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第一爐香》。
觀影前半截還想說,主要是馬思純和彭于晏不合適,其他也不是不能看,雖然腦子裡也是彈幕發不停。到了結婚劇情之後急轉直下,大量青春疼痛情節和臺詞強勢插入,坐在電影院需要捂心口的程度。最後更以馬姐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結束,我的天哪救命啊。
具體展開講一講是這樣。
演員。馬思純和彭于晏都不合適。俞飛鴻和範偉也沒有那麼貼原著。但這是兩種不合適。
俞飛鴻和範偉是大家一看面相和氣質就覺得不太對勁的。但他們就像是上了演技節目抽了考題,雖然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也都努力發揮了。
俞飛鴻生活裡是高潔美人面相,演慾望婦人也還可以,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看起來更誘惑了,直接拿下小男孩即可,無需找年輕女孩過一手幫忙吊男人。俞飛鴻尹昉情慾戲必是未來幾年B站熱門剪輯素材。如果許鞍華還是要拍尹雪豔要麼繼續讓俞飛鴻試試?
範偉就是不太像潮汕男人,整個很北方。編劇為司徒協增加了戲份,設定更大佬,我們範老師自然是幾分鐘小細節都做得相當精緻。
馬思純和彭于晏,都是被吐槽了千百遍的,看定妝照就不合適。彭于晏比馬思純好一些。他外形和喬琪喬相去甚遠,整個人過於健碩有力陽剛,尤其是盧兆麟偏偏選了尹昉之後,感覺尹昉都比彭于晏更接近喬琪喬蒼白高瘦的標準。
“他比周吉婕還要沒血色,連嘴唇都是蒼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壓壓的眉毛與睫毛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個子,也生得停勻,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麼服帖、隨便,使人忘記了他的身體的存在。和他一比,盧兆麟顯得粗蠢了許多。”
電影裡保留了吉婕對喬琪喬的評價:“薇龍你不知道,雜種(電影臺詞改為‘混血’)的男孩子們,再好的也是脾氣有點陰沉沉的,帶點丫頭氣。”這臺詞一對比彭于晏更不合適了,他實在是沒有自帶陰沉啊。
但是,彭于晏比我想得稍好一些,忘掉喬琪喬,他就演個貪玩的人還行。他說“我沒有辦法養活自己”的時候說得理直氣壯。(雖然看到他健碩的臂膀就想告訴他:不,你有。)
馬思純是選角訊息一出就不被看好,看了電影只能說大家預感全都沒錯。跟彭于晏一樣,一點都不貼角色。
“她的臉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現在,這一類的“粉撲子臉”是過了時了。她的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掃入鬢角里去。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也許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為這呆滯,更加顯出那溫柔敦厚的古中國情調。她對於她那白淨的面板,原是引為憾事的,一心想曬黑它,使它合於新時代的健康美的標準。”
五官不貼,身形氣質也不貼。關於馬思純演葛薇龍有“太胖”的批評,有人質疑這是否是身材羞辱。答,不是。身形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彭于晏一身腱子肉,平時是男星身材榜樣,但演喬琪喬,一樣是太壯而不適合角色,不對就是不對。巨星多有“橡皮身材”傳說,為了符合劇本設定無論如何都要做到需要的身材,胖瘦壯虛,都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睨兒說薇龍白天應酬晚上念一夜書,臉都累瘦了一圈,電影裡也有這一段詞,可是,這真是看不出來哪裡瘦了一圈。
馬思純演戲只有那幾個表情,故作天真、微笑或痛苦的微笑、哭泣裡帶著微笑。每一場戲你都知道這個戲的任務是什麼,她在用什麼套路試圖解答,非常可惜是每一次都錯。馬思純需要的是控制和收斂,她越使勁我越尷尬。
全片她最美的一瞬間是穿婚紗出來,臉上一點表情沒有,連她最喜歡做的無辜臉都沒有。那一刻才能看清她的五官本身非常周正,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下巴,只要原地不動,都長得很好。但正是她演戲時總是過度發揮,讓人無法體會她到這一點。
正確的理解,才有控制和收斂,才有準確的表演。馬思純演戲,就像不會武術卻急吼吼憋大招,一招一式總落錯位置,選手累得吭哧癟肚一身汗,評委也不可能打高分。
劇情上,很多詞是原著裡有的,但是心理活動直接變成臺詞喊出來就好奇怪,不是跟姑媽吵架你可笑,就是薇龍哭喊著沒得到愛,場面尷尬。姑媽對薇龍打睨兒的緣由原本是看破不說破,到了電影裡變成直接交待明白睨兒下跪這類,也無趣很多。
此外電影做了相當多的擴充。有些擴充我個人覺得還挺好,比如姑媽看著自己的豪宅、旁人的婚禮,腦中閃回自己的過去。但是,結婚之後真的擴太多了,滴滴拉拉沒完沒了,而且擴了一堆堆的青春疼痛文學!好可怕!!
映前被廣泛吐槽的“何苦呢”這段戲,雖然預告片已經看過了,但是電影正片裡看到還是很受不了,立刻攥緊拳頭告誡自己公共場合要有功德,觀影再痛苦也不能叫出聲。馬思純擅長的疼痛演技在這種戲裡發揮得真是如魚得水渾然天成,令痛苦加倍。
本來以為這就是疼痛極致了,要人命的是經典結尾,那淡淡幾句話,自嘲“她們是不得已的我是自願的”,竟然能被擴寫這麼多,最終直接擴成“撒謊騙我吧,說你愛我”“你不說,那我就要說我愛你”這種爛俗橋段。全片直接以馬姐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結束,我身心都受到了強烈撞擊,捂心口看著電影黑幕字幕緩緩出現。啊坂本龍一的配樂是為了襯托我的心情嗎!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究竟是為什麼?編劇王安憶也不應該好這一口啊。難道是饒雪漫探班馬思純的時候一時興起就幫忙多寫了幾場戲嗎?反正電影擴充的情節裡,擴得還行的給人感覺是王安憶寫的,擴得不好的彷彿是饒雪漫友情贊助的。(鄭重宣告,這段是玩笑,饒雪漫和本片無關。)
《第一爐香》裡有愛嗎,很多人可能斬釘截鐵說沒有。我覺得,也不是就不能討論愛。問題是如此明確強烈地糾纏於“愛”,就把多義的模糊的張式蒼涼直接煽情到“愛而不得”,何苦呢?
全片都沒聽到粵語和上海話,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其他語言版本。許鞍華應該對拍香港有很大興趣,也不能說不用心。但是我幻想過的小說裡的奇異港島場景都沒找到,女學生穿竹布衫外貌套絨線背心非驢非馬,草地裡大紅燈籠加遮陽傘不倫不類。那時的香港很多地方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荒誕精巧滑稽,但很難從電影裡找到這種荒誕滑稽感,雖然這電影置景肯定算不上敷衍。
還有一些細節。比如姑媽第一次亮相的草帽面網上有個綠寶石蜘蛛在腮幫子上,“亮時像一滴淚暗時像一顆痣”,電影做成了姑媽胸前的胸針。當然不是說非要一板一眼照著拍,一點不能改,可是把很有畫面感和戲劇感的文字拍成了更索然無味的真畫面,有些可惜。
很多人說梁洛施特別合適,多簡單,梁洛施是澳門混血兒,她完全符合那個故事裡要的人。一個人的出身、經歷,就是從毛孔裡透出來的一種表達,哪怕梁洛施都沒有說粵語也沒有說什麼冷門洋文,她就是那樣一個人。所以整個電影大部分選角沒有到選經歷更貼角色的演員,真的非常遺憾。
本片好像放棄了演員口音的地域特徵,俞飛鴻是杭州人,姑媽是上海人。電影裡沒有讓她再找找更江南的口音,反倒是有時候俞飛鴻已經不自覺帶著京腔吞音,提醒觀眾這故事和小說的距離。
但是呢,我倒是覺得好奇的都可以看看。好處就是,到底是輝煌的黃金班底嘛。
無論如何本片還是不應該跟《喜寶》和《情深緣起》(劇版《半生緣》)相提並論,這就好比設計師失手用錯主視覺元素和搭配的名牌包,再怎麼醜,一摸皮子還是能感覺出來用了小羊皮的,但是一看設計又無法相認,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