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董興生 每經編輯:宋紅
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全球音樂報告》顯示,全球錄製音樂市場規模在2020年增長了7.4%,總收入為216億美元,已是連續第六年保持上揚態勢。
另一組資料是,2020年,四川省音樂產業全年總產值超700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數字音樂產業產值約200億元,同比增長51%,成為四川全省音樂產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
不管是單一市場,還是全球音樂產業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底層技術的不斷升級。其中,最主要的技術突破就是5G時代的到來。用中國音像數字音樂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數字音樂主任委員敖然的話說,“5G時代,數字音樂產業發展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5G技術究竟給音樂產業帶來了哪些改變?10月22日,在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舉辦的“5G數字音樂產業峰會暨5G+影片彩鈴產業聯盟會議”上,來自數字音樂產業鏈上的一眾參與者,圍繞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首音樂可以100兆 5G技術讓音樂表達更細膩
從創作到分發,5G技術給音樂產業帶來了全方位的改變,也使得數字音樂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變革。
“隨著5G技術的推廣,音樂領域受限於速度的技術,包括AR、AI,甚至全息投影都有機會在音樂產業落地,而多視角、多畫面、多人遠端合唱技術等,已經在演唱會、直播等場景落地。”敖然介紹說。
以5G技術為基礎,人工智慧技術也已經大量應用於數字音樂領域。一直以來,人工智慧都面臨社會思辨的過程,即機器是否會取代人?對此,敖然認為,人工智慧一直在解放勞動力和生產力。“有了音樂AI,AI應當成為音樂家創作的工具,為音樂家提供創作的動力。”
基於5G技術高速率、低時延的特性,毫秒級傳輸時延將開啟萬物廣泛互聯,人機深入互動的新時代,“這無疑會顛覆人們消費音樂的方式”。在敖然看來,這將帶動智慧音箱、智慧電視、手環、冰箱、空調等白色家電產品與音樂相互結合,“真正做到用音樂連線一切”。
在咪咕音樂副總經理袁敏看來,5G技術改變了使用者的視聽體驗,這種視聽升級在數字音樂上表現格外明顯。5G技術出現之前,因為網路頻寬的限制,音樂會有壓縮,音樂品質自然也會受影響。
“在MP3時代,一首音樂的大小隻有1~3兆,但現在一首音樂可以達到100兆。”袁敏介紹,資料量的增大,也是數字音樂對音樂本身的還原,“5G技術會讓音樂表達得更細膩,在視覺上會有更多超高畫質、超沉浸式體驗”。
而面向更遠的未來,元宇宙將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代名詞,數字音樂也將發生更為深遠的變化。在敖然的暢想中,包括音樂、遊戲、動漫在內的數字內容產業正在進入更高緯度的發展,現實和虛擬的深入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虛擬場景、虛擬遊戲為音樂創造了新的場景。除了現場表演,音樂人又增加了一個表演的空間,而且相比線下場景,虛擬的場景有更多的可能,音樂人可以據此設計各種現實中無法實現的表演方式。”敖然表示。
數字音樂創作更加多元,快速迭代將成內容行業新標準
在各項技術的助力下,國內原創音樂生態也不斷演進。
在PC網際網路時代,科技進步帶來了數字音樂,更多創作人走到了幕前,透過網際網路渠道表達音樂創作。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特性,也使得原創音樂人可以繞開傳統渠道壁壘,輕鬆將個人原創作品上傳到網際網路。
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音樂創作變得更加多元化。“以‘新潮’‘個性’為核心的原創音樂更加普及,各種細分音樂紛紛出現,受眾聚合為前所未有的龐大文化群體,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討論和互動。”摩登天空副總裁範雪說,原創音樂隨著科技快速發展,音樂內容更加大眾和海量。
另一方面,使用者增量帶來的價值,又反向影響原創音樂創作,“吸引流量,快速迭代,成為原創音樂內容行業的標準”。
峰會現場,咪咕音樂聯合多家音樂製作機構推出了“5G音樂共創計劃”,該計劃將圍繞音樂、影視、文創等領域,同各方開展定向合作,共創歌曲、長音訊、短音訊、長影片、短影片等內容,涉及單曲、專輯、電臺、影片彩鈴等業務形態。
“咪咕音樂作為一個音樂平臺,關聯著很多音樂源頭和音樂使用者,希望透過平臺,在之間形成一個紐帶。”袁敏如此解釋推出該共創計劃的原因。
具體而言,使用者希望聽到哪種主題的音樂,將這種訴求反饋到平臺,“平臺會跟上游版權方聯合發起創作,推動音樂創作多元性”。不僅如此,平臺也將為音樂創作和發行提供相應的扶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