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俗話說得好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古至今,從上到下,從老到少,誰不都在愛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呢?現在的小姐妹們,出門定要在鏡子前“搗鼓”一番自己,粉底液、遮瑕膏、眼影、高光、腮紅、口紅等化妝那是琳琅滿目,功能樣樣齊全。畫個美美噠的妝容,哪怕是隻給自己看,心情也是十分愉悅,美滋滋的。有時候懶得化妝的小姐妹,還可以用咱們新時代的P圖、美顏技術,咔嚓一拍,照樣可以把自己美美噠的形象記錄下來。
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這樣一個技術落後,沒有化妝品和P圖的年代,古代的小姐妹是用什麼化妝的呢?
妝粉
所謂“一白遮百醜”,古代的妹子化妝第一步就是往自己臉上敷粉,俗稱妝粉,作用類似現在的打粉底,都是把臉塗得光滑、美白。古代最早的妝粉是用米粉製成的,米粉是以高粱米或者粟米研磨成粉後,再經過不斷的沖洗,直到水色清透沒有米色,再加入冷水,發酵後磨成米漿,晾乾成型再研磨成細粉即可,家庭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妹子,還會在米粉裡新增一些香料,來達到美容的效果。
這種純天然的米粉對身體沒有什麼傷害,但問題是容易脫妝呀,要是夏天出個門,天氣熱,往臉上抹把汗,把底妝都給融了,出現各種“麵疙瘩”,這畫面太美,我們自個想象一下。
於是後來人們就用上了另一種流行粉“鉛粉”。鉛粉的粉質更加細膩白皙,有光澤,而且附著力強,不會輕易掉粉,深受女孩子的歡迎。但是鉛粉的主要原料就是重金屬鉛,是有毒的,妹子要是用久了,面板顏色不僅會變得蠟黃蠟黃的,而且還可能導致生命危險。雖說知道鉛有毒,但依然有很多妹子使用,真是生命誠可貴,美麗價更高!為了美,古代妹子也是夠狠的。
胭脂
說到胭脂,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這可是古代化妝界的“頂流”,所謂胭脂,跟我們現在的腮紅差不多,都是用於塗抹面頰,讓臉色明亮、紅潤有血色。胭脂其實是從一種紅藍的花朵中提煉出來的紅色顏料,後來人們又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得它變得稠密潤滑。這種胭脂可以用來潤唇,就像現在的唇膏唇蜜;又可以潤膚紅頰,腮紅和乳液並用,難怪古代妹子對其愛不釋手。
再來看看古代的口脂,也就是口紅。口脂是用硃砂和動物油脂混合加工而成,既能有硃砂的紅色,還不會因為沒有油脂而讓硃砂被唾液融化,古人的智慧還是槓槓滴。而且口脂其實是和胭脂是通用的,都可以塗臉或者塗抹唇部。
眉黛
抹完胭脂,咱們來畫畫眉。黛是古代畫眉工具的統稱,最初的時候,人們用燒焦的柳樹枝塗在眉上,但是這樣的眉色十分不自然,而且極易掉妝。後來她們又想出了一種工具,名為“石黛”,就是將石硯研磨成細粉加水調和後凝固,便製成了古人版的“眉筆”,用石黛畫出的眉毛十分自然,深得古代妹子的歡心。
除了普通人用的石黛,上層貴族社會的女子更喜愛“螺子黛”,螺子黛其實是一種青黑色的礦物顏料,製作好的螺子黛只需要蘸水便可以畫出黑而不重的眉毛,根據《隋遺錄》額記載:“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直(值)十金,後徵賦不足,雜以銅黛給之。”在當時,一顆螺子黛就價值數十金,也只有貴族女子才能享用了。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我們的華妃娘娘還因為小小的螺子黛而爭風吃醋,可想而知這東西多麼名貴。
當然,像“小康”家庭的姐妹可以用它的平替品銅黛,銅黛即是銅鏽,銅黛有的色若波斯青黛,有的鮮深嬌豔,研磨成青粉,便可用來畫眉,效果也是十分不錯的。
而且相比現代流行的“一字眉”,古代女子的眉形花樣可多了,以唐代女子的眉形為例,就有上十種。
面飾
大家有沒有發現,古裝電視劇中的美女不僅畫著靚麗的妝容,臉上還貼著美美噠的飾物,這就是古代的面飾。隨著朝代的發展,古代的姐妹們也是把面飾玩出了花。
1.貼花鈿
花鈿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貼花鈿是在唐朝開始流行起來的,花鈿的做法非常精細,材料也十分豐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也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花鈿,花樣百出,別具一格,古代的小姐姐不僅要美,還要美得有特色。
2.點額黃
額黃,又叫鴉黃,就是在額間塗上黃色。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進入盛期,一些婦女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成黃色,逐漸成為潮流,我們耳熟能詳的《木蘭詩》裡“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寫的正是木蘭換女兒身時正在梳妝打扮的樣子,她還緊跟時尚潮流,也貼起了花黃。
3.畫面靨
面靨妝始於宮廷,起初並不是為了裝飾,是在女子的面頰兩旁,用丹青、硃紅等顏料點綴出各種形狀,相傳當某個后妃來例假時,不能被帝王臨幸,又羞於啟齒,就在臉上點上兩個小紅點,女史見了不會列名安排侍寢。後來,面靨逐漸成為一種裝飾,在民間廣為傳播。
4.描斜紅
斜紅始於南北朝,塗抹的深淺、粗細各有不同,在唐代的宮廷中頗受女性歡迎。面部常有月牙形妝容,色澤濃豔,造型古怪,有的還被故意描繪成殘破妝,遠遠看去,宛如白淨的臉上平添兩道傷疤,就像電影中的“小太妹”,原來我們古代的小姐姐也很“狂野”。
想不到在沒有化妝品和P圖的古代,女子化妝也可以如此豐富多樣,大家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