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是一個城市文化創意產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和形象。從世界時尚之都的發展歷程來看,紐約、倫敦、巴黎等城市的時尚發展都與城市更新密不可分,這些帶有時尚標籤的城市也逐漸成為了全球消費中心。
在由北京時裝週和鈦媒體聯合打造的2021數字時尚峰會上,融合數字經濟與未來時尚的雙視角,數十位行業大咖就“數字新動能,時尚新消費”的主題展開了高水平分享。作為定義數字時尚的重要IP活動,此次數字時尚峰會也是2021北京時裝週開啟“新五年”,縱深數字經濟賦能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時尚產業與城市發展融合共生的重要舉措。
其中,2021北京時裝週組委會主席團副主席、執行主席,北京時裝週組委會副主任貟天祥分享了《從北京時尚產業看數字時尚與城市更新》的深刻見解,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如何助力城市更新,他也用“三個助力”與“五個促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1北京時裝週組委會主席團副主席、執行主席 北京時裝週組委會副主任 貟天祥主題演講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首都北京立足新時代,尋找新座標,拓展新格局的起點。如果說,“數字時尚”是北京時尚產業內在發展的“新基因”,那麼,促進“城市更新”,則是北京時尚產業實現與城市共生髮展的“新機能”。
一方面,具有數字時尚基因的北京時尚產業,將成為北京引領城市品牌建設,至關重要的價值構成;另一方面,北京城市更新的系統發展,也將為北京時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營造持續升級、流動開放的泛在生態——避免產業“空心化”與城市發展“老態化”的“雙向鎖定”,實現“產融於城、城包容產”,促進時尚產業經濟與城市發展規劃的交相輝映,具有迫在眉睫的現實意義,以及面向未來的戰略意義。
自2004年提出建設“時裝之都”以來,大力發展北京時尚產業,正式提上城市發展的重要議程。2009年,北京提出建設世界城市;2012年,作為“設計之都”,北京加入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路;2021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市率先與上海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一併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同一年,北京提出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可以看到,瞄準全球時尚消費的新語境,以及全球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北京城市發展的自我定位與戰略訴求,持續深化,不斷聚焦,更加明晰。
在這個過程中,深植於以創造力為核心驅動的城市土壤,以創意為主要表徵的北京時尚產業,正在成為北京加速城市更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舉足輕重的一股中堅力量。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
正在加速實現“三個裂變”
第一,“新要素”的裂變。
一方面,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關鍵新要素。
據統計,2020年北京市數字經濟總量超1.44萬億元,佔GDP比重超40%,為建設標杆城市打下良好基礎。未來,數字經濟體系將不斷打通資料“生成、匯聚、交易、消費、應用”全鏈條,形成“數字城市、未來產業、數字社會”的全覆蓋發展,進而構建新型數字社會生態。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北京時尚產業轉化新舊動能的關鍵新要素。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傳統紡織服裝企業發展遭遇瓶頸,低附加值生產環節逐步向京外轉移,倒逼整個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探索數字化研發,加強數字供應鏈管理,推動數字化營銷與傳播,以實現自身產業鏈轉型升級。
於2020年9月在創業板上市,北京時尚控股下屬企業銅牛資訊科技,作為專業的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服務、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高階IT服務和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在提供網際網路資料中心服務、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和相關增值服務方面,就開展了許多開創性的探索。
比如北京時尚控股下屬企業銅牛集團擁有3D數字工作室,原來從原材料到成衣下來一個週期77天,透過3D數字技術和研發設計,把整個鏈條縮短到33天左右,這是用數字技術帶來業務模式的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服裝產品,產業用紡織品也在與數字技術進行深度結合。比如北京時尚控股下屬企業光華集團推出的“網際網路+”智慧溫室大棚控制系統,可透過移動端/PC端遠端監控大棚內的各項資料,系統可根據大棚內的環境因素變動,自動實現澆灌、施肥、採光、通風等功能。該項產品作為北京時尚控股光華集團產業援疆的拳頭產品,已在新疆、西藏、甘肅等地的農牧業推廣使用。
第二,“新技術”的裂變。
一方面,北京時尚產業的供給側正在實現智慧技術的新裂變。
從時尚新材料的創新供給來看,智慧織物、光電纖維、石墨烯、量子科技等智慧服裝高新材料不斷研發並投入時尚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從時尚智慧製造的生產方式變革來看,時尚供給由規模化生產能力逐步培養個性化定製生產能力,由過去的渠道建設能力逐步培養對客戶小眾化、社群化、區域化需求的實時感知和響應、服務能力;比如銅牛網際網路定製,進入人體三秒鐘之後,人體的一百個資料可以全部傳到後端,很快就量體裁衣,作為職業裝的定製也得到廣泛應用。
從時尚產品研發設計的模式創新來看,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應用於紡織品織物設計、面料效能等領域,有助於解決多年來存在的技術難點,實現數字化、精確化與智慧化的自動研發設計與質量檢測;
另一方面,北京時尚產業的需求側也正在實現智慧技術的新裂變。
從時尚智慧可穿戴產品的市場應用來看,技術、產業與消費需求實現了多頻共振,透過內建感測器、整合晶片等實現對應的資訊智慧互動,實現可穿戴性、可持續性等。
如,北京時尚控股下屬企業銅牛集團研發的航天員智慧體徵衣,集合了包括心率等生理體徵的多功能資料採集系統等技術,可以監控宇航員的呼吸、心跳、血壓,包括他的體態,能夠實現在不同生活、工作場景下的人體健康監測、安全監護。目前這個技術也正在和公交集團對接,當司機身體出現問題時,可以實現及時預警,減少出事故的機率。
第三,“新場景”的裂變。
一方面,北京時尚產業的時尚營銷渠道正在加速新場景裂變。
已經頒佈的《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倡導數字消費創新引領行動,整合“新基建、新場景、新供給、新生態”關鍵要素,全力打造數字消費標杆城市,其中的舉措包括:佈局數字消費新基建,到2022年實現市級重點商圈、市內重點景區等區域5G網路全覆蓋,以及推廣數字消費新場景,試點建設智慧商店、智慧街區、智慧商圈。
據此,北京時尚產業將不斷加速時尚營銷渠道的新零售佈局。以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為依託,透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重構人、貨、場,實現“全客群、全渠道、全品類、全時段、全體驗、全資料、全鏈路”的營銷新場景,提升服務功能和購物體驗。
另一方面,北京時尚產業的時尚釋出平臺也正在加速新場景裂變。
時尚產業在傳播流行趨勢、行業動向和潮流資訊的渠道上發生了重大改變,線上釋出會成為傳統時裝週的創新之舉。以2020北京時裝週為例,雲釋出、雲播間、雲享會、雲逛展、近70場線上活動,構建多個“雲”圖景,創造了強大的流量價值,成為時尚產業依託新媒介、拓展新傳播,開闢新場景,創造新消費,實現從線下到線上,從實體到虛擬,從秀場到商業,實現場景裂變與價值孵化的重要舉措。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
將對城市更新實現“三個助力”
第一,助力塑造特色文化城市品牌。
城市更新,本質上是透過城市物質空間的更新,最終完成城市文化精神的重塑。
紐約提出了“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創造力、強大的競爭力、非凡的應變力”的城市精神;倫敦確立了“世界卓越的創意和文化中心”的發展目標;東京制定了“充滿創造性的文化都市”發展戰略。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也將以品牌文化豐富產業文化,以產業文化支撐城市文化,以城市文化凸顯國家文化,透過建構時尚產業的風格風貌,建構消費人群的身份認同與情感歸屬,完成城市魅力和競爭力的獨特塑造,塑造富有辨識度、美譽度的北京城市文化品牌,避免全球化所帶來的趨同效應。
第二,助力最佳化城市既有空間品質。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我國整體城鎮化率為60.60%,首次突破了60%的拐點。從歐美國家的城市化發展程序來看,在這一拐點之後,高歌猛進的城市化將逐漸放緩,大規模的增量時代,將逐步過渡到以城市更新為主的存量時代。
城市更新最典型的案例,例如倫敦國王十字區,曾經是一片和車站配套的倉儲庫區及工業用地,目前已成為集時尚文化、藝術設計、商業消費、市民生活融合一體的時尚創意集聚區,成為產、人、城完美融合的典範。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作為富有創造力的“內容產業”,也將有效最佳化城市的既有空間品質,提升城市空間在資源集聚層面的推力、引力與擴散力,加速空間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功能疊合與雙向放大。
第三,助力營造城市消費多元生態。
在北京文創產業九大領域中,創意設計服務收入佔比最大。第一批認定33家市級文創產業園區,有的已成為首都城市文化新地標。
據統計,創意產業1美元的產值可以帶動國民經濟 4000美元的產出。正是基於新技術變革與國內消費升級的雙重疊加效應,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使得生活區、產業區、商業區與居住區的功能融合,有效帶動了支援產業、配套產業和衍生產業等相關產業和部門的發展,促進了創意園區、創意基地、創意社群以及創意街區的物質空間聚集,實現了產業發展、城市建設以及人的發展,三者的安居、樂業、齊頭、並進。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
助力城市更新,應著力探索“五個促進”
第一,促進產城共生的資源耦合,構建城市更新的造血機制。
產業結構決定城市就業結構。在政策的保障力、技術的驅動力以及資源環境的約束力下,應進一步促進北京時尚產業與城市之間的資源耦合,讓時尚創意空間的功能嵌入到城市更新,形成城市更新的主動造血機制,實現城市空間佈局與產業佈局相協調,使得城市因為時尚產業的鮮活注入和新陳代謝,成為真正有機的生命體。
第二,促進區域發展的文化融合,構建城市更新的集體記憶。
未來,應促進北京城市不同區域的文化融合,依託新的產業,啟用、喚醒、賦能舊的歷史建築,在延續城市文脈的基礎之上,透過規劃建設老字號博物院、非遺展示中心、當代藝術博物館、時尚大劇院、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等多種業態,融聚時尚消費,提高審美意趣,構建城市集體記憶,深化與再造具有空間尺度和時間溫度的城市場所精神。
第三,促進平臺賦能的功能疊合,構建城市更新的價值容器。
城市更新需要時尚創意產業平臺支撐。作為北京國際設計週中的時尚北京板塊,兼具文化交流、產業帶動、消費升級、品質生活功能的北京時裝週平臺將發揮更大作用。如,2021年北京時裝週即以“築夢”為主題,在張家灣設計小鎮、首鋼園、隆福文化中心、王府井、三里屯、望京小街、京工時尚創新園等首都時尚文化地標,舉辦線上線下近百場官方活動,構建“東西南北中”的城市時尚平臺生態概念,以人流、物流、資金流與資訊流,賦能北京工業遺產、創意設計園區、商圈等城市空間的價值容器。
據《北京市商圈活力研究報告》顯示,CBD、王府井、三里屯是北京消費活力最強的商圈,其中,王府井商圈消費聚合能力最強;三里屯商圈則代表了首都時尚中心和潮流之地;朝陽區消費商圈較為集聚——以“城市節事”為載體,北京時裝週深度融入這些高度活躍的商圈,將有效促進時尚釋出平臺與城市商圈之間的功能疊合,為多維度發展首店經濟、推動傳統商圈轉型升級、深挖首都文化富礦為消費添亮色、搶佔沉浸式應用場景新風口創造更大可能性,也是對北京市日前釋出的《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其中提出的“打造北京消費新地標、培育消費品牌矩陣、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擴容提質會展消費”等十大專項行動的有效落地和平臺支撐。
第四,促進跨界合作的機制整合,構建城市更新的共贏局面。
時尚產業助力城市更新,形成開放、流動和高效的價值融合,關鍵在於促進跨界合作的機制整合,形成政府、行業、園區、關聯企業之間形成多方參與的聯動機制,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低碳環保的新業態,形成良性的產業迴圈發展機制,形成多區聯動、互補共贏的時尚消費格局。
同時,也應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有控股大型時尚品牌企業或企業集團,積極探索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資源整合,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助力城市更新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第五,促進時尚產業的人才聚合,構建城市更新的人本未來。
數字時尚賦能下的北京時尚產業,在助力北京城市更新的過程中,透過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等,構建具有中國特色、融通國際標準、橫跨學科門類的時尚產業學科體系,推動人才交流協作,最終指向並服務於城市生活中的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設計一個夢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個活生生的城市則煞費思量。”——雅各布斯
雅各布斯的這句名言,啟迪著我們,城市更新,不簡單是城市空間的區塊再劃分,不簡單是城市功能的利益再分配,更重要的是,將富有活力、引力與魅力的時尚產業,自然融入城市的內在肌理,培育自帶流量,自放光芒的生機動能,依託時尚文化與公共空間的融合,營造有尺度的規劃,有溫度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