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組織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2021年9月月度人物揭曉,共有10位優秀醫務人員入選,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馬丁位列其中。同期,馬丁從湖北省衛生健康系統中脫穎而出,榮獲“荊楚楷模·最美健康守護者”稱號。
馬丁,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他長期堅持醫療一線工作,擅長婦科腫瘤及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施行婦產科手術逾萬臺,精於婦科手術、腔鏡及機器人手術。同時注重臨床實踐中重大難題的系統研究,在婦科惡性腫瘤防治和遏制腫瘤轉移臨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貢獻。其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認同的高度評價,先後獲國家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湖北省成果推廣一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等榮譽。
家國情懷,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
馬丁出生於雲南昆明的醫學世家,父親是原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名醫,兒時慈父遠近聞名的好口碑和言傳身教激發了他們兄弟姐妹探索生命奧秘,6個孩子中3個都選擇了學醫。高考那年,馬丁以優異成績如願考入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子承父業、治病救人的初衷激勵著他一生不斷地學習。
“問題發源於臨床中病人的困苦,醫學家不能僅僅憑靠熱情和激情治病救人,中國醫學家一定要堅持獨立且深入地思考,去推動世界醫學的發展。”為了開拓視野、增長見識,1990年馬丁博士畢業後,選擇去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腫瘤轉移領域的博士後研究,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宮頸癌、卵巢癌等腫瘤轉移機制。
旁人眼中枯燥和索然無味的實驗室工作,馬丁做得興趣盎然且樂此不疲,他的研究工作成績斐然,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並於1995 年獲聘西南醫學中心副教授,成為當時留學生中的佼佼者。客居異國,身為一位醫者,馬丁始終不忘他出國的初心。
“不在臨床中應用的科研沒有意義”,胸懷報國之志的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在不惑之年返回江城出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主任一職,從此他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改寫傳統,獲國內外專家高度評價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全球資料顯示,其死亡率逐漸上升為婦科腫瘤首位,發病率明顯上升且趨向於年輕化。馬丁提出精準篩查宮頸癌易感人群的概念。他的團隊聯合浙江、上海、湖南等地數十家醫療機構收集中國漢族樣本,發現了中國人11個全新的宮頸癌遺傳易感變異位點,同時又在全國收集了宮頸癌家系進行檢測分析,首次在中國漢族人群中證實了宮頸癌遺傳易感性,闡明HPV感染只是宮頸癌發生的外因,真正發病取決於內在的遺傳特徵,也就是“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
2013年8月,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發表了馬丁團隊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宮頸疾病系統研究的重大階段性成果。之後,在前期遺傳易感研究的基礎上,馬丁帶領團隊繼續深入研究。在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宮頸癌防治策略、保護婦女生命健康這條路上,他們一步步走得穩定而堅毅。
近年來,宮頸癌年輕化的趨勢十分明顯。為保住年輕患者的生育需求,馬丁團隊率先提出了“新輔助化療”的治療理念。“新輔助化療”最大限度殺滅腫瘤細胞,使腫瘤得以縮小、侷限,使不能手術者獲得手術機會,同時減少了術中出血量,降低手術併發症,消滅微小轉移灶,減少復發的潛在危險。
中國專家提出的這種“新輔助治療”完全改寫了傳統,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已列入國內外宮頸癌診治指南和共識,包括中國婦科惡性腫瘤診治指南、美洲國家癌症指南和歐洲三大腫瘤學會共同編寫的婦科腫瘤診斷治療共識。
敢於擔當,面對疫情毫不畏懼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馬丁既是醫學專家也是共產黨員,面對疫情,他敢於擔當,毫不畏懼,心中只有病患。
疫情期間,馬丁每天堅持臨床工作,給住院患者鼓勵加油。他的專業指導,是患者增強信心的良藥。馬丁親自部署科室醫療工作,科學合理的改建病房收治疑似新冠感染患者;制定收治指南,統籌安排人員調配和物資供給。他凝聚人心,保障衝擊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安全,保障落實中央疫情領導小組的防控部署。
從臨床到科研,從科研再回到臨床。從事腫瘤研究30餘年,馬丁思考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最多的病例在哪,最好的醫生就會在哪。”他認為,世界醫學研究的中心必將移師中國。
如今,馬丁正率領著中國婦科醫學領域的同仁們,孜孜不倦,去解決中國乃至世界婦科腫瘤防治的難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安全保駕護航。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華中科技大學官網、華中科技大學官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健康湖北、中國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