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活環境不同及致病因素的不同,我國各地頭頸部腫瘤的發病情況也不同。譬如口腔癌在喜歡咀嚼檳榔的湖南高發,而甲狀腺癌則在沿海和內陸缺碘地區發病較高。為了更好地治療頭頸部腫瘤,來自口腔頜面外科、耳鼻咽喉、甲狀腺三個專業的腫瘤醫生們一直在努力提升現代醫學對頭頸腫瘤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
10月23日上午,廣東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20週年慶暨2021泛珠三角頭頸腫瘤高峰論壇在穗啟動,來自全國範圍的頭頸腫瘤專家共同前沿技術理念。
“在頭頸部位腫瘤中,多數發病率是穩定且呈下降趨勢的。但是口咽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正在上升。在口咽癌中,感染HPV病毒16、18兩型的患者比例正在增加,這兩型病毒的持續感染,除了導致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增加,也會導致口咽癌的風險。”廣東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頭頸科副主任宋明教授表示。
口咽癌HPV病毒陽性增多
接種疫苗能預防
宋明教授告訴南都記者,相較於10年前而言,他所在的專科團隊每年接治的口咽癌患者一年不足20例,屬於典型的小眾惡性腫瘤。但最近幾年的口咽癌、扁桃體癌患者每年都有50例以上。
“年輕化、男性多、年輕女性患者100%HPV病毒感染陽性”。據悉,這一特點和歐美醫療發達國家的趨勢比較雷同。“同樣在10年前,我們檢測出來的口咽、扁桃體癌的患者中,HPV病毒陽性的佔比只有10%以上。現在,不少大的醫學中心,尤其是廣州、上海的大中心的感染率佔比達40%-50%。”
以前人們更多的認識是,HPV16、18型病毒感染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的元兇。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其在口咽癌的發生和進展中的參與度也非常高。“而且HPV病毒的地盤意識很濃,它往往也就能在口咽、舌根、扁桃體位置聚集、肇事、致病,往上它無法在鼻咽部檢出,往下則在喉部很少會被發現。”
宋明教授表示,從這個意義上看,透過及時接種宮頸癌疫苗,除了能幫助預防女性宮頸癌,也能幫助預防口咽癌,尤其是HPV病毒感染相關口咽癌的發生率。目前業已上市的疫苗中,無論是二價、四價、九價都非常好的覆蓋了16、18兩型高危型別。“2017年發表的美國針對口腔口咽部位HPV感染情況進行HPV疫苗接種研究,結果提示接種疫苗後口腔口咽HPV感染率降低88%。”
既然稱之為癌,口咽癌也有著癌症的不少共性。比如發病隱匿,早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不少被診斷出口咽癌的患者,往往是因為頸部淋巴結腫大就醫,患者本人的咽部不適並不明顯。“患者出現的咽痛、咽部不適感,往往和普通的慢性咽炎區別不大,特別容易被忽略。”
機器人手術可提升治療效果
在口咽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的同時,現代醫學對於口咽癌的治療技術、手段也在迭代升級,療效也在不斷提升。
口咽癌是一種對放化療敏感的腫瘤,這就意味著透過化療和放射治療後,患者多能得到較長的生存期。同時,隨著手術機器人的引進和廣泛應用,經口實施口咽癌機器人手術,其對腫瘤的完整切除,往往也能達到很好的根治性效果。“手術方式和放療相比,遠期的副反應要少,而且更加經濟。”
如果按照傳統的化療+放療,持續性、多週期的放射治療本身的花費是較大的,總費用可能需要10萬以上。但傳統的手術或者機器人手術,其花費要少,要更為經濟。國際不少研究發現,單純手術或者化療聯合手術治療的生存期方面並不輸於化療聯合放療。
“手術治療不會出現放療容易引發的口乾、張口困難等遠期不良反應,畢竟放療再精準,仍然可能對腫瘤周邊的正常器官、組織造成傷害。而機器人手術則更為精準,根據我們現在的資料經口機器人治療口咽癌2年的生存期達到96%,HPV感染的病例達到100%。”
隨著PD1等抗癌新藥的不斷研發,其在治療口咽癌方面的療效也正在被證實。宋明教授團隊對口咽癌患者使用了免疫+化療的新輔助治療,將近80%的患者出現了接近完全緩解的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部分患者透過長期的免疫組合治療,用更小的創傷獲得更大的收益並不是夢想。
雖然治療手段不斷革新,進步,但對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早期發現還是癌症防治的關鍵。“發現單側頸部淋巴結腫大,並且硬性包塊長時間不消退的話,淋巴結穿刺考慮鱗癌轉移的話,就應該考慮口咽癌的排查了”,宋明教授建議。
採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