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藏區長大的,我奶奶因為長期喝普洱茶,患上了佝僂病,像這種因為喝普洱茶磚得病的老人,我老家還有很多!”
“千萬別喝普洱茶!普洱茶裡的氟超過國家標準60倍,喝多了容易得氟骨病,我現在只喝綠茶,家裡的黑茶都扔了!”
最近,一個早已被澄清的問題,在某些人的運作下,再次成為了茶友們關注的焦點。
氟是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嗎?為什麼說普洱茶含氟量高?含氟的茶葉對人體有害嗎,還能不能喝?
這篇文章已經是陸離的第三次普洱茶闢謠科普,有些人明知故犯,有些問題無需再談,我想是時候,給這段時間飽受侮辱的普洱茶一個交代了。
意義重大的氟類元素
關於“氟”這個元素,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各種含氟牙膏了,實際上牙膏中之所以要新增氟元素,就是因為其在防齲齒方面的功效,得到了廣泛認可。
氟,既能防止牙齒表面溶解,又能促進已經發生溶解的牙齒表面重新堅固起來,從而起到防齲齒作用,在保障人體健康方面尤其獨特貢獻。
在國際醫學界,“氟化物能夠預防齲齒”,被認為是口腔預防醫學對人類的最大功績之一,在世界級的Field博物館裡,氟的形象就是一支含氟牙膏。
除了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化泡沫等日用品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遠比我們想象地更廣泛,就連很多地區的自來水廠,都會直接在水裡新增少量氟。
作為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生長髮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旦缺氟則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和齲齒。但就和其他維生素一樣,氟元素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人體如果攝入過量氟化物,很容易引發慢性氟中毒,臨床表現為氟斑牙、氟骨症和尿氟增高等。因此為了安全利用,世界各國都對氟元素有嚴格限制指標。
其中WHO(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天人均氟攝入量為2.5~4.0mg;我國規定為不超過4mg;德國和美國規定為1.5~4.0mg;日本標準為2.1~2.3mg;
眾所周知,拋開計量談危害,都是不切實際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屢次被質疑的普洱茶,含氟量超過以上任一標準了嗎?在這方面會對人體產生威脅嗎?
嚴防死守的國家標準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普洱茶,龍井、毛尖等各種茶類,包括蔬菜和水果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氟,這是茶樹的生長環境,土壤性質等客觀條件所決定的。[1]
氟鋁絡合離子狀態的氟元素,被茶樹吸收並運送到各處,氟含量分佈呈現為:
葉片(全株)>花蕾>籽>骨幹枝>細枝>莖(主軸)>皮>莖(主根)>根(側根)>根(細根)
因此我們說,茶樹葉片是氟的主要積累器官,佔全株氟積累量的98.1%,而且老葉茶的含氟量高於嫩葉茶。生長週期長的喬木型茶樹,高於短週期灌木型茶樹。
此外,大葉種含氟量高於中小葉種;散茶含氟量高於緊壓茶;野生茶含氟量高於選育種,茶類含氟量規律為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黑茶。[2]
這些都是事實,也是普洱茶被黑的原因,但含量多,不代表達到了對人體有害的程度,接下來,陸離將從國家標準、出口檢測、採摘標準來全面剖析。
首先,由於粗老茶葉含氟量高的特性,國家很早就制定了嚴格的茶葉含氟量標準。
國家標準(GB/T 19965-2005)規定,磚茶氟含量不得超過300 mg/kg,換句話說,只要茶葉的含氟量沒超過這個標準,那就不足以對人體構成威脅。
出口檢測上,廣東進出口公司,曾對出口級茶葉產品進行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茶葉含氟量最高不超過200mg/kg,遠低於國家標準300mg/kg。
廣東進出口公司出口級產品檢測《我國主要茶區茶葉含氟量的情況報告》
採摘標準,研究表明成葉和老葉的含氟量存在超標現象,但云南普洱茶的採摘標準,一般以一芽二葉為主,極少採一芽四五葉以上。
而以上不同等級的茶青,在檢測標準中都屬於“嫩葉”範疇,即使是被黑的最慘的老黃片,也只是“成葉”,完全不是“老葉”,更沒有含氟量超標問題。[3]
透過以上這些事實,我們證明了普洱茶不存在含氟量高導致的一系列疾病,事實上這也不是普洱茶第一次被質疑含氟量高的問題了。
最早一篇名為《長期飲普洱茶易致骨質疏鬆》的不實報道發出了,引發了消費者的熱議,也牽出了一場對普洱茶的健康科普,不乏學界權威人士的專業意見。
其中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明確表示:“我國茶葉氟限量標準為300mg/kg,如果如報上所說‘超過國家標準60倍’,那就是徹頭徹尾的造謠和天大的笑話。”
而中國茶葉質量檢測中心主任駱少君則認為,"多數茶葉都含氟,適量含氟十分正常,對預防齲齒等有一定功效。 普洱茶含氟量處於低水平。"
而近期這場“普洱茶含氟量超標”鬧劇的核心,之所以會再次引發議論,在於一次陰險的偷換概念,以“邊銷茶”概念替代普洱茶,以牙齒髮黃混淆氟斑牙。
陰險至極的偷換概念
邊銷茶,即銷往西藏、四川高海拔藏區、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區,為地處邊疆,蔬菜匱乏的少數民族同胞,補充身體必需維生素的一類特種茶。
在某些人的眼中,邊銷茶口感不佳,難登大雅之堂,但實際作為一項始於唐,盛於明清的邊疆政策,邊銷茶自古以來就受國家高度重視,由中央政府控制。
特殊定位下,是極其豐富的邊銷茶品種,除了最知名的雲南普洱磚茶和緊茶外,還有湖南產茯磚、黑磚、花磚;湖北的青磚、米磚;四川產康磚、金尖等等。
在一眾邊銷茶中,湖南黑茶是主力選手,而云南茶葉則是佔比少,品質好的代表,如下關的寶焰緊茶和磚茶,在康藏地區暢銷百年,深受當地人喜愛。
一方面,普洱茶絕不等於邊銷茶,而另一方面,邊銷茶原料相對粗老,氟骨病現象存在,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邊疆少數民族需要牛羊肉等高熱量飲食禦寒,又缺乏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邊銷茶,就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們熟知的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藏族同胞常說的“加察熱(茶是血),加霞熱(茶是肉),加梭熱(茶是命)”都反映了邊銷茶對邊疆同胞的意義。
而且隨著祖國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邊銷茶中的氟含量已經逐步降低,政府也在出臺各類保障政策,今年8月份就有5000噸低氟普洱茶進藏。
此外,湖南醫科大學曾就“普洱茶抑制變形球菌附著的能力”做過實驗,得出普洱茶的水溶性氟為180.72~229.83mg/kg,證明茶葉中的氟水溶性強。[4]
因此在日常品飲時,就可以透過洗茶,改煮熬為沖泡,適當增大茶水比(喝淡茶)等減少氟的攝入量,這也是陸離一直倡導的“適度飲茶”習慣。
總之,氟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種維持人體各項功能正常運轉的微量元素,在人體生長髮育,預防骨質疏鬆,防治齲齒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茶葉中的氟含量高低,只與茶葉的老嫩程度有關,與成品形態,製作工藝無關,用料粗老的邊銷茶,現在已經大大改善,而且可以通過沖泡降低氟含量
普洱茶的用料等級不一,但在採摘標準中都屬嫩葉範疇,氟含量符合國標。最好的證明,就是香港人暢飲了近百年粗老熟普散茶,卻從未有氟骨病流行史。
百家爭鳴的輿論利劍
普洱茶,不是動輒千萬的炒作茶,更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毒藥。
大眾輿論對普洱茶安全的監督,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能倒逼年輕的普洱茶產業,走向規範生產,有序發展的良路。
對於近期某兩位不斷對普洱茶開炮的茶商朋友,以及更多對普洱茶虎視眈眈,企圖從流量和熱點中分一杯羹的茶友們,陸離想說幾句真心話: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普洱茶興起,到最近的大益集團被政府監管,普洱茶界這汪小水塘,曾有過多次激烈爭辯,如傾盆大雨,似滔天巨浪,要將整座池塘毀滅。
其中數2007年的那場對“普洱茶的圍剿”最為嚴峻,江浙、福建和安徽等茶葉產區的專家組團,對普洱茶口誅筆伐,大有不死不休之勢。
當年的那些專家中,有幾位“泰斗”至今在中國茶葉界都是重量級權威,兩位茶商朋友見了,都要畢恭畢敬地叫聲“老師”。
除了專家們的圍攻,有幾次謠言也曾讓業界產生動盪,現在大家所質疑的普洱茶黑料,看似信誓旦旦,言之確鑿,實則不過是老生常談,早在當年就被澄清。
這種傳播層次的謠言,這麼多專家的嚴厲批評,如果降臨在其他產業,無疑是一場降維打擊,甚至會帶來信任冰點和行業崩壞。
但經受過這些普洱茶行業,非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如逢火涅槃的鳳凰一樣,在死亡和毀滅中迎來了新生,每一次置人於死地的批判,都帶了新的繁榮。
就如同當年及這次的“普洱茶氟超標”謠言,不僅讓更多茶友瞭解到了氟元素對人體的重要性,還讓業界的仁人志士就這個問題改進工藝,提高生產水平。
施嘉璠和白學信等帶領科研團隊,對不同工序的毛茶進行跟蹤實驗,發現揉茶、分篩、成型等對氟含量影響不大,而選料和烘乾前後,氟含量則有顯著變化。
而高夫軍研究員發現,揉捻後的毛茶在60℃的水中浸泡60秒,能有效降低茶葉氟含量,而且其他品質成分也有一定保留,這些都為茶企提供了生產研發思路。
王連芳教授認為,可以透過選育良種,從茶樹品種上降低茶葉的含氟量低,在對普洱老茶進行理化分析時,茶葉中的氟含量應作為一項重要指標。
更耐人尋味的一個事實,是當這些專家費勁口沫地批評後,很多人反而知道了普洱茶的存在,所轄區域內更有很多大茶商,在謾罵過後倒向了普洱茶的大旗。
2007年普洱茶行情暴跌,一些外地茶商卻帶著資本悄然入場,2009年雲南普洱茶行業新增一大批企業,其中浙商與閩商正是主力軍。
正是這些新鮮血液,為遭受重創的普洱茶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迅速從廢墟上站起,迎來了全新的古樹茶時代,誕生了一批專注山頭的高階品牌。
因此,不管各位朋友是懷著什麼心思對普洱茶大肆批判,陸離都很樂意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洱茶現存的各類問題。
不過也希望你們能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少提一些早已被澄清的謠言,少將專業報告中的資料斷章取義,少犯如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等顯而易見的錯誤。
此外,討論問題時最好也能平心靜氣,我們在聽你髒話連篇地批判普洱茶時,評論的茶友被辱罵時,和你聽到有人往龍井上潑農殘髒水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最後介於朋友們的門外漢身份,陸離為各位提供了一些能直搗普洱茶要害的問題,希望大家能提出真正有價值的問題:
普洱茶為什麼能“越陳越香”?真的具備收藏價值嗎?
普洱茶真的是安全飲品嗎?製作與倉儲時有沒有析出危害物質?
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有沒有科學依據?熟茶的本質是什麼?
提大眾所問,回大眾所想,凡是真理,越辯越明。這些問題,陸離之後也會以專題文章深入探討,希望我們以後的交鋒中,能誕生推動中國茶葉進步的火花。
[1]蔣純蓉, 林凱燁, & 章和平. (2004). 茶葉防齲的研究與應用. 廣東牙病防治 2001年9卷1期, 64-65頁, ISTIC.
[2]王白娟, 趙豔, 戴富強, & 白玉豔. (2010). 雲南普洱茶氟含量研究. 廣東農業科學(05), 51-52.
摘要:用離子色譜法測定了選自雲南3個主要茶區的14種普洱茶的氟含量.結果表明,雲南普洱茶的氟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茶葉等級不同,氟含量也不同,優質茶葉的氟含量比低質茶葉低;採用不同加工工藝生產的雲南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氟含量也不同,以生 茶的氟含量最低;不同型別的普洱茶氟含量不同,緊壓茶的氟含量低於散茶...
[3]龔雪蓮. (2007). 普洱茶氟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大學).
摘要:本文選取市售雲南西雙版納,紅河,思茅及臨滄等地的普洱生茶,熟茶,曬青原料等作為試驗樣品,採用氟離子電極選擇法對普洱茶的氟含量進行測定,研究不同沖泡方式下氟浸出率的動態變化,以重量法測定樣品粗纖維含量,用比色法測定鋁元素含量,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鐵,鈣,銅,錳,鎂等幾種主要礦質元素含量進行測定,並用DPS資料處理系統分析這些物質含量之間的相關性.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4]曹進. (1993). 普洱健齒茶抑制變形球菌附著的實驗研究. 農業考古(04),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