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輯|孫靜
又一家社群團購公司倒閉了。
10月21日,呆蘿蔔釋出一則停止運營的公告,透露自2020年1月23日進入破產重整程式以來,在近21個月裡試圖扭虧為盈,但由於最終沒能引入重整投資人,公司難以為繼,不得不停止所有的採購、銷售、支付、營收等業務,並且陸續關閉門店。
其實,呆蘿蔔已經“死”過一回了。作為2015年從合肥發家的社群團購企業,呆蘿蔔曾拿到高瓴資本等6.34億元投資,2019年9月巔峰時宣稱門店一度超過1000家,可惜資金鍊很快斷裂,當年11月承認資金緊張,負債5.19億元。2020年1月破產重整後,當年9月二次重啟,如今一年過去,終於徹底畫上了結束的句號。
呆蘿蔔前員工透露,聽說今年9月呆蘿蔔想賣身,無人接盤。AI財經社詢問呆蘿蔔創始人兼CEO李陽,二次停止運營是否意味著破產重整失敗,以及債權人的欠款如何處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圖/視覺中國
負債5億,破產重整失敗
呆蘿蔔倒了,留給債權人的一地雞毛還在。
在供應商、合夥人、消費者、員工組成的一個微信群,他們每天商量對策,相約下週一(10月25日)再去有關部門維權,微信群名乾淨利落地展示了這份堅決——“週一上午9點不見不散”。
合夥人袁青很無奈,“我們合肥這邊有400多位合夥人,都被呆蘿蔔欠了15萬元的合作保證金,總共有六七千萬元。”
呆蘿蔔的合夥人和一般加盟商不太一樣,不用交加盟費,合夥人負責店面日常管理、支付員工工資,每月房租只出500元,拿營業額的10%,呆蘿蔔則負責供應鏈、大頭房租,剩下大部分營收也歸其收益。不過,前期合夥人交的15萬元保證金,合作終止是必須退還的。
由於經常在家門口的呆蘿蔔買菜,對呆蘿蔔有好感,2019年5月,袁青也盤了一家店,誰知當年9月末傳聞資金鍊斷裂,加上11月呆蘿蔔停止運營,保證金再無著落。
“2019年下半年我們去維權,有關部門說呆蘿蔔要破產重整,給他們一年時間,一年內不要要賬,加上疫情耽擱,又推遲了一年。”袁青回憶說,“一直到今年10月,聽說呆蘿蔔合肥總部撤了,搬到倉庫辦公,不久門店貨物斷供,門店這兩天也關閉了。”
圖/視覺中國
如果說袁青與呆蘿蔔的緣分終結在2019年,那麼合肥供應商禾木則見證了呆蘿蔔的兩度“停擺”。他2017年年底開始供貨,到2019年11月呆蘿蔔第一次出事時停止,當時已被欠下200多萬元貨款。
當呆蘿蔔進入破產重整程式後,禾木恢復供貨,“當時搞了個承包制,我們按成本價供貨,自己定價,他們扣點18%。”禾木解釋這樣做的緣由,“我們賺不到錢,只是想讓它快速做起來,不要死掉。”
誰知兩個月前又出問題了,還款週期從3天拖延到20天。由於害怕重蹈覆轍,禾木果斷斷供。即便這樣,2019年的200多萬元欠款還是沒要回來。
呆蘿蔔到底欠了多少錢?
2019年9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公佈了細節,包括拖欠200萬消費者的共計6326萬元充值餘額,拖欠978戶職工共計674萬元工資,以及應付的經濟補償金等。在債權上,截至2019年8月31日,管理人收到762戶債權申報,金額共1.07億元,此外還有一些由公司賬面記載顯示的已知未申報債權戶370戶,金額4.3億元。
在截至2020年1月23日的審計報告中,呆蘿蔔主體公司安徽菜菜公司賬面資產總額只有1.27億元,負債總額5.19億元。
曾為明星公司
高峰期門店破千家
呆蘿蔔的兩次折戟之路,幾乎映照著社群團購從萌發到瘋狂擴張再到沉寂的歷史,也是無數小蝦米玩家淪為炮灰的縮影。
在2019年以前,生鮮行業最被看好的還是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為代表的生鮮上門到家模式,以及以盒馬、超級物種為典型的融合生鮮與餐飲的新零售模式。可以說,“當日下單,次日自提”的社群團購模式在當時比較邊緣,而呆蘿蔔成立於2015年,是較早一批投身這一細分領域的企業之一。
不過生鮮熱潮還是給呆蘿蔔吹來了資本雨露,繼2018年8月拿到XVC的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後,2019年6月,呆蘿蔔又斬獲6.34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晨興資本、XVC。
隨後呆蘿蔔進入大舉擴張期,到2019年9月,對外宣稱已進駐四省19市,門店超過1000家,一度被視為當年的生鮮黑馬。創始人李陽甚至在杭州設立第二總部,從阿里等公司高薪挖來研發和運營人才,決心大幹一場。
不過泡沫破掉的也快,2019年11月,官方承認“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李陽隨後釋出宣告做反思,認為核心問題是對公司增資速度預期過高,但組織管理沒跟上,“城市、門店、業務、技術四方面的增長,光靠資本是實現不了的。”
要知道,2019年下半年,整個生鮮行業進入退潮期,一大堆小型玩家死亡,引發了外界對生鮮燒錢模式的強烈質疑。這甚至逼得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在2020年元旦假期剛結束,就首次走出幕後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媒體溝通會,AI財經社瞭解到那場溝通會的目的就是為行業重振信心。
李陽當時還透露與資方在接觸,但行業大盤不行,無人接盤下他選擇了破產重整。2020年1月啟動申請,3月獲法院受理。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2020年夏天,滴滴、美團、拼多多,連帶後來的阿里、京東等公司,掀起社群團購巨頭爭霸戰。無論主營業務與生鮮行業有無關係,各家似乎都把這視為疫情平穩後的第一波機會,也視為主營業務外的第二條增長曲線。此前就在行業內深耕的頭部玩家如興盛優選,騰訊、京東都要搶著送錢、入股。
圖/視覺中國
呆蘿蔔也在這時候重獲關注,9月“呆蘿蔔新零售”公號恢復更新,公司中層在當年11月告訴AI財經社,呆蘿蔔除了在合肥設有總部外,又擴張到安徽的蕪湖和阜陽,預計年底再開1-2個城市,“合肥地區有200家門店,單店銷售額有1萬-1.5萬元,公司扣點7%-9%。”
不過,隨後的平臺反壟斷等政策再次給這個行業來了一記重拳,巨頭們在“賣菜”這件事上噤若寒蟬、默默打仗,同程生活等小玩家相繼死去,腰部玩家則收縮戰線、苟延殘喘。
外部輸血無望,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自身難保的呆蘿蔔,還是再度倒下了。10月20日,合肥當地媒體從法院知情人處瞭解到,呆蘿蔔“(破產)重整不成功,後續可能會清算,具體的要再等等訊息。”
等待,可能也是一堆債權人唯一能做的事情。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