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市民穿起厚衣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
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之義。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歡發現,近來門診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乾燥,手指甲周圍面板也乾燥起皮。這是因為秋天人體皮脂腺分泌減少,面板容易乾燥,引起瘙癢。“換季時,市民衣服從櫥櫃裡拿出來沒有清洗日曬就直接穿上,這也很容易引發面板瘙癢,不少市民因此出現了紅斑、丘疹、細小鱗屑。”他說。
據介紹,以霜降為界,中醫認為霜降前為“溫燥”,之後為“涼燥”。外感“涼燥”就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吳歡介紹,講話多或者晚上打呼嚕、張嘴呼吸,會因為口咽津液揮發太多出現口乾、咽痛,甚至咳嗽,這種現象老年人尤為普遍;此外,飲食辛溫食物如生薑、大蒜、紅棗、桂圓、羊肉、辣椒等,會“助長”口乾舌燥。對此,室內可以放些水,或使用加溼器,面板乾燥可使用潤膚產品予以保護;火氣比較旺盛的人群不宜食用辛溫食物,應以梨、菊、麥冬、蘆根、石斛等滋津潤燥為主。
早晚溫差大,呼吸道感染在霜降時節又高發了。“‘肺衛不固’,也就是禦寒的抵抗力差的人群;或者肺有‘宿根’,即老慢支、肺氣腫、哮喘、間質肺的患者容易出現‘咳、痰、喘、哮、血’。”吳歡建議,這類人群早晚要新增衣服,稍有不適及早治療,避免遷延數週乾咳不止;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者更應及早用藥預防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失眠也是近期“秋燥”的表現。吳歡指出,對於工作壓力大、近期情緒不佳、更年期女性等失眠患者應調節工作生活節奏,學會舒緩自己的壓力,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調理以改善睡眠。
新民晚報記者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