全國的工廠和工人得知此訊息後,立即展開了緊鑼密鼓的生產,建造人民大會堂所需的材料,開始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向北京湧來。
不僅如此,一些生產能力出眾的企業,不僅為人民大會堂工程供應材料,還擔負起一些重要的生產任務。比如大家熟悉的那個重達2000公斤,高4.85米、寬4.5米的巨大國徽,就是由北京市東城區五金機電廠製作而成;而大禮堂頂部的那顆巨大五角星,則是由蒙古包頭鋼鐵公司二局和上海長征化工塑膠製品廠共同製作;鞍鋼還專門特製了4000餘噸鋼材給人民大會堂工程,用於日後製作人民大會堂頂棚鋼樑。諸如此類,不勝列舉,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人民大會堂工地材料匱乏的難題迎刃而解。值得驕傲的是,哪怕小到一顆螺絲釘,都採用的國貨。
工程師利用“土法兒”攻克了一個技術難關
克服了1958年的一個又一個難題,指揮部在1959年初迎來了一個新的困難,“技術難關”成了這一年需要面對的關鍵詞。
提到人民大會堂,相信即便沒去過的人,只是看到照片中的人民大會堂,也會對大會堂恢宏大氣的穹頂印象深刻。建造人民大會堂時,這個頂棚採取了“滿天星斗,水天一色”的設計理念。想要在施工過程中,將這個理念展示出來,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
其一,既然是滿天星斗,就必須要給人穹頂為天的感受,想要做到這一點,頂棚就必然不可以用柱子來支撐。如果出現柱子,滿天星斗的設計也就失去了意義,最多是頂棚佈滿星星的感覺;
其二,作為一個可以容納萬人的大會堂,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高度,這樣才能體現出恢弘大氣,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天高海闊”的感覺。
乍一看去,這兩點其實很矛盾,頂棚越高,就越需要穩固的支撐點。通常的建築,都會採取增加立柱的方式來獲得穩定性,而人民大會堂的穹頂,又恰恰不能使用柱子。好在,這個難題在設計團隊的不懈努力之下解決了,採用了以鋼樑替代柱子的形式,來支撐“滿天星斗”的穹頂。
前文有過介紹,鞍鋼為了幫助人民大會堂工程完成鋼樑製作,專門特製了4000餘噸鋼材。為什麼製造鋼樑的鋼材需要特製?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穹頂需要12根承受力極強的特殊鋼樑,想要製造這樣高強度的鋼樑,自然就需要特製的鋼材。
瀋陽橋樑廠接下了製造特殊鋼樑的任務,總共生產12根,每根鋼樑的高度為7米,長度為60.9米,重量高達55噸。瀋陽橋樑廠雖然對生產鋼樑有很豐富的經驗,但一直以來生產的都是用於橋樑的鋼樑。這樣的鋼樑用在大會堂的頂棚,尚屬首次。
1959年3月21日,這一天是鋼樑起吊的日子,沈勃和國慶工程指揮部的所有成員全都來到大會堂施工現場。鋼樑起吊這件事情,對人民大會堂穹頂的建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否最終成功,在此一舉。
根據計算,想要完成施工,必須將12根鋼樑起吊到45米高的位置。一根鋼樑的重量為55噸,中國當時尚未具備如此噸位的起重機,只能採用兩臺起重機一同起吊的方式。當天上午九點,隨著一聲哨音,起吊鋼樑的工作開始進行。結果,問題出現了。
起重機開始工作後,鋼樑卻並未如期望的那樣緩緩升起,而是一端抬起,另一端卻遲遲無法離開地面。更令人揪心的是,本來平直的鋼樑逐漸開始出現弧度,一扭一擺之下,開始失去平衡。
這種情況出現,意味著起吊工作的失敗。因為鋼樑發生扭曲後,就會發生變形,偏離了最初的設計方案,即便吊上去也無法嚴絲合縫地與其他鋼樑緊密銜接。而人民大會堂的建造,肯定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
三次起吊,全部失敗。特製的12根鋼樑,1根備用品都沒有,強行起吊的後果無法承擔。起吊工人只好暫時將吊起的鋼樑重新放回地面。如何解決鋼樑起吊問題,成為指揮部熱議的焦點。就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建工部的工程師包瑞林提出了一個他知道的“土法兒”。
包瑞林認為,可以用兩個鋼的龍門架固定鋼樑,再增加一個水平梁,最後製作一個菱形的鋼架固定鋼樑,這樣就可以改變鋼樑的受力結構。
包瑞林提出的這個“土法兒”,簡單來說就像是給鋼樑做了一套夾板,類似醫生給骨折的部位做的保護夾板,保證鋼樑在起吊過程中不受損壞。這個“土法兒”最終得到了採納,工程指揮部立即開始著手準備,三天三夜的趕製,菱形鋼架製作完畢。
1959年3月30日,第四次起吊開始,在菱形鋼架的保護下,1根鋼樑順利起吊,引起現場的一片歡呼聲。這裡形容起吊的過程很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難。12根鋼樑的起吊和安裝,整整用去57天的時間才算完成,時間過半,而進度才達到40%,想要創造奇蹟,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施工方式。為此,所有人都開始了一場頭腦風暴。
為了縮短大禮堂頂棚的建造工期,架子工想出了一個絕招——搭吊架!大禮堂頂棚上留有512個燈孔,132個通風口,這些位置成為設定吊架的關鍵點。
工人從已經搭建好的鋼樑上垂下一根根不落地的杉篙(意思為杉樹一類的樹幹砍去枝葉製成細而長的竿子),綁成30多米高的懸空腳手架。這樣一來,負責地板施工的同志,因為高空腳手架沒有支柱立在地面,完全可以和頂棚同時施工,大大縮短了工期。
在懸空腳手架的幫助下,整個大禮堂的空間被立體分出8層操作檯,施工人數也從原來預定的1000餘人增加到6000餘人,立體交叉作業的方式,令施工進展飛快,頂棚建設原本需要半年的工期,僅用40天時間就順利完工,令人不禁感慨中國人民的智慧真偉大。
就這樣,經過全國人民的多方努力之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成功建造成人民大會堂。1959年8月底,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建築史上的奇蹟,大會堂順利完工。1959年9月24日,大會堂正式交付使用。
1959年9月9日晚,毛主席與眾人來到大會堂的工地。萬里向他彙報:“萬人大會堂還沒有正式命名。”毛主席問:“你們都怎麼叫的?”萬里答道:“施工中工人都叫它大會堂工地,有人提議叫人民宮。”毛主席想了想說:“‘宮’嘛,有些封建,我看,就叫人民大會堂吧!”
10個月時間,中國人民建造出人民大會堂,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蹟。人民大會堂,從設計到建設,與人民息息相關,是人民的殿堂,更是共和國的殿堂。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令所有中國人都為之自豪。全部材料都使用國貨的人民大會堂,向全世界宣示,中國人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偉大奇蹟,這樣的偉大國家和民族,任何人都無法戰勝!
參考資料:《人民大會堂建設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