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1日,路德古利特出生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區的哈勒姆,父親是有印尼血統的蘇利南人,母親則是荷蘭人,他繼承了父親的膚色和母親的靈巧,是20世紀80年代荷蘭足球舞臺上的臺柱式人物。作為一名混血兒,古力特自幼就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賣弄,他那瀟灑的風格格外引人注目。
克魯伊夫在第十屆世界盃上的神勇表現,讓古利特羨慕不已,他決心要成為克魯伊夫的接班人。找到了奮鬥的方向,自然就有了動力,古利特於是一點一點駛向成功的彼岸。在為哈勒姆隊踢了三年後,20歲的古利特於1982年轉會到了荷蘭豪門費耶諾德,此後又被埃因霍恩招致帳下。
1987年3月21日,古利特以850萬歐元美元轉會意甲AC米蘭,在那裡,他與同胞範巴斯滕與裡傑卡爾德組成了荷蘭三劍客,在1988年1月3日米蘭與那不勒斯的對決中,古利特在球王面前充分展示了精湛的足球技藝。雖然馬拉多納剛開場就助攻卡雷卡得分,但古利特卻毫不示弱,他先是助攻隊友科隆多將比分扳平,而後又在下半場上演千里走單騎,讓米蘭4比1大勝。
20世紀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AC米蘭隊成了歐洲賽場的獨孤求敗。1989年,擁有荷蘭三劍客的AC米蘭戰勝了歐洲冠軍盃上的所有對手,輕鬆把獎盃抱入懷中。隨後米蘭在古利特的率領下。在次年又捧回了豐田杯,古利特還在1987年至及1989年兩獲世界足球先生的榮譽和1987年的歐洲金球獎。在80年代的意甲,說得上是一人之下(馬拉多納),萬人之上。
古利特為荷蘭國家隊效力場次不算多,其中最突出的成績便是1988年歐洲盃上奪魁,使自己的職業生涯達到了巔。當時荷蘭國內掀起了一陣迅猛地崇拜古利特的浪潮,數以千計的荷蘭球迷趕往西德觀看荷蘭在決賽圈的比賽,並且人人都頂著一副古利特式的假髮。“辮帥”也在在半決賽對陣東道主的比賽中完成了自己最閃亮的演出,在被馬特烏斯先進一個點球后,荷蘭人沒有亂了陣腳,他們在古利特的率領下依然發動猛攻,最終以2:1力克對手。
同蘇聯的決賽又是古利特率先打破了場上僵局,當時他帶球突破,蘇聯對其犯規,古利特開出的任意球越過人牆,直掛球門上角,被達薩耶夫飛身撲出底線。荷蘭隊得到一個角球,蘇聯球員阿列尼科夫頭球頂出禁區,科曼截得皮球再次將球吊入禁區,範巴斯滕頭球擺渡,古利特幾乎無人盯防,頭球破門。這個進球是古利特在當屆歐洲盃上的第一粒,也是唯一的進球,這個進球雖然沒有此後巴斯滕的零度角來的精彩,但它卻讓全隊緊張的神經得到了放鬆,並逐漸控制場上節奏。古利特的個人作戰能力突出,但他能夠服從荷蘭隊的整體戰術安排,不過儘管那屆歐洲盃荷蘭人成功了,但天才的古利特並未達到自己的最佳狀態。
在1988年歐洲盃上威風八面的古利特,影響了一大批喜歡足球的兒童,曾經的荷蘭隊主力前鋒庫伊特就是在那屆歐洲盃上喜歡上古利特的。1980年出生的庫伊特,當時已經有八歲,所以對古利特的印象深刻。
1992年歐洲盃,衛冕冠軍荷蘭隊打算再展宏圖,小組賽他們勝蘇格蘭,德國,平獨聯體以小組第一齣線,不過半決賽他們有些輕敵,跟並不算強大的荷蘭丹麥隊戰成2:2,結果在點球大戰中被打敗。這場比賽被認為是“荷蘭三劍客”時代的終結,這屆歐洲盃也可以說是古利特一帆風順的國家隊時代的終結。當年9月9日,荷蘭在友誼賽中2:3輸給義大利,古利特與主教練艾德沃卡特在戰術問題上產生了矛盾,後者收回了古利特的隊長袖標並將其打入冷宮。此後兩年古利特斷斷續續為荷蘭隊參加比賽,但與艾德沃卡特矛盾的加深,讓他在1994年世界盃前夕失去了前往美國的機會,也終結了他的國家隊生涯,1992年歐洲盃成為了他的最後一屆大賽。
或許盤帶過人比不上馬拉多納,策劃進攻不如巴爾德拉馬,但古力特絕對是史上最全能的一位巨星,有六邊形戰士的美譽。身高超過190cm卻兼具速度和彈跳,身體素質、戰術意識、腳下技術都是頂級,動輒上演長途奔襲的好戲。教練將其擺在中前場任意位置,他都能回饋出世界前5的水平(好像門將也能打)。當球隊打不開局面時,他可以頂到鋒線上與巴斯滕一起搶點;當需要地面推進時,他又能回撤到中場擔任進攻的主要發起點,傳球組織、帶球突破都極具威脅。
他的出現在風車王國裡引發了一場足球革命,是新一代足球運動員的先驅。
大賽戰績:
1988年西德歐洲盃冠軍
1992年瑞典歐洲盃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